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婧

作品数:75 被引量:252H指数:8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老年
  • 15篇睡眠
  • 14篇动脉
  • 14篇综合征
  • 13篇血管
  • 13篇睡眠呼吸
  • 13篇睡眠呼吸暂停
  • 10篇衰竭
  • 10篇通气
  • 9篇低通气
  • 9篇低通气综合征
  • 9篇心血管
  • 9篇睡眠呼吸暂停...
  • 9篇睡眠呼吸暂停...
  • 9篇呼吸暂停低通...
  • 9篇疾病
  • 9篇病患
  • 7篇肾功能
  • 7篇老年人
  • 6篇肾病

机构

  • 59篇空军总医院
  • 15篇第四军医大学...
  • 8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解放军第30...
  • 2篇武警辽宁总队...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皖西卫生职业...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长春市二道区...
  • 1篇皖北煤电集团...

作者

  • 75篇张婧
  • 35篇侯晓平
  • 29篇缪京莉
  • 22篇王建昌
  • 16篇尹巧香
  • 16篇王玉军
  • 16篇靳英
  • 11篇马艳敏
  • 10篇陈艳芳
  • 9篇周云飞
  • 7篇张秋会
  • 6篇陈花
  • 6篇陈大伟
  • 6篇张丹丹
  • 6篇尹文
  • 6篇安群星
  • 6篇胡兴斌
  • 5篇姜树强
  • 5篇苏日格
  • 5篇刘平

传媒

  • 10篇中国老年学杂...
  • 10篇中国临床保健...
  • 4篇实用老年医学
  • 4篇中华保健医学...
  • 3篇中国输血杂志
  • 3篇临床输血与检...
  • 3篇武警后勤学院...
  • 2篇中华老年多器...
  • 2篇热带病与寄生...
  • 2篇医学与哲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第17届全军...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武警医学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安徽医药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9篇2014
  • 9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9篇2006
  • 1篇2005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尿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血尿酸(SUA)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AS)评估指标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者577人,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项生化指标,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结果①与正常UA组比较,高UA组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颈动脉内膜厚度均增高,年龄、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降低(P<0.001);②SUA与收缩压(SBP)、DBP、BMI、空腹血糖(FPG)、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B、肌酐、尿素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CRP)呈正相关,与载脂蛋白A、HDL呈负相关;以CIMT为因变量,CIMT的独立相关因素是年龄(β=0.01,P<0.05)、血UA(β=3.74,P=0.001);③与男性组相比,女性组除年龄、HDL、载脂蛋白A高于男性组,余均低于男性组(P<0.05)。结论在体检人群中,血UA与AS评估指标及其危险因素有明显的相关性,是AS早期危险因素预测因子之一,其与常见危险因素有叠加暴露相关性,从降低血UA水平入手预防AS可能是重要路径之一。
张艳迪陈大伟姜树强龙丽娟张婧靳英郭广晋王建昌
关键词:血尿酸动脉粥样硬化
初发急性左心衰竭诱因和病因分析
目的:相对于年轻患者而言,老年人急性心力衰竭更为常见,有其明显的发病诱因和病因的不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老年人本身的诱因和病因也在不断地变化,了解这种变化对预防和治疗急性左心衰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王建昌刘平靳英张婧苏日格陈力达
比剂肾病风险评估对冠脉介入诊疗术后肾功能改变的预测价值
研究背景 对比剂肾病(CIN)增加冠心病患者介入诊疗术后死亡风险.预先风险评估有助于做好防范.本研究采用Mehran等报告的冠脉介入术后预测CIN风险积分评分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及老年前期冠脉介入诊疗患者临床资料,采集危...
侯晓平缪京莉王玉军尹巧香张婧张丹丹
调控宿主细胞自噬对弓形虫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影响
目的:检测弓形虫感染诱导宿主细胞自噬的程度,研究细胞自噬在弓形虫增殖复制中的作用。  方法:对使用自噬抑制剂、诱导剂作用后不同时间点的弓形虫感染复制动力学检测以及形态检测,判断自噬在弓形虫增殖复制过程中的作用。昆明小鼠(...
张婧
关键词:弓形虫感染宿主细胞
文献传递
血管黏附蛋白-1、核因子-κB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血管中血管黏附蛋白-1(VAP-1)、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及其与AS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例AS血管标本和1例正常血管标本中VAP-1、NF-κB的表达水平,分析VAP-1、NF-κB在二者表达中的相关性,并探讨其病理意义。结果VAP-1、NF-κB在AS血管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18.16±10.91)/HP和(27.12±9.56)/HP;NF-κB在正常血管仅有少量表达或呈未活化的状态,为(8.80±4.44)/HP,VAP-1在正常血管仅外膜轻度着色。VAP-1、NF-κB的表达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558,P=0.004)。结论VAP-1、NF-κB的表达与AS发生发展密切相关,VAP-1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移行的平滑肌细胞中有大量表达。
陈花王建昌孟如松唐雅望梁东明张婧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核因子-ΚB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
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与阿糖胞苷治疗80岁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获完全缓解1例并文献复习
2012年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是一种血液系统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老年白血病的不良生物学特征使其化疗完全缓解率低,生存期短、病死率高、预后差[1]。1资料患者男,80岁,发现血小板减少28年。
张晓艳侯晓平缪京莉周云飞张婧张丹丹高彩虹
关键词: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高龄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SDHVD)合并冠心病(CH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选择SDHVD+CHD患者53例为观察组,CHD患者54例为对照组。比较组间年龄、冠脉血管病变、心功能、心律失常、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IB)。结果两组年龄、TC、LDL-C、FIB心功能、心律失常在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SDHVD+CHD组的患者年龄偏大,TC、LDL-C、FIB明显增高,冠脉病变总支数、钙化或弥漫性病变明显增多,易导致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缪京莉侯晓平尹巧香张婧
关键词:心脏瓣膜疾病冠状动脉疾病冠状血管造影术老年人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合理性用药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SAP)的规范化方案。方法选择SAP患者76例,随机分为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组(阿司匹林组)25例,中医辨证用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标准治疗组)17例,中医不辨证用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习惯治疗组)34例,疗程3个月,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PAG)、P选择素(CD62P)、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GPⅡb/Ⅲa)、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标准治疗组PAG、CD62P、GPⅡb/Ⅲa、血流变、中医证候总积分明显下降(P<0.05),其GPⅡb/Ⅲa、中医证候总积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阿司匹林组及习惯治疗组(P<0.05),PAG、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下降幅度显著高于习惯治疗组。虽然阿司匹林组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及习惯治疗组血浆黏度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但2组患者治疗后PAG、CD62P、GPⅡb/Ⅲa以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前无显著变化。三组患者心绞痛总积分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应用阿司匹林基础上辨证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可有效改善SAP患者中医症状,且有明显的抗血小板活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改善血液流变的作用。
闫晓霞王建昌刘丽芳李忠东马建伟魏璇盖亚男张伟江靳英张婧朱贤关
关键词: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血小板聚集率P选择素血液流变学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紊乱与心律失常的关系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紊乱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306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根据动态血压检查结果,分为勺型组100例,非勺型组126例,反勺型组80例,选择健康者52例为对照组。全部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各组与对照组发生总心律失常、并存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例数和心率变异性。结果总心律失常例数在非勺型组>勺型组(P<0.01),反勺型组>勺型组(P<0.05),高血压各组>对照组(P<0.01)。并存心律失常例数在非勺型组、反勺型组均>勺型组(P<0.01),高血压各组>对照组(P<0.01)。短阵房速例数在反勺型组>勺型组(P<0.01)、反勺型组>非勺型组(P<0.05);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例数在反勺型组>勺型组(P<0.05)。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例数在反勺型组和非勺型组均>勺型组(P<0.05)。SDANN、r MSSD、PNN50在反勺型组<对照组(P<0.05、P<0.01);<勺型组(P<0.05、P<0.01));r MSSD在反勺型组<非勺型组(P<0.05);PNN50在非勺型组<对照组(P<0.05)、<勺型组(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可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反勺型或非勺型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心律失常,以房性心律失常更多,并可使心率变异性下降。
缪京莉侯晓平周云飞尹巧香张婧
关键词:高血压昼夜节律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ADPH氧化酶活性及表达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cells)NADPH氧化酶(NADPH oxidase)活性及表达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测定入选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分为IMT正常组(n=28)及IMT增高组(n=32),记录年龄、血压、血糖及血脂各参数,以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蛋白羰基化水平比较两组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状态,并用RT-PCR检测NADPH氧化酶核心酶NOX2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其活性。结果颈动脉硬化组血清丙二醛增高(P<0.05),蛋白羰基化水平高(P<0.05),NOX2亚单位表达高(P<0.05)。结论单个核细胞NADPH氧化酶活性与动脉硬化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氧化应激促进动脉硬化(atherosclerosis,AS)。
张婧王建昌黄秀清黎健陈花
关键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NADPH氧化酶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