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庆
- 作品数:197 被引量:1,428H指数:19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 一种岩体损伤影响深度预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体损伤影响深度预测方法,本发明从引起岩体损伤的原因入手,考虑岩体损伤一般受到热‑水‑力三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故本发明充分考虑热应力循环对岩体造成的热机械疲劳,水压波动对岩体造成的机械疲劳,卸荷对岩体造成...
- 陈国庆郭劲松李文杰曹荣刘威范宣梅
- 岩质斜坡中缓倾角破裂系统形成演化的力学模式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缓倾角破裂是岩质斜坡最常见的一种破裂形式,对斜坡演化与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的工程地质意义。基于斜坡中应力场特征,利用颗粒流程序开展岩石的剪切试验,揭示斜坡中缓倾角破裂系统形成演化机制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岩质斜坡中缓倾角系统是一套瑞德尔低角度剪切破裂体系,由高序次张性雁裂隙和低序次共轭剪切裂隙组成;(2)缓倾角破裂系统形成与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裂纹扩展首先从一组彼此近于平行雁行张破裂开始,随后低次序共轭剪切裂纹开始扩展,并与已有的雁裂纹贯通;(3)不同的围压下裂隙最终贯通模式不同。低围压下裂纹沿着早期产生的雁裂隙翼端发展并最终贯通,中围压下裂纹会沿着雁裂隙或共轭剪裂隙中部扩展并贯通,高应力下会生成一组新的雁裂隙,并与早期产生的裂隙相互搭接并贯通;(4)岩石最终破裂面形态与围压关系密切,中低围压下破裂面整体较为平直,但粗糙度大。高围压下破裂面整体呈曲线型,但较为光滑,粗糙度较小。
- 朱雷朱雷黄润秋陈国庆
- 一种基于多源勘察信息的深部岩体力学参数反演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源勘察信息的深部岩体力学参数反演方法,包括步骤:获取岩石力学参数、岩体结构参数和岩体工程参数;基于霍克‑布朗准则,根据所述岩石力学参数、岩体结构参数和岩体工程参数计算岩体力学参数;以岩石力学参数、岩体...
- 王栋徐正宣陈国庆 王剑超 扈森 刘俊飞 张岩 邹远华 张敏 张营旭 贾哲强 林之恒 孟少伟 贺建军 李嘉雨 袁东
- 地下水扰动作用下地基土体渗透破坏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为分析近年来中国西南地区频繁发生的"天坑"形成原因,从渗流破坏理论出发,通过自主设计循环变水压渗透试验装置模拟地下水扰动过程,研究了地下水扰动作用下地基土体的变形破坏机制。首先通过现场和室内试验获得土样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排除由碳酸盐溶洞导致地表塌陷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为模拟地下水循环扰动对土体的渗透破坏作用,采用饱和土渗流理论,设计了1种变压型常水头渗透试验装置,通过自动循环地改变水头大小模拟地下水扰动对土体的破坏机制,分析实验前后土样级配组成、水头变化和土样变形破坏特性,试验表明土样在地下水扰动作用下细颗粒明显减少,土体级配结构发生改变,土体承载力降低并最终导致土体塌陷。变压型常水头渗透破坏试验研究表明,该方法较好地阐明了该地区"天坑"形成机制。
- 陈国庆李天斌贺宇航周治刚韦璐
- 关键词:土力学天坑
- 一种应变软化型边坡动态稳定性评价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瑞典条分法以及简化应变软化理论的边坡动态稳定性评价方法,属于地质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边坡竖直条分为n个土块,土块的应变作为参数,根据应变与应力的简化关系,确定土块的应力大小,再基于瑞典条分法,计算边...
- 陈国庆赵聪李乐黄润秋
- 基于非均质流变特性的滑坡时效演化及预警研究被引量:6
- 2022年
- 针对滑坡孕育演化过程中岩土体非均质现象,开展滑坡相似材料的强度试验、底摩擦模型试验和扫描电镜试验,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深入研究滑坡演化力学机制及其非均质特征。基于上述研究,将强度劣化模型与Burgers模型串联,形成考虑非均质流变特征的本构模型,应用于滑坡时效演化的数值算例分析和预警研究,结果表明:滑坡演化过程中存在时间和空间非均质性,在时间上,岩土体参数劣化速率越快的滑坡,其蠕滑变形到最终失稳破坏所经历的时间越短,在空间上,不同部位的滑坡岩土体的破坏机制和微观结构存在非均质性。考虑非均质流变特征的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滑坡变形三阶段演化特征,通过实际工程与数值分析相结合,验证了非均质流变模型的准确性,为滑坡失稳破坏的分析和预警提供有益参考。
- 陈国庆唐辉明胡凯云李长冬
- 关键词:边坡工程滑坡预警
- 花岗岩岩桥卸荷脆性破坏的能量特征被引量:5
- 2018年
- 岩质边坡锁固段型岩桥的破坏和能量的累积与释放密切相关,利用MTS815伺服控制刚性力学试验机对花岗岩岩桥试样开展了常规三轴加荷试验和三轴加卸荷试验,采用基于轴向应力比的能量分析方法,可对不同工况下峰前加载各阶段能量变化趋势进行有效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应力峰值前能量特征变化主要分为压密阶段与弹性阶段,试样处于压密阶段,随着初始裂纹的闭合与摩擦,耗散能占比大幅增加;弹性阶段,荷载所做功大部分转化为弹性能储存在试样内部,弹性能占比大幅增加。由于预制裂隙存在,在临近破坏前没有出现明显的屈服阶段,岩桥试样表现为"突发式"的脆性破坏;初始围压的提升会使得应力峰值点的总能量、弹性能明显增大;花岗岩试样的岩桥越长,其吸收的总能量、弹性储能极限越大,应力峰值点的弹性能占总能量比值越高,岩桥长度变化则对耗散能没有明显影响。
- 陈国庆简大华徐鹏赵聪刘辉
- 关键词:岩石力学花岗岩岩桥
- 一种适用于高地温、高烈度震区的隧道支护结构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地温、高烈度震区的隧道支护结构,涉及交通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隧道顶壁围岩中的初次支护结构和二次衬砌结构,初次支护结构包括设置在隧道顶壁围岩上的保温板以及设置在保温板内侧的预应力钢筋网...
- 陈国庆帅文杰李阳王栋林之恒
- 文献传递
- 沟谷型滑坡灾害链成灾机制及堵江危险性判别方法
- 沟谷型剧动式滑坡以其启程剧动、高速短程、灾害链生效应等特点在深切峡谷地区具有极高的潜在风险。本文以拉月滑坡为例,基于滑坡堵江动力学过程,首先分析了沟谷型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与灾害链成灾模式,将拉月滑坡灾害链全过程概括为:节...
- 陈语李天斌魏永幸陈国庆罗凯
- 关键词:灾害链
- 不同含水率冻融后红砂岩剪切蠕变特性被引量:15
- 2021年
- 针对高海拔地区岩体在冻融作用及含水状态下的劣化特征及长期稳定性,对不同含水率红砂岩进行了冻融后核磁共振检测及剪切蠕变试验,揭示了冻融循环及含水率变化对红砂岩细观结构及蠕变特性的影响机制,据此构建合理的剪切蠕变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冻融作用下,饱水红砂岩呈现出由小尺寸孔隙增长向中小尺寸孔隙共同增长的趋势,而饱和红砂岩主要以中、大孔隙增长为主。在长期荷载作用下,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冻融后红砂岩的蠕变量普遍增大,而长期强度及长期折减系数显著降低,破坏前试样更易出现加速蠕变特征,破坏后试样宏观形态更为碎裂。根据红砂岩的冻融损伤及时效性损伤效应,建立了红砂岩冻融剪切蠕变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参数优化辨识,借此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及合理性。研究结果对于冻融岩质灾害的防控和评价具有参考价值。
- 陈国庆简大华陈宇航万亿林之恒
- 关键词:剪切蠕变含水率冻融红砂岩本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