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科志 作品数:15 被引量:29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ABC时间管理法在新生儿科新上岗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ABC时间管理法在新生儿科新上岗护士培训的效果。方法:根据培训的内容,运用ABC时间管理法。结果:新上岗护士完成培训内容,顺利完成当班的工作。结论:运用ABC时间管理法,使新上岗护士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及技能。 何美群 黄科志 李素萍 陈静蓉关键词:ABC时间管理法 新上岗护士 皮维碘外敷治疗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临床护理 2010年 目的:探讨皮维碘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疗效。方法:将56例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用皮维碘外敷,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X^2=5.853,P=0.016)。结论: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用皮维碘外敷,疗效显著,可提高静脉输液药物外渗治愈率。 郑璐 谢巧庆 李素萍 何美群 黄科志关键词:皮维碘 硫酸镁 静脉输液 药物外渗 早产儿两种插胃管方法的效果比较 2011年 目的:探讨两种插胃管方法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采用经口插胃管法,对照组采用经鼻插胃管法,比较两组早产儿在插管过程中呕吐、呛咳、紫绀发生及插管一次成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较对照组早产儿在插管过程中一次成功率高,呛咳、紫绀发生率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经口插胃管法一次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 郑璐 黄志君 黄科志 何美群 谢巧庆关键词:早产儿 插胃管 护理 一种新生儿有创血压监测加压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生儿有创血压监测加压袋,包括加压输液袋、三通通道、第一延长管、第二延长管、表式指针式压力表以及充气球囊,加压输液袋为气囊,第一延长管以及第二延长管的一端通过三通通道连通加压输液袋,第一延长管的另一端连接... 谢巧庆 黄科志 李智英 何春梅 罗美 洪广淑 何美群 陆碧梅 李晓瑜新生儿两种动脉采血方法比较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1mL注射器进行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及患儿疼痛情况。[方法]将300例需动脉采血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5mL注射器接521号头皮针采血;实验组直接采用1mL注射器接521号针头采血,两组均专人操作。比较两组采血成功率,发生淤斑、血肿、误入静脉及患儿疼痛情况。[结果]两组采血成功率,发生淤斑、血肿、误入静脉及患儿疼痛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直接用1mL注射器进行桡动脉采血,可减少采血对患儿的不良影响。 李素萍 谢巧庆 黄科志 何美群 郑璐关键词:动脉采血 新生儿 穿刺成功率 一种新生儿护理鸟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生儿护理鸟巢,包括设置于底部的护理床垫和设置于护理床垫上的护圈;护圈成U型或者圆弧状固定在护理床垫上;所述护理床垫上位于新生儿头部位置设有头枕,所述护圈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新生儿的上身的第一固定带和用... 谢巧庆 何美群 黄科志 陆碧梅 莫文辉 洪广淑新生儿PICC置入后并发机械性静脉炎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2025年 目的:探究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并据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我院置入PICC的284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分为静脉炎组(43例)和非静脉炎组(241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新生儿PICC置管后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结果:284例行PICC置管的新生儿中,43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5.1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置管时体重、穿刺次数以及导管末端位置是新生儿PICC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因素(P<0.05)。据此构建新生儿PICC置管后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741[95%CI(0.697,0.842)],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1[95%CI(0.667,0.816),P<0.05]。应用结果显示,该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为96.00%,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鉴别能力。结论:新生儿PICC置管时的体重低、穿刺次数>1次以及导管异位是其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通过构建新生儿PICC置管后并发机械性静脉炎风险预测模型可前瞻性指导临床医护人员采取干预策略,以改善新生儿置管并发症。 谢巧庆 何春梅 黄科志 陈泳文 罗美 何美群 李智英关键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机械性静脉炎 影响因素 床边超声动态测量在新生儿PICC尖端定位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究床边超声动态测量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PICC置管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0)、观察组(n=60)。对照组置管采用床旁X线胸腹摄片定位法,观察组置管采用床边超声动态测量定位法。比较两组新生儿的PICC置管情况、生命体征及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首次成功置管率及成功置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导管异位率低于对照组(P<0.05);置管后,观察组的生命体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采用床边超声动态测量方法,能够提高置管成功率,维持新生儿生命体征稳定,减少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谢巧庆 黄科志 何春梅 陈泳文 罗美 李智英关键词:新生儿 并发症发生率 自制鼻保护贴在NCPAP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0年 临床呼吸机使用中经常采用自主呼吸条件下,整个呼吸周期过程中气道内均保持正压的通气模式(CPAP)。20世纪90年代后期鼻塞式CPAP(NCPAP)广泛应用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肺不张、肺水肿、早产儿呼吸暂停等疾病。但在治疗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鼻中隔损伤,这是在治疗抢救患儿生命的同时在护理上不容出现的,我科自制鼻保护贴在NCPAP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效果,现介绍如下。 李素萍 谢巧庆 郑璐 何美群 黄科志关键词:NCPAP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早产儿呼吸暂停 一种便于更换使用的遮光眼罩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使用的遮光眼罩,属于遮光眼罩技术领域,其中,包括海绵体,所述海绵体的内侧内腔,所述内腔内壁固定连接有遮光布,所述遮光布上设置有遮光棉,通过设置遮光布和遮光棉,配合增强遮光效果,同时拉开拉锁,打... 谢巧庆 罗美 何春梅 黄科志 陈泳文 何美群 李智英 李晓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