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和生
- 作品数:124 被引量:822H指数:16
-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从国际社会团结看逆全球化产生及应对——基于国际政治社会学视角被引量:3
- 2021年
- 随着逆全球化不断蔓延,探讨逆全球化产生的因果机制,成为国际政治社会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议题。通过置身于国际社会团结这一时空范畴,尝试从行动者“认知—行动”角度,对逆全球化发生的过程展开动态分析。国际社会团结是全球化作用下,国家幸福追求与幸福实践的统一,存在互利与自利两种路径。置身于国际社会团结中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利益受损之下,对于全球化存在“推动”或“阻挠”的选择难题,为了转移本国矛盾、获取选民支持,往往倾向于选择自利路径,由此导致逆全球化的出现。逆全球化集中表现为重利、轻义、玩弄规则。国际社会团结的未来走向将不会改变,面对冲击既要维护并完善现有机制,强化国际社会团结,同时也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探索建立新的制度安排。
- 陶德强范和生
- 关键词:团结
- 标准化治理:后疫情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转向被引量:20
- 2020年
- 标准化治理是标准化介入社会治理领域的重要实践形式,对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根据“枫桥经验”与“安吉经验”的标准化探索,标准化治理主要表现为治理主体标准化、治理体系标准化、治理目标标准化和治理手段标准化,在疫情防控的实践背景下标准化治理面临着“结构性”与“功能性”的双重脱嵌困境。基于基层社会“善治”的视角,从制度层面、法治层面、技术层面和效能层面实现标准化治理的顶层设计、软硬兼施、双重理性与实践产出的四维转向,进而构建后疫情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路径。同时,需要理性辨识标准化治理的优越性与局限性,以期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最优解,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基层保障与理论支撑。
- 范和生郭阳
- 中西部脱贫地区乡村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对于中西部脱贫地区优化乡村产业结构、积聚乡土文化人才、传承优秀乡土文化、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完善基层组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然而,受政府产业政策支撑乏力、管理体制受限,市场生产要素供给欠缺、产业发展落后,社会总体参与程度不高、参与渠道不畅以及农民对文化产业认识不足、职业素养缺乏等因素的影响,乡村文化产业发展陷入困境。纾解中西部脱贫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困境,要从构建有为政府、打造有效市场、引导有爱社会、培育有志农民着手,以体制机制创新驱动、完善文化市场释能、倡导多元参与促进和激发内生动力实现乡村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 范和生孙乐
- 关键词:文化产业
- 拉美国家低质城市化问题论析被引量:2
- 2021年
- 拉美国家与中国同为发展中国家,拉美国家城市化发展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基于拉美国家城市化发展水平,首先提出拉美国家的城市化是一种低质城市化,具有三方面的特征:城市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失衡;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失调;大中小城市人口分布不均。其次,本文重点分析拉美国家低质城市化主要存在房屋资源短缺、就业形势严峻、贫困现象加剧、两极分化明显、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社会保障覆盖面低等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社会问题。最后,本文吸取拉美国家城市化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四条启示:一是实事求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二是以人为本,注意城市化过程中的协调发展;三是优化管理,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四是健全制度,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 范和生王燕
- 关键词:拉美国家社会问题
- 农地非农开发的社会稳定风险与治理被引量:2
- 2017年
- 农地非农开发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迅速推进的结果。我国土地制度存在的缺陷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性使得农村土地征收与非农开发过程中的社会稳定风险不断增加,已成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新型城镇化的掣肘。因此,迫切需要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既要对现行的土地所有制和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为失地农民的土地权益提供坚实的法理支撑和制度保障,又要创新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方式,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能力,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新一轮改革创造条件。
- 唐惠敏范和生
- 关键词:土地管理社会稳定风险
- 共享发展理念下社会福利机制的建构逻辑与实践路径被引量:5
- 2017年
- 共享发展成果,为全体人民谋福利,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然而现行社会福利机制面临三元福利桎梏:农村社会福利发展迟滞,传统多重保障功能弱化;城市福利机制社会化改革缓慢,各方有效资源整合力度缺乏;农民工特有"半城市化"属性导致其社会福利处境尴尬。因此,依托共享理念,以城乡协调、均衡发展、因地制宜、区域统筹、强化合力等为原则,指导当前福利机制建构尤为必要。国家主导、市场配置、社区依托以及组织参与多路径协同推动福利机制实践,深化福利机制改革,将是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
- 范慧范和生杨程
- 关键词:共享城乡差异碎片化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留守群体的困境、风险与治理被引量:1
- 2022年
- 近几年,中国农村留守群体总量在下降,但庞大的留守群体基数及其背后所彰显的乡村治理价值仍具有研究意义。作为乡村传统主体的留守人口在城乡关系的治理博弈中存在资本动力、人际情感、伦理精神、主体理性和价值认同的风险,并在集体行动中得以呈现。而化解留守群体集体行动的风险在于打造全县域治理共同体、完善社会支持帮扶机制、建立村级生态治理体系、锻造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重构乡村现代文化体认。
- 许君范和生
- 关键词:社会风险
- 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现状及原因对策分析——以安徽省A镇为例被引量:3
- 2018年
- 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根本之策,在扶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三五"时期,国家核定安徽省易地扶贫搬迁总任务为8.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任务繁重,工作难度巨大。为此,笔者先后两次前往安徽省A镇,查看当地市、县扶贫政策文件及具体实施细则,并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当地易地搬迁扶贫工作的现状。结果发现当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贫困户搬迁难;旧房拆除与复垦困难;贫困户搬迁安置后生计困难,搬迁扶贫效果有限;贫困户观念落后,帮扶依赖严重;社会适应与融入困难。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进一步完善需要政府、社区及贫困户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
- 王莹范和生
- 关键词: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
- 流行的买手:境外代购的实践生成及归因透视
- 2020年
- 适逢市场经济方兴未艾和消费时空无边界性地拓展,境外代购作为满足人们跨地域购物愿景的新兴中介,其发展历程经由稀缺商品的单一性获取到对"高档奢侈品""高质量品牌"和"价格优势产品"等多元化的追求。与之相适应,代购平台在最初"熟人帮忙"的基础上衍生出跨境电商(B2C)和职业买手(C2C)等渠道。鉴于代购流程表现的全球性、非现货性、弱障碍性和维权失范性等特征,尝试从"身份诱惑"和"利益表达"的个体内生逻辑驱动、"网络抽离化机制"和"新经济伦理"的外部因素助推、"资本禀赋"与"成本优势"的力量蓄能等三大维度出发,探讨代购"热化"趋势的多方成因,以实现消费者理性支出与感性需求的有机统一。
- 刘凯强刘凯强
- 乡村社会建设路径体系构建研究——基于乡村振兴背景被引量:2
- 2023年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乡村社会在这一系统工程中居于主体和核心位置。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实施,乡村社会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性愈发凸显,而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思想文化、生态环境、社会治理等社会建设路径要素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作用亦持续显现,成为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推动乡村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乡村社会建设面临一系列功能障碍,主要包括社会组织“内卷化”、公共服务“碎片化”、思想文化“离散化”、生态环境“低质化”、社会治理“悬浮化”,给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带来严峻考验。通过加强社会组织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思想文化体系、生态环境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构建,探析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社会建设路径。
- 范和生武政宇
- 关键词: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