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小健

作品数:27 被引量:98H指数:7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9篇动脉
  • 9篇血管
  • 8篇颅内
  • 7篇动脉瘤
  • 7篇栓塞
  • 6篇颅内动脉
  • 5篇血管内治疗
  • 5篇颅内动脉瘤
  • 5篇膜下
  • 5篇海绵窦
  • 4篇动脉海绵窦瘘
  • 4篇手术
  • 4篇栓塞治疗
  • 4篇蛛网膜
  • 4篇网膜
  • 4篇脑膜
  • 4篇海绵窦瘘
  • 4篇出血
  • 3篇动静脉
  • 3篇动静脉瘘

机构

  • 20篇南通大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北京医院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通医学院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天津市环湖医...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北京市海淀医...
  • 1篇通州区人民医...

作者

  • 27篇卢小健
  • 10篇陈建
  • 7篇黄庆锋
  • 6篇苏星
  • 6篇凌锋
  • 5篇支兴龙
  • 5篇张鸿祺
  • 5篇倪兰春
  • 4篇严耀华
  • 4篇顾志恺
  • 4篇李萌
  • 4篇施炜
  • 3篇沈剑虹
  • 3篇张鹏
  • 3篇周非
  • 3篇徐希德
  • 2篇李剑
  • 2篇施金龙
  • 1篇王玉林
  • 1篇仲悦萍

传媒

  • 4篇中华神经外科...
  • 4篇中国脑血管病...
  • 3篇交通医学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南通医学院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中华医学会神...
  • 1篇江苏省第十八...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动脉途径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单中心32例病例报告
目的:血管内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direct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s,DCCFs)的介入材料较多,本文介绍我科应用可脱球囊、弹簧圈及覆膜支架经动脉途径治疗DCCF的经验.方法:自2006年6...
卢小健
可脱性球囊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27例
2008年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血管内治疗的技术。方法:对27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股动脉插管,先做全脑血管造影,明确瘘口大小及位置,后置入8F导引管,经引管行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结果:27例共进行28次栓塞治疗,其中24例保持了患侧颈内动脉的通畅,3例闭塞了患侧颈内动脉,1例1周后术前症状重新出现,再次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痊愈。24例术后眼部症状及颅内杂音完全消失,3例术后颅内杂音减弱,眼部症状有所缓解,无术后死亡和症状加重病例,随访1个月~2年,未见复发。结论:经股动脉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比较理想、行之有效的方法。
倪兰春陈建卢小健桑冬平
关键词: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栓塞治疗可脱性球囊
面静脉途径介入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经面静脉途径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fistula AVF)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面静脉途径(逆行导管插入颈内静脉—面静脉—角静脉—眼上静脉—海绵窦)治疗10例海绵窦
黄庆锋倪兰春卢小健陈建高宜录白如林
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高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对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高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发病机制进行分析,预测出血因素,避免漏诊,指导治疗。方法对5例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高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5例瘘口均位于枕大孔区~颈2节段,由椎动脉脊膜支供血.通过髓周静脉引流。所有5例引流静脉均向颅内引流,有不同程度扩张,3例伴有静脉瘤样改变。手术后复合瘘口均消火,4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高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向颅内引流并伴有引流静脉扩张易出血,颅内压增高可能是诱发出血的因素。血管造影应全面,避免小部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造影假阴性。手术夹闭瘘口并切断近端引流静脉是可靠的治疗方法。
卢小健李萌张鸿祺支兴龙张鹏凌锋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颈髓硬脊膜动静脉瘘
栓塞体积比在评价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疗效中的作用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探讨栓塞体积比(VER)在评价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对在国内7家医院应用GDC栓塞、治疗期≥3年、直径〉2 mm的囊状动脉瘤患者,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共434例(446个动脉瘤)。根据填入动脉瘤内的弹簧圈体积与动脉瘤体积,计算动脉瘤VER。分析VER值与动脉瘤大小、瘤颈、栓塞结果、复发及再出血的关系。结果①小动脉瘤(〈5 mm)、中型动脉瘤(5-10 mm)、大动脉瘤(11-25 mm)、巨大动脉瘤(〉25 mm)的VER分别为(29±7)%、(24±7)%、(18±9)%和(8±7)%,不同大小动脉瘤患者之间的VE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70,P〈0.01);动脉瘤大小与VER值呈负相关(r=-0.50,P〈0.01)。窄、宽颈动脉瘤的VER值分别为(24±8)%、(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446个动脉瘤的VER为(24±8)%。动脉瘤完全栓塞、颈残留、体部残留患者的VER分别为(28±7)%、(23±7)%及(13±5)%,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0.71,P〈0.01),且栓塞程度与VER值呈正相关(r=0.57,P〈0.01)。③术后临床随访〉3年,15个动脉瘤再出血,再出血者动脉瘤VER值为(16±9)%,无再出血者为(24±8)%,P〈0.01。④对357个动脉瘤进行DSA随访,中位随访期为16个月;动脉瘤保持稳定298个(83.5%),VER为(25±8)%,复发59个(16.5%),VER为(20±7)%,P〈0.01。⑤VER是动脉瘤术后再出血和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OR:0.00,95%CI:0.00-0.08;OR:0.001,95%CI:0.00-0.03)。结论VER是评价动脉瘤栓塞程度的客观指标,对于栓塞术后动脉瘤的复发和再出血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卢小健张鸿祺支兴龙凌锋焦德让赵正伟王大明段传志白如林宋冬雷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随访研究
神经内镜下椎管内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摘要)
:探讨完全神经内镜下椎管内肿瘤的微创手术价值,不同节段、不同类型、不同肿瘤性质的手术方法和手术技巧;以及术中不同角度内镜操作注意事项.方法:德国产Storz硬质神经内镜,镜身工作长度18cm,直径6mm,0度或和30度;...
陈建施炜倪兰春徐希德严耀华卢小健苏星施金龙李剑
性激素受体在人脑膜瘤中的表达
2002年
目的 :了解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雄激素受体 (AR)在脑膜瘤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在脑膜瘤中 3种受体表达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链霉菌抗生素蛋白 -过氧化酶 (SP)免疫组化法对 4 5例脑膜瘤石蜡切片进行 ER、PR和 AR的检测。采用χ2 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对 3种性激素受体间的相关关系 ,以及 3种受体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表达的差异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脑膜瘤中存在性激素受体的表达。AR阳性率为 5 3.33% (2 4 / 4 5 ) ,ER为 2 4 .4 4 % (11/ 4 5 ) ,PR为 6 2 .2 2 % (2 8/ 4 5 )。 (2 ) AR与 PR间存在相关性 (r=0 .316 5 ,P<0 .0 5 ) ,AR与 ER、ER与 PR间无相关性 (P>0 .0 5 )。(3) 3种性激素受体在男女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结论 :(1) AR、PR在脑膜瘤中有较高的表达率 ,而 ER的表达率较低。 (2 ) AR、PR间存在相关性 ,PR的表达可能受雄激素系统调节。
卢小健刘道坤
关键词:脑膜瘤雄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
3D-DSA与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及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3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3D-DSA和3D-CTA影像及手术资料。以手术结果(开颅或介入手术)作为标准来评价3D-DSA和3D-CTA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38例患者术前均行3D-DSA和3D-CTA检查,共发现41个动脉瘤,35例为单发动脉瘤,3例为2个动脉瘤。其中,动脉瘤长径≤3.0mm共5个。3D-DSA检出了全部的41个动脉瘤,与手术结果一致,3D-CTA检出了39个动脉瘤,3D-DSA与3D-CTA对动脉瘤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vs.95.2%)(P>0.05)。5个长径≤3.0mm微小动脉瘤中,3D-DSA检出全部,3D-CTA检出3个。结论 3D-CTA可作为筛选颅内动脉瘤的常规方法,但对于长径≤3.0mm的微小动脉瘤仍有部分漏诊。
宋泽张小兵任洪清陈建均孟云丽茅益东卢小健陈建
关键词: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疾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在治疗颅内动脉疾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适应证。方法使用覆膜支架行病变隔绝术治疗20例患者。根据靶血管的直径和病变的长度,选择覆膜支架的直径和长度。共治疗椎动脉颅内段动脉瘤5例、颅底以上颈内动脉动脉瘤7例,经蝶手术致颈内动脉破损1例,外伤性颈内动脉动脉瘤3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3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狭窄伴自发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共使用覆膜支架21枚,裸支架与覆膜支架联合使用3例。结果一次性成功放置支架17例,病变即刻消失14例,术后复查消失3例,操作失败3例。短暂性轻偏瘫1例。结论合理使用覆膜支架是治疗部分颅内动脉病变的良好手段,但覆膜支架的应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张鸿祺支兴龙张鹏李萌吉训明缪中荣王亚冰卢小健史怀璋祁大勇柳江肖泉秦晓红宋庆斌王玉林张虹凌锋
关键词:颅内动脉疾病血管内治疗覆膜支架
脑膜中动脉栓塞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目的:探讨脑膜中动脉(MMA)栓塞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对于2020年以来采用MMA栓塞治疗的6例CSDH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CSDH患者中男性例,女性2例;有头部外伤史3例;单侧...
卢小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