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佑祥

作品数:197 被引量:981H指数:1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6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3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7篇动脉瘤
  • 84篇血管
  • 74篇颅内
  • 69篇栓塞
  • 60篇动脉
  • 51篇颅内动脉
  • 51篇颅内动脉瘤
  • 38篇静脉
  • 37篇血管内治疗
  • 33篇动静脉
  • 28篇弹簧圈
  • 28篇介入
  • 28篇颈动脉
  • 27篇栓塞治疗
  • 26篇畸形
  • 26篇出血
  • 25篇动静脉畸形
  • 25篇静脉畸形
  • 21篇海绵窦
  • 19篇造影

机构

  • 98篇首都医科大学...
  • 51篇北京市神经外...
  • 27篇首都医科大学
  • 26篇北京市神经外...
  • 5篇南通大学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徐州医学院
  • 2篇北京世纪坛医...
  • 2篇山东省立医院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石河子大学
  • 2篇北京市房山区...
  • 2篇无锡市第二人...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吉林大学口腔...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196篇李佑祥
  • 119篇吴中学
  • 77篇姜除寒
  • 47篇杨新健
  • 47篇张友平
  • 44篇刘爱华
  • 37篇姜鹏
  • 35篇王忠诚
  • 31篇吕明
  • 24篇张静波
  • 21篇贺红卫
  • 17篇江裕华
  • 16篇尹可
  • 15篇吕宪利
  • 13篇张静波
  • 12篇纪文军
  • 12篇康慧斌
  • 10篇杨新建
  • 8篇穆士卿
  • 8篇孙树清

传媒

  • 69篇中华神经外科...
  • 9篇中国卒中杂志
  • 8篇中华医学杂志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中国微侵袭神...
  • 4篇山东医药
  • 4篇中国临床神经...
  • 4篇中国脑血管病...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南通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临床神经外科...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11篇2020
  • 9篇2019
  • 10篇2018
  • 2篇2017
  • 11篇2016
  • 15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12篇2011
  • 8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14篇2006
  • 15篇2005
1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对慢性脑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被引量:6
1999年
目的观察免疫抑制药物对慢性脑血管痉挛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本单位以往建立的犬“二次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观察硫唑嘌呤对慢性脑血管痉挛的预防作用。结果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第7天,硫唑嘌呤组的基底动脉口径为(87.1±25.9)%,管壁MDA含量为0.03±0.01nmol/mg;而安慰剂组的血管口径为(52.7±17.1)%,MDA含量为0.107±0.05nmol/mg。组织学检查发现硫唑嘌呤组的血管壁结构破坏明显较安慰剂组轻。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血管痉挛主要是免疫系统参与的炎症反应的结果,抗炎抗免疫疗法能有效预防慢性脑血管痉挛。
刘佰运王忠诚吴建中苏敏成李佑祥孙异临曲宝清
关键词:脑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硫唑嘌呤
高场强和超高场强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颅内动脉瘤研究中的进展被引量:5
2017年
颅内动脉瘤具有发病率高、破裂率低、破裂出血后残死率高的特点。因此,对颅内动脉瘤的破裂风险进行个体化评估,已经成为动脉瘤研究最重要的课题。
刘新科张紫豪李佑祥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高场强血管壁磁共振破裂出血发病率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治疗前交通动脉瘤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前交通动脉瘤的技术特点。方法: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前交通动脉瘤6例,3个动脉瘤采用1枚弹簧圈,3个动脉瘤采用2枚弹簧圈。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最小3mm×6cm,最大12mm×30cm。结果:交通动脉瘤6例均成功栓塞。结论: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是一项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孙树清吴中学张友平李佑祥姜除寒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血管内栓塞
脑动静脉畸形发病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脑动静脉畸形(bAVM)是复杂的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是胚胎时期在各种内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基因、细胞因子和蛋白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血管发育异常的结果。但是,导致bAVM发生发展的具体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了解其发病的机制对于预防bAVM的发生发展、开发靶向药物和指导临床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包括基因、细胞因子、蛋白和信号通路等多个方面重点对bAVM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金恒伟孟祥雨李佑祥
关键词:血管发育异常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静脉畸形临床干预生物学机制
破裂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4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破裂小脑后下动脉瘤(PICA)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破裂PIC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开颅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动脉瘤22例,血管内介入治疗23例,保守治疗3例。分析比较患者的临床表现、动脉瘤特点、治疗方式、治愈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开颅手术组患者的动脉瘤均完全夹闭(100%),随访无复发;术后6例患者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介入治疗组患者中动脉瘤完全闭塞者17例(73.9%),不完全闭塞者5例,栓塞治疗失败1例;5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随访3例复发。保守治疗患者随访时,1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无变化。开颅手术组的动脉瘤完全闭塞率明显高于介入治疗组(χ^2=6.622,P=0.022);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破裂PICA临床少见,开颅手术夹闭和介入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两种治疗方式均能获得较好的疗效,而开颅手术夹闭具有更高的治愈率。
陈鑫贺红卫张东张岩李佑祥赵元立曹勇王硕
关键词:介入治疗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影像诊断与血管内治疗被引量:22
2005年
目的总结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和血管内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 18例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磁共振成像和血管造影影像学特点和血管内治疗经过。结果影像特点为 MR内膜瓣与壁间血肿,DSA珠线征、双腔征等。12例支架治疗中4例单纯支架后造影复查不显影, 8例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7例造影复查不显影;6例载瘤动脉闭塞4例造影复查不显影,全部病人临床随访症状消失。15例DSA复查随访,夹层动脉瘤不显影,无复发。结论 DSA及MR检查对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诊断价值;血管内治疗如支架技术(单纯置入或联合弹簧圈栓塞)以及载瘤动脉闭塞是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安全、有效的选择。
刘爱华吴中学李佑祥姜除寒杨新健张友平张静波姜鹏王忠诚
关键词:椎动脉夹层动脉瘤
可回收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前交通宽颈动脉瘤的初步经验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总结新型可回收的自膨式支架(LEO)在辅助栓塞治疗前交通宽颈动脉瘤的性能和初步应用体会。方法应用LEO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治疗前交通宽颈动脉瘤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19岁~78岁,平均年龄(58±6)岁。LEO支架6例采用半释放技术;2例采用先填微弹簧圈,待弹簧圈栓塞完全,再在动脉瘤开口覆盖LEO支架;2例采用先释放LEO支架,微导管再行穿过支架网眼,填塞微弹簧圈,将动脉瘤栓塞。在释放支架过程中,支架可自如进出其外套管(VASCO+),使之释放在动脉瘤颈最佳位置。结果9例应用LEO辅助的动脉瘤均被完全栓塞,1例部分填塞。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4h患者,急症栓塞后,支架内出现血栓并发症,经溶栓将支架内栓子溶解。结论可回收自膨式支架可稳妥释放在前交通宽颈动脉瘤开口的最佳位置,有效保护载瘤动脉。
张静波李佑祥吴中学张友平姜鹏吕明贺红卫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导丝电凝方法治疗微导管无法到位的穿支动脉血泡样动脉瘤5例报告被引量:8
2018年
血泡样动脉瘤(blood blister-like aneurysms,BBAs)是一种极其罕见的颅内血管性疾病,仅占所有颈内动脉动脉瘤的0.9%~6.5%,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1%,以及所有破裂动脉瘤的0.5%~2%。其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AH),发病平均年龄较囊状动脉瘤患者更低。
江裕华冯俊强赵阳张艳玲贺红卫李佑祥
关键词:颅内血管性疾病血泡样动脉瘤穿支动脉HEMORRHAGE微导管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ONYX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并发症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观察Onyx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6例采用Onyx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防治策略。结果共进行329次Onyx血管内栓塞,每例栓塞1—5次,平均1.68次。完全栓塞48例,平均栓塞72%。共发生并发症29例,其中出血性并发症16例,缺血性并发症13例。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5例,短暂神经功能障碍13例。随访3—26个月,轻度永久性神经神经功能障碍5例,重度永久性神经神经功能障碍3例,死亡3例。结论Onyx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并发症以路内出血和颅内血管栓塞导致的脑缺血为主,部分可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熟练掌握Onyx注射技术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高坤杨新建穆士卿吕明李佑祥吴中学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并发症
一种远程造影手术机器人系统
提供一种远程造影手术机器人系统,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第一区设置有:支撑设备;用于实现导丝导管远程递送的机器人,其上设置有参数监测器;内置有第一数据收发器的DSA造影机;设置有注射检测器的高压注射器;内置第二数据收发器的生...
李佑祥江裕华
文献传递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