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丹 作品数:4 被引量:39 H指数:3 供职机构: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加热酸化-Fenton氧化处理乳化液废水 被引量:16 2013年 采用加热酸化-Fenton氧化处理乳化液废水,在加酸量为1.0 mL 98%H2SO4/100 mL乳化液、加热温度95℃、加热时间1 h条件下,初始COD>20万mg/L,浊度>8 000 NTU的乳化液COD降低到46 592 mg/L,浊度降低到20 NTU,加热和酸化的联合过程达到了良好的破乳效果;破乳后的出水在ρ(Fe2+)/ρ(H2O2)=1∶30、ρ(H2O2)/ρ(COD)=1.4、pH=4的条件下进行Fenton氧化,处理后的出水COD可降到18 600 mg/L,去除率达61.4%,其B/C可由破乳后的0.11提高到0.43,废水的可生化性大大提高,为后续处理创造了可能。 蒲维肖 刘丹丹 王志强 陈文清关键词:乳化液 酸化 破乳 FENTON氧化 反硝化聚磷菌脱氮除磷机理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目前水体中氮磷含量较高的问题逐渐严重,利用反硝化聚磷菌来进行脱氮除磷的反硝化除磷工艺为生物脱氮除磷提供了新的方向。本研究以反硝化聚磷机理为基础,采用动态的SBR反应器进行菌种的富集培养,驯化富集反硝化聚磷菌,同时跟踪富集过程中污染物的去除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富集成功后SBR系统内除磷率达到80%以上,总氮及COD的去除率达到90%左右,系统稳定且脱氮除磷效果较好。通过吸磷实验、反硝化脱氮产气实验从富集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出来4株反硝化聚磷菌。 刘丹丹 李慧 陈文清关键词:反硝化聚磷菌 脱氮除磷 黑荆树提取物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抑制效应 被引量:4 2014年 通过检测不同质量浓度黑荆树提取物处理下,不同处理时间段藻细胞浓度与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结合细胞膜通透性检测及细胞微观结构,探究黑荆树提取物对藻细胞的抑制机理.研究发现,高浓度的黑荆树提取物降低了铜绿微囊藻细胞浓度和叶绿素a含量,增加了藻细胞膜通透性,藻细胞超微结构呈现明显损伤.黑荆树提取物作用于铜绿微囊藻细胞壁及细胞膜等微观结构,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物质流失;在生理指标上表现为藻细胞生物量及叶绿素a含量的降低. 罗凯 刘丹丹 周丽蓉 陈文清关键词:微生物学 铜绿微囊藻 化感作用 反硝化聚磷菌的筛选及脱氮除磷特性 被引量:16 2016年 为进一步研究反硝化聚磷菌的机理和性能,对经过SBR反应器富集驯化后的污泥进行实验研究。采用吸磷实验、硝酸盐还原产气实验、革兰氏染色及异染颗粒染色等方法,筛选得到N10、N17和N20 3株菌株;经过16S r DNA的测序鉴定,建立系统发育树,确定3株菌株均为气单胞菌属。绘制3株菌株的生长曲线,并进行厌氧/缺氧和厌氧/好氧静态实验,发现N10和N17菌株在两组实验中均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O2和硝酸盐均可作为电子受体;N20菌株仅在厌氧/缺氧实验中表现出脱氮除磷效果,仅可利用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 李慧 刘丹丹 陈文清关键词:反硝化聚磷菌 脱氮除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