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莉

作品数:8 被引量:169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人类运动能力开发与保障重点实验室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图
  • 2篇胖人
  • 2篇中隐
  • 2篇面肌
  • 2篇肌电
  • 2篇肌电图
  • 2篇肥胖
  • 2篇肥胖人
  • 2篇肥胖人群
  • 2篇表面肌电
  • 2篇表面肌电图
  • 2篇病理
  • 2篇触发点
  • 1篇电生理
  • 1篇悬吊
  • 1篇悬吊训练
  • 1篇悬吊治疗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机构

  • 6篇上海体育学院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8篇汤莉
  • 6篇黄强民
  • 4篇吕娇娇
  • 2篇李艳
  • 2篇范帅
  • 1篇王凤湖
  • 1篇杨杨
  • 1篇刘琳

传媒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实用疼痛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肥胖人群中隐性触发点的可能性发展
<正>目的:探究肥胖人群中隐性触发点的可能性发展。方法:用压力测痛仪测量57名9-20岁体脂率大于30%左右手臂肱桡肌的三个部位测量疼痛阈值,另随机选取其中19名营员,进行2周以羽毛球和乒乓球为主的运动锻炼,测量运动前后...
汤莉黄强民吕娇娇
文献传递
肥胖人群中隐性触发点的可能性发展
目的:探究肥胖人群中隐性触发点的可能性发展.方法:用压力测痛仪测量57名9-20岁体脂率大于30%左右手臂肱桡肌的三个部位测量疼痛阈值,另随机选取其中19名营员,进行2周以羽毛球和乒乓球为主的运动锻炼,测量运动前后三个部...
汤莉黄强民吕娇娇
超声波治疗疼痛触发点的研究现状被引量:3
2011年
大多数颈肩腰腿痛都与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产生及活化有关,而对于其治疗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相对于传统的注射技术和针法,超声波治疗技术因其无创、经济、安全及有效被广泛用于疼痛触发点的临床治疗。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对超声波治疗疼痛触发点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汤莉黄强民吕娇娇范帅
关键词:超声学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被引量:124
2014年
背景: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技术在欧美国家临床康复和组织疼痛领域已得到广泛性应用,国内相关专家对其病理机制认识,以及如何诊断和治疗该疾病还存在误区和局限。目的:从病因学、病理机制、诊断和定位、治疗手段等方面,系统阐述该疾病的理论基础及治疗经验。方法:以"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及"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激痛点,扳机点"为关键词搜索PubM ed、Scice Direct和中国知网数据库相关文献,搜索时限为数据库建库至2014年8月,并通过摘要进行文献筛选。结果与结论:人类从4岁开始才在某些骨骼肌上出现疼痛触发点,组织创伤、姿势不正、骨与关节退行性改变、营养因子缺乏、精神压力、慢性感染等为导致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形成的主要病因。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发病机制至今还不清楚,但Simons等提出的"整体学说"最为公认,如何准确找到并定位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是成功治疗该疾病的关键。应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理论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临床组织疼痛的康复效率,而且有利于预防骨与关节损伤、肌筋膜炎、肌痛、肌疲劳等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刘琳黄强民汤莉
关键词:肌筋膜激痛点病因
双手提放前后重物时躯干肌肌电活动规律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躯干前屈和后伸运动过程提放体前和体后重物时腰腹臀肌的肌电活动规律和人体运动学特征。方法 10位正常健康的男性受试者直腿站立于试验平台内提放体前后的重物,同时监测双侧腰腹臀10块肌肉的肌电活动、躯干角运动和足底力系变化。分析肌电平均振幅、肌肉做功百分比和足底中心压力(center of pressure,COP)的位移,并进行常规的参数统计分析。结果重物在前时,背肌活动较强,并且负重后背肌做功百分比增大,腹肌活动减小;重物在后时,腹肌活动较强,背肌和腹肌的做功百分比接近相等,负重后腹肌的做功百分比增大,背肌活动减小;臀中肌负重后肌电活动增加,但做功百分比基本一致。结论躯干在前屈后伸的动态动作中,肌肉活动随负载大小、位置的不同而变化。前方负重时背肌主动,腹肌拮抗;后方负重时腹肌主动,背肌协同。臀中肌在动态任务中起的是稳定作用。
范帅黄强民王凤湖汤莉
关键词:躯干肌后伸表面肌电图
悬吊训练对早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病例报道
汤莉李艳程浩
大鼠慢性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电生理和病理组织学研究被引量:29
2013年
目的:利用大鼠肌筋膜触发点模型,观察慢性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电生理和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32只7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实验组(恢复4周组、恢复8周组和恢复12周组,每组n=8)。钝性打击结合离心运动建立创伤性肌筋膜触发点模型。实验组造模8周,分别于造模后恢复4、8、12周,检测收缩结节、局部抽搐反应、自发性电位(波形、波幅和波频),肌肉活检并观察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1)实验组均发现触发点和局部抽搐反应;(2)实验组触发点处均出现自发性放电,其频率显著增加;恢复8、12周组自发电位波形和波幅增大;(3)光镜下,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均发现增大、圆形、深染的挛缩结节,及粗细不等的梭形肌纤维(P<0.01);(4)电镜下,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均显示线粒体数量明显减少且结构异常;恢复4周组以损伤性改变为主,恢复8、12周组损伤性改变消失,肌纤维形态异常,肌小节长度显著缩短(P<0.01)。结论:创伤方式建立的早期触发点多为典型损伤性肌纤维,出现高频正常波形的自发性电位,且肌小节长度正常;慢性触发点多表现为局部供能障碍、肌小节缩短及高频、高幅和异常形态的自发电位。
吕娇娇黄强民汤莉
关键词:肌肉损伤电生理病理组织切片超微结构
运用表面肌电分析悬吊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双侧肌肉失衡的疗效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运用表面肌电图(sEMG)仪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患者双侧肌肉失衡问题,为临床悬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EMG分别记录悬吊治疗前后竖脊肌胸段、竖脊肌腰段、多裂肌、臀中肌、臀大肌的平均振幅(AEMG)肌电信号。结果治疗前健侧与患侧竖脊肌胸段、竖脊肌腰段、多裂肌、臀臀大肌AE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臀中肌患侧明显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健患侧竖脊肌胸段、竖脊肌腰段、多裂肌、臀大肌AE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臀中肌患侧仍明显;治疗后患侧臀大肌AEMG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患者患侧臀中肌功能下降,骨盆不稳,经过2 w5次的悬吊训练,时间稍短,虽未能恢复正常,但患者临床症状已明显缓解。
李珂珂李艳汤莉杨杨罗会照高放
关键词:表面肌电图悬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