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东玉

作品数:17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乳腺
  • 6篇乳腺癌
  • 6篇腺癌
  • 6篇化疗
  • 4篇肿瘤
  • 3篇新辅助化疗
  • 3篇小细胞
  • 3篇辅助化疗
  • 2篇阴性
  • 2篇阴性乳腺癌
  • 2篇三阴
  • 2篇三阴性乳腺癌
  • 2篇手术
  • 2篇晚期
  • 2篇免疫
  • 2篇基因
  • 2篇非小细胞
  • 2篇肺癌
  • 1篇蛋白

机构

  • 17篇济宁医学院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作者

  • 17篇胡东玉
  • 5篇刘海英
  • 5篇谷振芳
  • 4篇冯蕾
  • 4篇赵广章
  • 3篇崔巍
  • 3篇赵静
  • 3篇王军业
  • 3篇孙谦
  • 2篇李慧
  • 2篇杨东
  • 1篇李瑞东
  • 1篇徐芳芳
  • 1篇王慧礼
  • 1篇杜芹
  • 1篇武庆全
  • 1篇徐保彬
  • 1篇郑林晶
  • 1篇张春梅
  • 1篇蒋歆昶

传媒

  • 4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济宁医学院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新浪潮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 1篇中华诊断学电...

年份

  • 1篇2025
  • 7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人骨关节疾病患者跟骨X线影像学特征分析及对疾病诊断的影响探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成人骨关节疾病患者跟骨X线影像学特征及对疾病诊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骨关节疾病患者78例(156个踝关节)为研究对象,其中骨关节炎72例、大骨节病6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的50名志愿者为对照组,均行跟骨X线片检查,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跟骨X线参数预测成人骨关节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72例骨关节炎患者中,跟骨X线改变为关节面硬化63例,占87.50%;距下关节间隙变窄47例,占65.28%;距下关节间隙消失14例,占19.44%。6例大骨节病患者中,跟骨X线改变为关节面硬化6例,距下关节间隙变窄4例,距下关节间隙消失2例。大骨节病组患者跟骨长度、跟骨高度、跟骨Bohler角、跟骨Gissane角、跟骨倾斜角均小于骨关节炎组和对照组,跟骨高-长比值大于骨关节炎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骨关节炎组患者跟骨长度、跟骨高度、跟骨Bohler角、跟骨Gissane角、跟骨倾斜角均小于对照组,跟骨高-长比值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跟骨Bohler角、跟骨Gissane角及跟骨高-长比值预测骨关节疾病(72例骨关节炎患者)的灵敏度分别为92.5%、87.6%和80.4%,特异度分别为73.0%、68.8%和63.1%。结论成人骨关节疾病患者跟骨X线表现差异较大,其中跟骨Bohler角、跟骨Gissane角及跟骨高-长比值对骨关节炎的判定具有一定准确性。
马云通胡东玉孙圣峰武庆全李光香
关键词:骨关节疾病放射摄影术
局部晚期头颈鳞状细胞癌诱导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探索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头颈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arcinoma,HNSCC)应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诱导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2年5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初诊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HNSCC患者25例,所有患者接受PD-1抑制剂诱导免疫治疗联合化疗3个周期,具体用法:PD-1抑制剂200 mg,每3周为1个周期,化疗方案为铂类联合紫杉类化疗药物(不适合铂类或紫杉类患者调整为氟尿嘧啶、吉西他滨)。3个周期诱导化疗后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评估近期疗效,根据PD-L1表达分层分析每亚组疗效分析,另外对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25例患者中疗效评价部分缓解(PR)21例(84%),其中肿瘤体积缩小≥50%为15例(60%),客观缓解率(ORR)为84%,疾病控制率(DCR)为88%。16例患者进行了联合阳性分数(combined positive score,CPS)检测评估PD-L1表达情况,CPS≥5占50.0%(8/16),其中CPS≥20占25.0%(4/16),另外9例患者未能行CPS检测而PD-L1表达不明。根据PD-L1表达分层分析来看,5≤CPS<20和CPS≥20的患者,肿瘤体积缩小均≥50%,ORR为100%,而CPS<5的所有患者中1例PR肿瘤体积缩小≥50%,PD为2例,ORR为62.5%(5/8)。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白细胞减少和贫血。3例患者出现甲功异常,1例肾功能损害,2例肝功能损害,2例肺炎患者。无3-4级不良反应。结论 局部晚期HNSCC,尤其IVA/IVB期患者,诱导免疫治疗(PD-1抑制剂)联合化疗近期疗效明显,对于CPS≥5的患者疗效更显著,无严重毒副反应发生,有望成为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新的治疗模式。
刘海英赵广章崔巍谷振芳胡东玉赵静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鳞状细胞诱导化疗免疫疗法
circ-0058063对食管癌细胞铁死亡作用机制的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究circ-0058063调控ERK/MAPK信号通路对食管癌细胞铁死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EC9706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组、si-NC组、si-circ-0058063组和si-circ-0058063+ISO组。qRT-PCR检测食管癌组织及细胞中circ-0058063表达;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检测细胞中Fe^(2+)、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ERK/MAPK信号通路及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食管癌组织中circ-005806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人食管癌细胞EC9706中circ-005806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EC(P<0.05)。与Control组相比,si-circ-0058063组细胞中circ-0058063表达水平、细胞存活率、克隆细胞数、GSH水平、p-ERK1/2/ERK1/2和p-p38MAPK/p38MAPK比值及SLC7A11、GPX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细胞中Fe^(2+)、MDA及ROS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与si-circ-0058063组相比,si-circ-0058063+ISO组细胞中circ-0058063表达水平、细胞存活率、克隆细胞数、GSH水平、p-ERK1/2/ERK1/2和p-p38MAPK/p38MAPK比值及SLC7A11、GPX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Fe^(2+)、MDA及ROS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敲减circ-0058063可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诱导食管癌细胞铁死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RK/MAPK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胡东玉李慧杨东刘海英谷振芳
关键词:食管癌
这种病,认识、预防与治疗很关键
2024年
胡东玉
乳腺癌手术切除患者放疗前后外周血VEGF、VCAM-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切除患者放疗前后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110例行乳腺癌手术后拟行放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11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所有受试者外周血VEGF、VCAM-1水平,观察组患者一般资料、肿瘤病理与外周血VEGF、VCAM-1水平的关系,并分析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外周血VEGF、V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1288.37、309.32,P<0.05);放疗后,观察组外周血VEGF、VCAM-1水平显著低于放疗前(t=23.45、11.88,P<0.05)。放疗前后,观察组外周血VEGF、VCAM-1水平与肿瘤分期、肿瘤分化程度、Ki67增殖指数情况有关(t_(肿瘤分期)=7.05、2.14、4.52、4.76,t_(肿瘤分化程度)=7.12、6.62、2.81、3.15,t_(Ki67增殖指数)=7.25、4.60、4.24、2.48,P<0.05)。110例观察组,有效73例,无效34例,有效组VEGF、VCAM-1显著低于无效组(t=7.27、9.08,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放疗前后外周血VEGF、VCAM-1水平与肿瘤分期、Ki67增殖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_(放疗前)=0.64、0.54、0.52、0.52,r_(放疗后)=0.32、0.39、0.37、0.24,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_(放疗前)=-0.41、-0.31,r_(放疗后)=-0.68、-0.41,P<0.05)。联合评估放疗预后价值AUC为0.801[95%CI(0.714~0.871)],大于单独VEGF、VCAM-1的0.690[95%CI(0.595~0.775)]、0.734[95%CI(0.641~0.814)]。结论外周血VEGF、VCAM-1水平变化对乳腺癌手术切除患者放疗短期预后存在一定评估价值。
胡东玉李慧刘海英杨东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放疗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阿美替尼二线治疗与奥希替尼一线治疗伴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效果比较被引量:5
2024年
目的比较阿美替尼二线治疗与奥希替尼一线治疗伴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与安全性、医疗费用。方法以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4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采用阿美替尼二线治疗的NSCLC患者72例,设为阿美替尼组;选取采用奥希替尼一线治疗的NSCLC患者66例(期间脱落1例,有效患者为65例),设为奥希替尼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奥希替尼组采用奥希替尼治疗,阿美替尼组采用阿美替尼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近期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以及日均医疗费用。结果阿美替尼组与奥希替尼组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1.67%(66/72)、90.77%(59/65),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43.06%(31/72)、41.54%(27/65),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的生理状况评分[(21.05±4.18)分比(19.16±3.95)分,t=4.05]、社会家庭状况评分[(19.38±2.65)分比(17.26±2.28)分,t=3.11]、情感状况评分[(18.83±3.07)分比(17.00±2.86)分,t=3.20]、功能状况评分[(22.02±3.83)分比(20.14±2.98)分,t=3.83]及附加关注情况评分[(26.11±5.00)分比(24.33±4.30)分,t=3.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阿美替尼组、奥希替尼组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4%(5/72)、10.77%(7/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美替尼组日均医疗费用低于奥希替尼组(t=4.83,P<0.05)。结论阿美替尼二线治疗伴EGFR突变晚期NSCLC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且费用相对低廉,优于奥希替尼一线治疗,在近期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面,与奥希替尼一线治疗相似。
冯蕾孙谦胡东玉李兰芳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突变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乳腺癌根治术后联合GnRHa治疗效果及对血清代谢物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行根治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 analogue,GnRHa)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血清代谢物的影响。方法对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集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13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术治疗,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在根治术后接受传统的化疗方案,即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和5-氟尿嘧啶的联合应用。观察组患者在根治术后接受新的化疗方案,即醋酸曲普瑞林和环磷酰胺的联合应用。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代谢物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8%,对照组疗效有效率为61.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7,P=0.000)。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心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23.1%和7.7%,对照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心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41.5%和21.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4.99,P=0.024、0.026)。观察组患者3年生存率为87.7%,对照组患者3年生存率为73.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P=0.045)。经过治疗后,甘氨胆酸、甘油脱氧胆酸、胞二磷胆碱、水样尿酸、溶血磷脂酸、皮质醇、花生酸、L-谷氨酸8种代谢物在两组患者血清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在根治术后联合GnRHa化疗治疗效果更好,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生存率高,这可能与血清代谢物水平存在关联。
冯蕾孙谦胡东玉李兰芳
关键词:乳腺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乳腺癌根治术
伊立替康和顺铂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疗效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和顺铂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同时期的62例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患者,按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分配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伊立替康和顺铂联合沙利度胺化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伊立替康和顺铂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86.7%和6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2,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症状,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P〉0.05)。结论伊立替康和顺铂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复发晚期小细胞肺癌,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王军业胡东玉
关键词:肿瘤复发
康复新雾化吸入防治鼻咽癌放射相关口腔黏膜损伤的时机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康复新原液雾化吸入在防治鼻咽癌放射性黏膜损伤的参与时机。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60例放疗期间接受康复新雾化吸入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60例病例有23例康复新原液雾化吸入参与时间为放疗0次,19例为放疗10次、18例为放疗15次,康复新雾化吸入应用方法10ml/次,3次/d。结果康复新雾化吸入放疗0次、10次参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症显著轻于放疗15次参与,放疗0次、放疗10次参与对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症无差异。结论康复新原液雾化吸入在防治放射相关口腔黏膜损伤的最佳参与时间为放疗10次,放射相关口腔黏膜炎症轻,放疗耐受性好,过早参与不能明显减轻炎症,且增加患者花费及心理负担,过晚参与放射相关口腔黏膜损伤程度重,放疗耐受性差,甚至导致放疗中断。
谷振芳崔巍胡东玉
关键词:鼻咽癌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SENEX基因与Rb/E2F1通路的相关性及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SENEX基因表达与Rb/E2F1通路的相关性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首次确诊的84例DLBCL患者作为DLBCL组,选择经病理诊断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SENEX、pRb、E2F1的表达水平,分析SENEX、pRb、E2F1与DLBCL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DLBCL组患者肿瘤组织中SENEX、pRb、E2F1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三者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肿瘤最大径≥5 cm、有B症状、国际预后指数(IPI)为3~5、Ann Arbor分级为Ⅲ~Ⅳ级的患者肿瘤组织中SENEX、pRb、E2F1表达水平均高于肿瘤最大径<5 cm、无B症状、IPI为0~2、Ann Arbor分级为Ⅰ~Ⅱ级的患者(P<0.05);DLBCL组中SENEX、pRb、E2F1表达水平≥中位数的患者累积生存率均低于SENEX、pRb、E2F1表达水平<中位数的患者(P<0.05)。结论DLBCL中SENEX表达水平增加与疾病进展及预后不良有关,激活下游Rb/E2F1通路是SENEX发挥作用的可能分子机制。
孔锦胡东玉孙谦冯蕾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