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桑珍珍

作品数:32 被引量:174H指数:10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9篇脓毒
  • 17篇脓毒症
  • 8篇休克
  • 7篇肝损伤
  • 6篇预后
  • 6篇肾损
  • 6篇肾损伤
  • 5篇心肌
  • 5篇中毒
  • 5篇脓毒症大鼠
  • 5篇细胞生成素
  • 5篇急性肾损
  • 5篇急性肾损伤
  • 5篇红细胞生成
  • 5篇红细胞生成素
  • 4篇有机磷
  • 4篇脂肪乳
  • 4篇肾脏
  • 4篇疗效
  • 4篇盲肠结扎穿孔

机构

  • 22篇沧州市中心医...
  • 10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沧州中...

作者

  • 32篇桑珍珍
  • 18篇李勇
  • 12篇贾春梅
  • 12篇高杰
  • 9篇赵敏
  • 7篇贾冬
  • 7篇金帅
  • 6篇许云
  • 5篇盛英杰
  • 5篇孙健波
  • 5篇王淑娟
  • 4篇张鹏思
  • 4篇郭晋平
  • 3篇李刚
  • 3篇其其格
  • 3篇冯顺易
  • 3篇王伟
  • 1篇崔杰
  • 1篇闫寒
  • 1篇顾鹏毅

传媒

  • 10篇中国急救医学
  • 5篇中华急诊医学...
  • 3篇临床急诊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安徽医药
  • 2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脓毒症潜在的关键基因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识别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相关脓毒症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方法 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确定COVID-19和脓毒症的枢纽模块,并将两个模块交叉确定与COVID-19相关脓毒症的共同基因。采用R软件筛选出COVID-19和脓毒症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DEG),同时结合WGCNA和差异分析的结果,得到与COVID-19和脓毒症相关的候选基因,最后将两者取交集得到COVID-19相关脓毒症的关键基因。对与COVID-19相关脓毒症的共同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得到基因功能和参与的信号通路。结果 通过WGCNA获得了COVID-19相关枢纽模块和脓毒症相关枢纽模块。将两个模块交叉,共获得49个共同基因。结合WGCNA和差异分析的结果,得出与COVID-19和脓毒症相关的候选基因,通过将候选基因交叉,共筛选出11个关键基因(CCD82、CEACAM8、G6PD、HLA-DMB、HLA-DPA1、IL-1β、LTB4R、LTF、MME、S100A9、TGF-β1)。根据功能富集分析,共同基因主要在免疫和炎症相关通路中增强。结论 本研究通过构建WGCNA方法筛选出COVID-19相关脓毒症的11个关键基因,可能成为潜在的COVID-19相关脓毒症诊疗相关候选靶点。
桑珍珍杨栋梁饶欣贾立群郭杨刘媛媛高杰
关键词:关键基因脓毒症
氢化可的松联合维生素C和维生素B1治疗老年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氢化可的松联合维生素C和维生素B1注射液治疗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0例感染性休克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和研究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常规治疗+氢化可的松+维生素C+维生素B1注射液。在治疗前、治疗后24、72、96 h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S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对比血流动力学参数〔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氧合指数(OI)、28 d预后。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72、96 h血清TNF-α、HMGB-1、ESM-1、VEGF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24、72、96 h的血流动力学参数、OI明显改善(P<0.05),同时患者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及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治疗时间缩短(P<0.05),但28 d病死率未见降低。结论氢化可的松联合维生素C和维生素B1注射液可减轻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进而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关。
桑珍珍王淑娟王伟冯顺易王淑丽李勇
关键词:维生素C维生素B1感染性休克
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探讨急性胰腺炎相关脓毒症潜在的关键基因
2025年
目的旨在识别急性胰腺炎相关脓毒症的关键基因。方法2023年3―9月从GEO数据库下载基因数据集。采用WGCNA确定急性胰腺炎和脓毒症的枢纽模块,并将两个模块交叉以确定与急性胰腺炎相关脓毒症有关的共同基因。采用R软件筛选出急性胰腺炎和脓毒症的差异表达基因,同时结合WGCNA和差异分析的结果,得到与急性胰腺炎和脓毒症相关的候选基因,最后将两者取交集得到急性胰腺炎相关脓毒症的关键基因。利用GO和KEGG对急性胰腺炎和脓毒症的交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WGCNA分析得到6个急性胰腺炎相关枢纽模块和12个脓毒症相关枢纽模块,将其交叉后共获得161个共同基因。结合WGCNA和差异分析的结果,得出与急性胰腺炎和脓毒症相关的候选基因,通过将候选基因交叉,共筛选出11个关键基因(CRISP3、ENTPD7、ERLIN1、HK3、JAK2、KLRF1、MMP9、NEU1、PLP2、SH3GLB1、TP53I3)。根据功能富集分析,急性胰腺炎相关脓毒症的关键基因主要在免疫和炎症相关通路中增强。结论CRISP3、ENTPD7、ERLIN1、HK3、JAK2、KLRF1、MMP9、NEU1、PLP2、SH3GLB1、TP53I3可能是参与急性胰腺炎相关脓毒症的关键基因。
桑珍珍冯顺易李勇
关键词:脓毒症关键基因基因本体论
茶多酚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8年
目的 探讨茶多酚对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所致大鼠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的保护作用。 方法 1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大鼠),假CLP组(假手术组,40只大鼠),脓毒症组(CLP组,40只大鼠),茶多酚组(40只大鼠)。采用CLP复制脓毒症模型。茶多酚组在造模后即予茶多酚400 mg/(kg·d)灌胃。假手术组、CLP组和茶多酚组按腹壁缝合后2、12、24、48 h时点分成4个亚组(每组8只大鼠),分别在各时点随机处死8只大鼠,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分析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的水平;同时检测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的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组织核转录因子(NF-κB)蛋白表达;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 结果 与脓毒症组比较[Cr 12 h:(57.6±3.45)μmol/L,24 h:(79.4±5.79)μmol/L,48 h:(78.4±5.52)μmol/L;BUN 12 h:(11.82±3.83)mmol/L,24h:(23.09±3.75)mmol/L,48 h:(20.85±3.54)mmol/L],茶多酚组大鼠的肾功能[Cr 12 h:(52.8±3.92)μmol/L,24 h:(65.9±4.13)μmol/L,48 h:(60.8±5.97)μmol/L;BUN 12 h:(8.47±2.58)mmol/L,24 h:(15.20±3.69)mmol/L,48 h:(13.40±3.41)mmol/L]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脓毒症组比较[TNF-α 2 h:(25.70±3.67)pg/mL,12 h:(65.16±4.57)pg/mL,24 h:(78.95±7.83)pg/mL,48 h:(74.71±6.92)pg/mL;IL-10 2 h:(28.70±3.67)μg/L,12 h:(74.16±4.57)μg/L,24 h:(96.95±7.83)μg/L,48 h:(85.71±5.72)μg/L;iNOS 2 h:(46.58±4.72)U/L,12 h:(64.31±6.28)U/L,24 h:(59.05±7.54)U/L,48 h:(47.83±6.08)U/L;HMGB-1 12 h:(27.83±6.38)ng/mL,24 h:(64.31±8.28)ng/mL,48 h:(49.05±8.54)ng/mL],�
桑珍珍高杰冯顺易李勇
关键词:茶多酚脓毒症
氢化可的松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休克的疗效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观察氢化可的松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6例脓毒症休克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CLS)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A、观察组B。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A给予常规治疗+氢化可的松,观察组B给予常规治疗+氢化可的松+参附注射液。在治疗前、治疗后24、72、96 h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HMGB-1、ESM-1、VEGF的含量;对比血流动力学参数(EVLWI、MAP、CVP)、氧合指数(OI)、28 d预后。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和观察组B治疗72、96 h血清TNF-α、HMGB-1、ESM-1、VEGF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B低于观察组A(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和观察组B治疗24、72、96 h的血流动力学参数、OI明显改善,且观察组B改善情况好于观察组A(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B患者28 d病死率降低(P <0.05),而观察组A患者28 d病死率未见降低。结论氢化可的松联合参附注射液可改善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预后,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毛细血管渗漏有关。
桑珍珍高杰贾春梅李勇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脓毒症休克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罗格列酮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致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百草枯(PQ)中毒大鼠致急性肾损伤(AKI)的保护作用。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n=10):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1mL;模型组(n=40):腹腔注射PQ20mg/kg;罗格列酮组(n=40):腹腔注射PQ后立即腹腔注射罗格列酮20mg/kg,1次/d。注射PQ后4、24、48、72h收集各组大鼠血清和肾组织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析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和酶(iNOS)、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含量;同时检测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的含量;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肾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罗格列酮组大鼠各时间点血清Cr、BUN、TNF-α、IL-1β、iNOS和HMGB-1含量明显降低(P〈0.05),肾脏病理改变明显好转。结论罗格列酮能够降低血清TNF-α、IL-1β、iNOS及HMGB-1的含量,进而调节炎症反应及改善肾功能,对PQ中毒所致大鼠AKI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桑珍珍郭晋平贾春梅李勇
关键词:罗格列酮中毒
参与脓毒症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和免疫相关途径鉴定
2023年
目的:确定参与脓毒症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和免疫相关途径及其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在GEO网站下载GSE26378、GSE54514和GSE66099数据集。通过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最小绝对值选择与收缩算子(LASSO)回归分析等方法挖掘脓毒症核心标志物,通过基因本体分析(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KEGG)、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对差异基因(DEGs)进行表型分析。然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验证核心标志物对脓毒症诊断的准确性。最后,采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分析28个免疫细胞在表达谱中的浸润水平及其与核心基因标记的关系。结果:共筛选出81个差异基因。通过WGCNA分析获得3个共表达模块,其中蓝色模块与脓毒症的相关性最高。结合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共获得20个交叉基因。随后,通过LASSO回归分析,5个核心基因(LDHA、HK3、HP、CD177和FCER1G)被鉴定为脓毒症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免疫浸润结果显示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单核细胞、活化树突状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之间的关系最为显著。ROC曲线分析显示了5个核心基因的主要诊断价值。差异基因功能富集分析显示,核心基因主要在免疫和炎症通路中增强。结论:B细胞和单核细胞与脓毒症的发病密切相关。核心基因LDHA、HK3、HP、CD177和FCER1G可能通过免疫相关信号通路参与脓毒症的进展。
桑珍珍杨栋梁饶欣贾立群郭杨刘媛媛高杰
关键词:脓毒症
脂肪乳用于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肝损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观察脂肪乳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所致肝损害的疗效。方法:将115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所致肝损害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给予常规洗胃、导泻、解毒药物及血液灌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输注脂肪乳。对比观察两组的死亡率、入住急诊监护室(EICU)的时间、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以及乙酰胆碱酯酶(ChE)活力等肝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中毒后第3天、第5天、第7天的ChE活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脂肪乳在肝功能复常方面显示良好的治疗效应,患者血清中ALT、AST、TBIL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死亡率更低、在EICU停留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乳可明显改善肝脏功能,加快胆碱酯酶恢复,减轻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导致的肝损伤,降低死亡率,缩短EICU入住时间。
郭晋平李勇桑珍珍
关键词:脂肪乳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肝损伤疗效
血浆闭锁小带蛋白联合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浆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s 1,ZO-1)联合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14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28 d转归分为存活组(88例)和死亡组(52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ZO-1含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ZO-1和血清PCT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1)与存活组比较,感染性休克死亡组患者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血浆ZO-1和血清PCT含量显著升高[APACHEⅡ评分(分):14.92±5.34 vs. 26.47±6.39,SOFA(分):6.0(4.0,8.0 vs. 14.0(11.0,17.0)),ZO-1(ng/m L):2.51(1.78,2.86) vs. 2.96(2.75,3.82),PCT(ng/m L):4.34±2.26 vs. 18.32±5.37,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PACHEⅡ评分、SOFA、血浆ZO-1和血清PCT是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风险比(OR)值分别为4.314、4.467、2.019和1.793。(2)用ROC曲线分析ZO-1和PCT预测感染性休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6(95%CI 0.677,0.825)、0.701 (95%CI 0.617,0.775)。血浆ZO-1最佳临界值为2.64 ng/m L时,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敏感度为67.05%,特异度为77.85%;血清PCT最佳临界值为15.41 ng/m L时,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敏感度为77.3%,特异度为69.2%;血浆ZO-1联合血清PCT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AUC为0.938(95%CI 0.885,0.972),最佳临界值为0.261时,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敏感度为81.82%,特异度为96.15%。结论血浆ZO-1联合血清PCT检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桑珍珍高杰贾春梅王淑娟李勇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及院内死亡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11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接受治疗并在院内死亡的AMI患...
金帅贾冬桑珍珍许云张鹏思赵敏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预后因素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