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建通

作品数:45 被引量:20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政治法律
  • 10篇经济管理
  • 7篇社会学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社会
  • 4篇戒毒
  • 4篇教学
  • 3篇刑罚
  • 3篇刑满释放
  • 3篇刑满释放人员
  • 3篇社会学
  • 3篇司法
  • 3篇戒毒人员
  • 3篇纠纷
  • 3篇劳教
  • 3篇回归社会
  • 3篇监狱
  • 3篇教学模式
  • 3篇服刑
  • 3篇服刑人员
  • 2篇刑罚执行
  • 2篇刑释人员
  • 2篇养老
  • 2篇院校

机构

  • 33篇中央司法警官...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河北金融学院
  • 1篇河北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作者

  • 36篇任建通
  • 17篇冯景
  • 6篇江华锋
  • 3篇郭星华
  • 2篇马建军
  • 2篇马国富
  • 2篇王子贤
  • 2篇刘太行
  • 1篇孙江辉
  • 1篇姜祖桢
  • 1篇宋洁
  • 1篇张利
  • 1篇董琦
  • 1篇黄善双
  • 1篇史景轩
  • 1篇高伟
  • 1篇李晓娥
  • 1篇赵晓明
  • 1篇张凯
  • 1篇方杰

传媒

  • 6篇中国监狱学刊
  • 5篇经济研究导刊
  • 3篇河北大学学报...
  • 3篇甘肃农业
  • 2篇安徽警官职业...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理论导刊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法制与经济
  • 1篇西北人口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郧阳师范高等...
  • 1篇社会科学论坛
  • 1篇国家行政学院...
  • 1篇河北大学成人...
  • 1篇江苏行政学院...
  • 1篇社会工作
  • 1篇教育文化论坛
  • 1篇上海教育评估...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7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监狱司法公信力式微的社会学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视角,对监狱执法者的刑罚执行行为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发现,监狱执法者处于权力、法律、关系、利益等多重场域的冲突和碰撞中,这种场域的冲突导致了监狱执法者遵守"隐规则"的惯习生成,其实践逻辑背离了法治的要求,损害了法律权威,导致了司法公信力的式微。因此建议,政府应该对制度进行顶层设计,建立制度化的信用和信任机制,如建立减刑、假释审理程序公开制度,完善符合监狱工作特点的狱务公开工作机制。政府还应该对监狱执法者的各种不同场域进行建设,例如在建设"权力场域"方面,应调整目前刑罚执行领域行政体制的权力运作方式,在"关系场域"的建设上应该利用舆论压力的影响,对刑罚执行制度进行公开等举措来重塑司法公信力。
任建通江华锋
关键词:场域理论司法公信力刑罚执行
警察院校研究生专业认同、择业焦虑及择业效能感相关研究——基于中央司法警官学院185名硕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被引量:1
2023年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研究生就业压力逐渐凸显,往往面临较大的择业焦虑。研究表明,专业认同及择业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体选择职业的方向、职业决策过程和职业决策结果。因此,提升研究生的专业认同感和择业效能感、缓解择业焦虑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一环。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185名硕士研究生的问卷收集为数据,采用SPSS26.0进行描述性分析、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PROCESS中介分析,探讨警察院校研究生专业认同、择业焦虑及择业效能感的现状与影响因素以及三者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提升警察院校研究生专业认同、择业效能感,降低择业焦虑,推动做好新时代司法警官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任建通李大鹏
关键词:择业焦虑择业效能感
河北省先进生育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思考被引量:2
2007年
生育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它影响所及的范围内发挥诸多方面的作用,诸如影响和制约个人生育观的作用,酿就社会生育模式的导向作用。河北省的计划生育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以人为本,以家庭为切入点,重建设、重创新、重实效,从大人口文化出发,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强化新型生育文化在稳定低生育水平中的独特作用和工作理念,较好地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与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谐调互动。
江华锋任建通孙江辉
警察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及应对策略
2013年
针对当前警察大学生的思想活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新时期警察院校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对党组织的认识程度,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了解,以及影响学生入党动机的外在因素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思考了大学生入党动机等方面的问题,综合探讨了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途径与方法,指出只有端正入党动机,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才能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使党的事业更加兴旺。
任建通洪帅庞铮刘雨坤付杰
关键词:入党动机功利化党员素质
中国西部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实证研究初探
2007年
分析了西部各省区与其他经济区域相比较所具有的特点;建立了西部各省区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因子分析对西部12个省区的综合竞争力进行统计评价,针对了西部各个省区的特点分别探讨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思路与对策。
杨永军江华锋任建通
社区服刑人员生活适应状况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以对河北省某市166名社区服刑人员调查数据为依据,从居住情况、经济收入和人际交往三个方面描述了社区服刑人员的生活适应状况。同时,用六个变量分别与该三个方面做交叉表并进行卡方检验,发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有无服刑经历和户籍对社区服刑人的生活适应有影响,性别与年龄没有影响社区服刑人员的生活适应。
李晓娥张利任建通
关键词:社区服刑人员
论罗马法中的人格剥夺
2013年
刑罚制度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作为对犯罪这种反社会行为的"否定之否定",刑罚制度中无疑会具有更多的强制性因素;一旦这些强制性因素被滥用,刑罚就具有滑向野蛮的巨大危险。而刑罚最野蛮的表现,莫过于否定"人之为人"的资格,在法律上将人由主体降格为客体。这种"人格剥夺刑"在人类历史之处曾经普遍存在。回顾罗马法中的人格剥夺制度,为系统研究"人格剥夺刑"的发展、演变及消亡可奠定必备的基础。
刘书正苗永方杰任建通
关键词:罗马法人格剥夺刑罚
纠纷解决与基层社会治理——以“枫桥经验”为例被引量:21
2016年
该文以社会治理为视角,在分析"枫桥经验"社会治理特征的基础上,试图借鉴其精华对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有所启示。在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矛盾纠纷日益凸显,如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和促进社会和谐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枫桥经验"作为化解我国基层社会矛盾纠纷的经典样板,在整体联动性、和谐性、多元社会规范并举、主体多元性等方面具有现代社会治理的特征。因此,应借鉴"枫桥经验"之精华,构建动态监测型机制,以人为本、和谐至上,多元化社会规范和多方协同、平等参与的社会治理机制,以期来推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
任建通冯景
关键词:社会管理社会治理
服刑人员权利意识变迁的社会学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以主位视角代替规则分析,从服刑人员的主体出发对服刑人员的权利意识问题的探讨表明,在总体性社会结构作用下,传统监狱与服刑人员之间是一种权威的服从关系,权利的实现是由监狱单方面自由决定的,被作为一种特别的"恩惠"式奖赏和关照。伴随着社会转型,社会的个体化特征凸显,瓦解了以往总体性要求的价值体系,导致了个体寻求自身存在的意义乃至道德理想,服刑人员开始主张自己的权利,权利意识实现了从"恩惠"到"支配"转变。这种转变的实现以及权利保护问题的提出,一方面需要个体对自身的固有权利具有强烈的支配意识,另一方面则要求其他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对他人的这种权利支配意识给予充分的尊重和承认,这一点同时也是对自身权利支配意识的承认和尊重。此外,主张权利的自由,不能与过度维权相混淆,司法机关还要谨防服刑人员在维护自身正当权利的过程中从"维权"到"谋利"的质变。
任建通
关键词:服刑人员权利意识
警察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实践教学状况为例被引量:4
2010年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教学的必要环节。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为例,通过对现阶段司法警察院校实践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了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任建通冯景姜祖桢宋洁马建军张凯
关键词:实践教学警察院校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