祖革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华医学基金会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循证医学信息反馈对R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感染预防控制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分子生物学信息反馈机制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感染预防控制的效果,为寻找更为有效的预防控制方式提供实践基础。方法应用DNA指纹图谱技术(ERIC-PCR)分析RICU CRAB聚集病例,并将数据分析结果反馈给RICU,结合手卫生、环境清洁消毒、隔离患者等综合措施进行干预,采用每月CRAB感染/定植密度和手卫生消耗液的变化为指标,观察循证医学信息反馈机制对CRAB感染干预的长期效果,并与既往的干预方式进行比较。结果应用邮件反馈和现场督导检查结合综合干预的效果维持时间较短,常有反复;应用分子生物学分析数据反馈结合综合性干预后,RICU的感染/定植密度由25例次/千个住院日下降到平均5例次/千个住院日,最低降至0,效果持久。结论以分子生物学分析手段实施的循证医学反馈机制提高了医护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认识,结合综合性干预措施可以持久而有效的降低RICU CRAB感染/定植密度。
- 卢岩张秀月刘文阁祖革戴珩白晓红
-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
- 重症监护病房氧气湿化瓶污染细菌与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及耐药率的探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氧气湿化瓶污染细菌与住院患儿呼吸道感染的关系,为防治医院感染的吸氧途径提供证据。方法采集47例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儿痰标本及其使用的湿化瓶,进行细菌分离鉴定,重点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结果从湿化瓶分离细菌79株,革兰阴性杆菌58株(73%),其中铜绿假单胞菌38株(48%);痰培养细菌170株,革兰阴性杆菌139株(82%),铜绿假单胞菌42株(30%)。患者痰培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15种抗生素耐药率为38%~84%,湿化瓶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为10%~86%。结论氧气湿化瓶污染细菌与呼吸道感染关系密切。
- 祖革万书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氧气湿化瓶下呼吸道感染耐药率
-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2-2006年引文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分析《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2~2006年引文情况,探讨其引文规律。方法采用引文计量分析法按文章发表的时序逐篇统计,对2002-2006年间所刊载1770篇文章所引用的参考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其引文率为85.99%,篇均引文7.41条,引文类型分别为期刊(95.87%)和图书(4.13%),普赖斯指数41.62%,作者自引率3.32%,期刊自引率为5.25%,被引用频次前10位的中文期刊的文献引用量占总引用文献量的49.20%。结论其引文率较高,被引文献时效性较强,涉猎文献范围广,中文引用强度高,为我国肝胆外科临床、科研工作领域里的核心期刊。
- 张方祖革
-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引文分析肝胆外科
- 新生儿菌膜假丝酵母菌感染分析及干预评价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房菌膜假丝酵母菌感染播散原因,确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调查新生儿病房2012年1-8月菌膜假丝酵母菌感染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侵入性操作、环境病原菌检测及分析菌膜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评估在加强综合干预措施基础上增加手卫生依从性监测对菌膜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干预效果。结果菌膜假丝酵母菌感染29例,早产儿占93.1%,23例感染表现呼吸暂停或周期样呼吸,感染前100.0%应用PICC和胃肠外营养(TPN),所有患儿均使用≥1种的广谱抗菌药物,环境监测未检出病原菌;采用手卫生依从性监测干预后感染病例及感染率均逐渐减少。结论早产儿是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高危人群,使用PICC、TPN及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可能是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高危因素,手卫生依从性监测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真菌感染。
- 卢岩张秀月施红程莉莉齐月刘文阁祖革毛健王大南彭松林
- 关键词:新生儿
- 呼吸道真菌感染55例分析
- 2003年
- 祖革王殿昌李秀芬
- 关键词:呼吸道真菌感染抗生素激素化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