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秀兰

作品数:23 被引量:84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脾虚
  • 4篇热证
  • 4篇急性
  • 4篇方剂
  • 4篇方证
  • 4篇方证相关
  • 3篇痰热
  • 3篇痰热证
  • 3篇中医
  • 3篇脑梗
  • 3篇教学
  • 3篇柴胡
  • 2篇胆管
  • 2篇胆管炎
  • 2篇虚证
  • 2篇血清
  • 2篇痰法
  • 2篇退热
  • 2篇配伍
  • 2篇脾虚证

机构

  • 22篇山东中医药高...
  • 8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作者

  • 23篇高秀兰
  • 8篇谢鸣
  • 3篇赵荣华
  • 3篇宋永刚
  • 3篇战文翔
  • 3篇张敬升
  • 2篇李春巧
  • 2篇姜蕾
  • 1篇王桐生
  • 1篇王玉杰
  • 1篇宫少波
  • 1篇鞠翡翡
  • 1篇阎玥
  • 1篇曹志群
  • 1篇张广霞
  • 1篇宋修道

传媒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卫生职业教育
  • 3篇四川中医
  • 2篇中国民间疗法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陕西中医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北京中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芍药汤君药论证被引量:6
2015年
君药是君臣佐使组方原则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研究复方君药对于揭示复方的本质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既有利于教学,又有利于临床治疗进行遣方用药加减。文章从芍药汤的来源及加减变化的类方、"方证相关"、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等方面论述芍药是芍药汤的君药。
高秀兰谢鸣
关键词:芍药芍药汤君药方证相关
黄芪配伍不同剂量柴胡对脾虚发热证模型的作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黄芪配伍不同剂量柴胡对脾虚发热大鼠模型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脾虚发热模型组、芪柴高、中、低剂量组、高剂量柴胡组共6组。采用饮食失节+游泳疲劳制备脾虚模型。实验第17天开始,各给药组大鼠分别按剂量4.56,2.95,2.41,2.41 g·kg-1ig,正常组和模型组同体积蒸馏水ig,1次/d,连续6 d。第22天模型组和各给药组以脂多糖(LPS,80μg·kg-1)ip,正常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ip。观测各组大鼠每周的外观行为变化和LPS ip后不同时间点的体温,测定外周血相关脑肠肽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LPS ip后各点体温均见不同程度升高,60,220 min时升高明显(P<0.05);外观行为积分显著升高(P<0.05),外周血生长抑素(SS)、胆囊收缩素(CCK-8)、β内啡肽(β-EP)均显著升高(P<0.05)。与脾虚发热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体温均见不同程度下降(P<0.05),其中柴胡组和芪柴中、低剂量组体温下降明显,体温曲线明显偏离正常组;各给药组中仅芪柴中、低剂量组的部分行为指标及积分下降明显(P<0.05);各给药组血β-EP均显著升高(P<0.05),芪柴各剂量组血SS和CCK-8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趋势,但高剂量柴胡组SS和CCK-8反见升高趋势。与高剂量柴胡组比较,芪柴各剂量组血SS均显著降低(P<0.05),芪柴高剂量组血β-EP显著降低(P<0.05),芪柴中、低剂量组血CCK-8显著降低(P<0.05)。结论:黄芪配伍不同剂量柴胡对脾虚发热模型均有退热作用,对外观行为或相关脑肠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单用高剂量柴胡仅有退热作用;综合效应以黄芪配伍低剂量柴胡的防治效果最好。
高秀兰赵荣华谢鸣张敬升
关键词:柴胡配伍
泻热化痰法对急性脑梗死痰热证的血清sICAM-1、IL-6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泻热化痰法对急性脑梗死痰热证的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痰热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泻热化痰法治疗,观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ICAM-1、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1、5天sICAM-1浓度分别为(361.36±78.80)、(266.70±51.49)ng/ml,IL-6浓度分别为(19.50±5.01)、(12.67±2.90)ng/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泻热化痰法对痰热证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进一步丰富了泻热化痰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热证的作用机制。
刘志杰张春玲高秀兰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痰热证
中医中药内消外敷疗法在急性阳证疮疡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中药内消外敷方法对于急性阳证疮疡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该院在2011年8月—2014年2月期间治疗的70例急性阳证疮疡患者作为办研究的调查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用常规抗生素联合药物外敷疗法,观察组患者则选用中药内消外敷方法治疗,治疗两个疗程后,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时,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中药内消外敷疗法对于急性阳证疮疡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内消治疗起到了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外敷治疗起到了消肿止痛的作用,因此二者联合有效的改善了急性阳证疮疡患者的病情,提高了此类疾病的治疗效果。
姜蕾高秀兰宫少波
关键词:疮疡
泻热化痰方对急性脑梗塞痰热证的临床观察和对sICAM-1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泻热化痰方对急性脑梗塞痰热证的临床疗效和对sICAM-1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塞痰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疗程分为2个阶段共21日。观察指标为血流变学、sICAM-1及安全性指标等,并结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泻热化痰方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而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经统计学处理,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泻热化痰方能抑制sICAM-1的表达,治疗组血清sICAM-1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泻热化痰方对痰热证急性脑梗塞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进一步丰富了泻热化痰方治疗急性脑梗塞痰热证的作用机制。
高秀兰张春玲戴奎歆袁海成刘志杰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痰热证SICAM-1
《伤寒论》误下致满证治探讨
2021年
该文通过对《伤寒论》中误下致满的证治方法进行整理,分别从误下致热满、实满、寒热错杂之满、表证未解之满论述,认为张仲景治疗误下致满强调因势利导,以清热、攻下、化饮、寒热并用、解表为主,治法有清散郁热、和解少阳、峻下热结、和解通便、泄热逐水、温化水饮、寒热并用、平冲解表、解表缓急9种,对临床治疗满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探讨与研究。
高秀兰
关键词:伤寒论
不同健脾方对脾虚证模型大鼠胃肠、甲状腺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比较健脾-健脾渗湿-健脾升阳三方对脾虚证模型大鼠消化系统、甲状腺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脾虚模型组,采用过度疲劳+饮食失节的方法复制模型。造模2周后的大鼠随机分为脾虚模型组、补中益气汤组、四君子汤组、参苓白术散组。于造模第15天,给药各组大鼠按4.05g/kg/d分别给予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汤灌胃;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连续14d。实验期间观察外观大鼠外观行为变化;测量体重1次/周;测定各组大鼠血中生长抑素(SS)、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D-木糖(D-xylose)、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β-内啡肽(β-EP)。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脾虚模型组大鼠外观行为分值增加和体重下降、血中D-xylose和MTL、GAS、IL-2、IL-6、T3、T4、β-EP均降低,SS升高。与模型组相比,中药方干预各组的大鼠体重、血中D-xylose、MTL、GAS、IL-2、IL-6、T3、T4、β-EP均升高,SS降低;其中补中益气汤组血中IL-6、GAS、β-EP和参苓白术散组T3分别较其它二方组升高。结论:脾虚证模型大鼠存在胃肠、免疫及甲状腺功能的异常,健脾、健脾渗湿、健脾升阳三方对脾虚证模型大鼠的上述异常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在对甲状腺、脑肠肽、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上各有侧重,补中益气汤调节作用更为广泛和明显,参苓白术散次之,四君子汤则相对较弱。
高秀兰张广霞谢鸣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方证相关胃肠甲状腺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中医药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被引量:1
2014年
阐述近7年来高职中医药专业进行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课程体系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课程体系,紧扣职业能力需求,做到专业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学习与岗位需要零距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高秀兰战文翔宋永刚李春巧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高职中医药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黄芪对脾虚发热大鼠的作用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黄芪对脾虚发热大鼠模型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脾虚发热组、黄芪大、中、小剂量组共5组。采用饮食失节+游泳疲劳制备脾虚模型,实验第18天开始,黄芪各组大鼠分别按剂量2.16g/kg(大)、1.08g/kg(中)、0.54g/kg(小)给予灌胃,正常组和脾虚发热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5天。第22d的AM 8:00,各实验组大鼠ipLPS(80μg/kg),正常对照组ip等量生理盐水,观测每周各组大鼠的外观行为、LPS注射后不同时间点的体温和血IL-1β、IL-2、GAS、CCK、B-EP、SS。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脾虚发热组大鼠在ip LPS后60、120、180min时的体温出现明显升高(P<0.05),外观行为积分值显著升高,血中SS、IL-1β、IL-2含量见显著升高(P<0.05)。与脾虚发热组比较,黄芪大剂量组外观行为的部分指标有所改善;黄芪三个剂量组60min后的体温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大、中剂量组的多点体温呈显著降低(P<0.05);大剂量组IL-2和GAS含量均见显著降低(P<0.05),中剂量组SS/CCK含量呈显著降低/升高(P<0.05),小剂量组GAS和SS含量均见显著性降低(P<0.05)。较之于中、小剂量组,黄芪大剂量组IL-2含量降低明显(P<0.05)。结论:黄芪对脾虚发热大鼠模型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综合效应指标则以黄芪大剂量作用明显。
高秀兰赵荣华谢鸣张敬升
关键词:退热白细胞介素胃肠激素
基于工作过程的方剂临床运用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方剂临床运用课程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随机选出由同一教师授课的4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方剂临床运用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实验组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方剂临床运用课程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后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调查,并对两组的期末总评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总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认为本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更好,可提高学习兴趣、辨证用方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可增强团结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结论基于工作过程的方剂临床运用课程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有助于高职教育培养出高端技能型人才。
高秀兰战文翔李春巧宋永刚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