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苗子

作品数:10 被引量:41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肿瘤
  • 4篇病理
  • 3篇前列腺
  • 3篇前列腺癌
  • 3篇腺癌
  • 3篇免疫
  • 2篇上皮
  • 2篇肿瘤转移
  • 2篇肿瘤转移抑制
  • 2篇组织化学
  • 2篇细胞
  • 2篇临床病理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基因
  • 2篇膀胱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血管

机构

  • 8篇北京大学首钢...
  • 2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0篇龚苗子
  • 8篇王云帆
  • 6篇缪琦
  • 5篇张晋夏
  • 5篇王淑芳
  • 4篇王跃
  • 2篇由江峰
  • 2篇郑杰
  • 1篇裴斐
  • 1篇崔湘林
  • 1篇崔湘霖
  • 1篇李刚

传媒

  • 3篇诊断病理学杂...
  • 3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国医药生物...
  • 1篇消化肿瘤杂志...

年份

  • 5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阴上皮样血管肉瘤1例被引量:2
2019年
患者女性,28岁。1个月前出现左侧外阴部红肿、疼痛,无明显发热,当地医院考虑外阴部血肿、感染,多次清创引流治疗,但未见明显好转,病变范围逐渐增大并加重来我院就诊。自发病以来体重下降约25 kg。妇科查体:左侧外阴部可见一暗红色隆起型肿物,大小8 cm×6 cm×3 cm,既往手术创面未完全缝合,填以纱布,组织糟烂、水肿,伤口下段缝合处局部坏死(图1)。实验室检查:肿瘤标记物CA125 101.7U/ml(参考值0-33 U/ml).
龚苗子王淑芳王云帆
关键词:外阴上皮样血管肉瘤
KLF6和Spl共同促进肿瘤转移抑制基因1的转录激活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1(TMSG-1)的基因转录调控机制。方法PCR扩增TMSG.1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71bp与下游+303bp之间不同长度片段,连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GL3-basic,各重组质粒转染后对表达的荧光素酶活性进行检测;对重组质粒pGL3-237插入DNA序列的潜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定点突变,然后检测其荧光素酶活性的变化;运用凝胶迁移阻滞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验证转录因子KLF6和Spl与TMSG-1DNA调控区的相互作用;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分析转录因子KLF6和Spl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人前列腺癌PC-3M不同转移潜能亚系PC-3M-E8、PC-3M.2134,人肺巨细胞癌PG不同转移潜能亚系PG-BEl、PG-LH7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TMSG.1和野生型KLF6mRNA水平;将KLF6真核表达质粒转染PC-3M-284后检测TMSG-1蛋白水平及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鉴定出TMSG.1基因第1号外显子内存在明显促进基因转录的调控区域+59~+123bp。对该区域序列定点突变后重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的荧光素酶活性下降,而共转染未突变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和KLF6或Spl的真核表达质粒则荧光素酶活性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凝胶迁移阻滞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转录因子KLF6和Spl与该区域特定序列存在相互作用。免疫共沉淀结果验证转录因子KLF6与Spl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细胞低转移亚系PC.3M-21M中TMSG-1和野生型KLF6mRNA水平均高于高转移亚系PC.3M-1E8(P〈0.05,P〈0.01),同样肺巨细胞癌低转移亚系PG.LH7中TMSG-1和野生型KLF6mRNA水平均高于高转移亚系PG-BEl(均P〈0.01)。PC-3M-284细胞转染KLF6真核表达质粒后检测到TMSG-1蛋白的增加和细胞侵袭能力的下降。结论前列腺癌细胞中转录因子KLF6与Spl共同作用促进肿瘤转移抑制相关基因
龚苗子由江峰裴斐崔湘霖李刚郑杰
关键词:肿瘤转移转录基因肿瘤抑制细胞系肿瘤
穿刺活检前列腺癌119例病理形态、Gleason分级及预后分组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依据2014年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修订的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系统和以预后区别为基础的新的前列腺癌分级分组系统观察前列腺癌Gleason各分级的组织形态特征及了解预后分组情况。方法收集119例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标本,回顾性复习HE组织切片,观察病理学特点并依据2014年ISUP修订的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系统和以预后区别为基础的新的前列腺癌分级分组系统进行分级和分组。结果 119例前列腺癌中以Gleason 3级为主要或次要结构的73例(61.3%),以Gleason 4级为主要或次要结构的104例(87.4%),以Gleason 5级为主要或次要(最高)结构的21例(17.6%)。前列腺癌预后分组结果是1级组12例(10.1%),2级组23例(19.3%),3级组37例(31.1%),4级组27例(22.7%),5级组20例(16.8%)。结论前列腺癌以Gleason 4级结构最多见且常与3级结构混合存在;Gleason 4级和5级的正确病理诊断对预后分组及选择治疗方式意义重大。更简化的基于Gleason评分的新的分级分组系统可作为Gleason分级系统的补充与其联合应用,将有助于对前列腺癌进行更精确规范的分级,准确反映肿瘤预后的差异。
王云帆缪琦张晋夏王淑芳龚苗子
关键词:前列腺癌病理诊断GLEASON分级
肿瘤转移抑制相关基因TMSG-1核仁定位信号序列的鉴定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鉴定肿瘤转移抑制相关基因TMSG-1蛋白中潜在的特异性定位信号序列并探索其亚细胞定位机制。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TMSG-1开放读码框全长及不同长度的截断片段,定向克隆于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质粒pEGFP—N1;各融合蛋白表达质粒转染人胚。肾细胞系HEK293细胞;转染48h后提取细胞总蛋白进行GFP的Western b1ot检测或用冷丙酮固定细胞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GFP分别融合TMSG-1全长蛋白(aa1-380)及其截断片段T1(aa1-70)、T2(aa1-128)、T3(aa129—380)、T4(aa71—128)、T5(aa71—179)和T6(aa71—380),Westernb1ot检测结果显示成功表达了各融合蛋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亚细胞定位显示融合蛋白T4(aa71—128)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的核仁部位,融合蛋白T6(aa71—380)以细胞核内弥散分布为主,而TMSG—1全长融合蛋白及融合蛋白T1、T2、T3、T5则定位于胞质。进-步的序列缺失去除T4(aa71—128)羧基末端10个氨基酸得到截断片段T4△119-128,T4△119-128融合的GFP仍位于细胞核,但核仁内的绿色荧光信号明显减弱。结论肿瘤转移抑制相关基因TMSG-1存在潜在的核仁定位信号,位于aa119—128(RRRRNQDRPS),这一发现为深入研究TMSG-1的亚细胞定位及相关功能奠定了基础。
龚苗子由江峰崔湘林郑杰
关键词:肿瘤转移绿色荧光蛋白质类核仁组成区
根治性前列腺癌病理分期及pT2病理亚分期的意义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根治性前列腺癌病理分期及p T2病理亚分期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根治性前列腺癌30例,观察肿瘤累及范围、前列腺外及精囊腺侵犯情况,依据2002/2010年TNM分期系统对其行病理分期。结果 30例术前临床评估为局限性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分期:p T2期15例,p T3a期10例,p T3b期5例。p T2期肿瘤中2例为p T2a,13例为p T2c,占p T2期肿瘤的86.7%,无p T2b期肿瘤。结论根治性前列腺癌术后病理分期更加直观和准确,更能够反映肿瘤真实的状态,对预后的评估更有价值,而2002/2010年TNM分期系统对于p T2期肿瘤的亚分期,仅依据肿瘤累及腺叶的范围划分并不完善,需进一步加以改善。
王云帆龚苗子缪琦张晋夏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肿瘤分期病理分期
结直肠CAR-T细胞治疗相关肿瘤靶点的筛选:CEA、EGFR、HER2、Mesothelin、MUC1和EpCAM的表达及共表达状况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CEA、EGFR等肿瘤相关抗原作为CAR-T治疗靶点在结直肠癌中的分布。方法回顾并选取2014年-2017年的122例结直肠癌病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相关抗原CEA、EGFR、HER2、Mesothelin、MUC1和EpCAM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蛋白表达范围和强度。结果除HER2(37.5%)外,其它肿瘤相关抗原在结直肠癌中表达阳性率均在50%以上,EpCAM(100%)、CEA(99.1%)、EGFR(96%)、Mesothelin(67.9%)、MUC1(67%)。CEA(94.6%)和EpCAM(100%)强表达的比例较高,EGFR和Mesothelin分别在10.7%和31.2%的病例中强表达,HER2和MUC1均未见强表达病例。EpCAM(99.1%)、CEA(98.2%)、EGFR(56.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范围较广(大于50%的肿瘤细胞表达),Mesothelin和MUC1均灶状表达。除EpCAM外,其它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均较好。仅28.6%的病例共表达CEA/EGFR/HER2/Mesothelin。64.3%的病例共表达CEA/EGFR/Mesothelin。其余三抗原共表达的病例均少于50%。高达95.5%的结直肠癌病例共表达CEA/EGFR。除CEA/Mesothelin(67%)及Mesothelin/HER2(65.2%)外,其余两抗原共表达的病例均少于50%。结论肿瘤相关抗原CEA和EGFR可作为结直肠癌CAR-T治疗多靶点组合方案的选择。
胡阿锦张畅龚苗子王云帆王跃王淑芳张雨缪琦崔朝丽张晋夏
关键词:肿瘤相关抗原免疫组织化学法
结直肠癌组织CD3免疫组织化学评分与肿瘤分化程度及预后关系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组织CD3免疫组织化学评分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组织抗原表达及血清肿瘤抗原关系,评估CD3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在结直肠癌免疫状态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6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标本进行CD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评分,将患者分成CD3低表达组与CD3高表达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组成、肿瘤分化程度及pTNM分期。同时比较两组肿瘤组织样本CEA、EGFR、MUC1、HER2、mesothelin、PD-1、PD-L1及FOXP3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并且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CEA、CA125及CA199水平。结果174例组织标本CD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可见阳性细胞,评分均在1~12分之间。CD3低表达组年龄<30岁患者比例(9.20%)高于CD3高表达组(0%),>65岁患者比例(33.33%)低于高表达组(57.47%)。CD3低表达组高分化癌(3.45%)及中分化癌(60.92%)比例低于CD3高表达组(分别为9.20%和74.71%),而低分化癌(27.59%)及复发/转移癌(8.05%)比例高于CD3高表达组(分别为9.20%和6.90%)。pTNM分期越高预后越差,CD3免疫组织化学评分越低(P<0.05)。CD3低表达组患者组织样本中PD-1(P<0.001)、PD-L1(P<0.001)及FOXP3(P<0.01)水平低于CD3高表达组,而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和CA199)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CD3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可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肿瘤组织,并反映患者的肿瘤相关免疫状态与预后。
张畅胡阿锦龚苗子王跃王淑芳张雨王云帆缪琦张晋夏
关键词:预后结直肠肿瘤肿瘤免疫
肾盂伴脊索样特征的尿路上皮癌1例被引量:1
2019年
患者男性,78岁。因发现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1周入院。泌尿系统增强CT示:左侧肾盂内可见软组织团块影,形态欠规则,大小30 mm×50 mm,增强扫描逐渐轻度强化,肾盏扩张积水,考虑肾盂癌。遂行腹腔镜下左肾、输尿管完整切除及膀胱袖状切除。
龚苗子王淑芳王云帆
关键词:肾盂肿瘤尿路上皮癌病例报道
膀胱透明细胞癌与肾源性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2019年
目的观察膀胱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carcinoma,CCA)与肾源性腺瘤(nephrogenic adenoma,NA)临床病理学特点的异同,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例膀胱CCA及5例NA,进行临床、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膀胱CCA以乳头状结构多见,伴管囊状或管状结构,且乳头分支多而复杂,肿瘤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呈透明状或嗜酸性,核形状不规则,呈多形性,核仁明显,核分裂易见。Ki-67增殖指数约40%,部分p53阳性。NA多数病灶体积较小,局限于黏膜;以中肾样小管或管囊状结构更多见,乳头状结构多数只出现在黏膜表面,乳头分支少,衬覆单层细胞,胞质较少,嗜酸性胞质更常见,透明细胞少,细胞核温和,核分裂罕见,无核仁或仅偶见小核仁。Ki-67增殖指数<5%,p53阴性。结论膀胱CCA和NA在发病部位、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等方面有很多交叉和重叠,组织病理学特点是鉴别膀胱CCA和NA的最可靠标准,是否伴有更复杂的组织结构包括实性结构、明显的核异型及较活跃的核分裂、伴有坏死或肌层浸润是两者鉴别的重要依据,当两者鉴别困难时,免疫组化标记Ki-67增殖指数及p53可作为辅助参考。
王云帆王跃缪琦张雨龚苗子
关键词:膀胱肿瘤透明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
膀胱前列腺切除术中偶发前列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前列腺标本规范化取材的意义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标本中偶发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临床病理特点及术后前列腺标本规范化取材对其检出率的影响。方法收集73例行膀胱前列腺切除术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偶发前列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比前列腺标本全部取材与部分取材间前列腺癌的检出率。结果 73例患者中,26例(35.6%)术后病理诊断合并前列腺癌,多数为前列腺腺泡腺癌(84.6%);Gleason评分≤6分(预后分组1组)16例(72.7%),Gleason评分3+4=7分(预后分组2组)4例(18.2%),Gleason评分4+3=7分(预后分组3组)2例(9.1%);20例(90.9%)局限于前列腺内(分期在p T2以内),2例(9.1%)累及前列腺外有/无精囊腺侵犯(即p T3);1例前列腺切缘阳性(4.5%)。前列腺标本规范化全部取材组的检出率高于部分取材组(21/45 vs.5/28 and46.7%vs.17.8%,P<0.05)。结论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前列腺标本规范化取材有助于更多偶发前列腺癌被检出,因此推荐病理医师参考根治性前列腺癌标本处理原则,仔细并全面地对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前列腺标本进行规范化取材。
王云帆龚苗子王跃缪琦张晋夏
关键词:膀胱癌前列腺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