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综合干预对糖代谢转归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长期综合干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代谢的转归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29例初诊T2DM患者进行为期6年的综合干预,定期随访,监测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及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随访结束时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据此将患者分为DM组和非DM(NDM)组,后者包括正常糖耐量(NGT)、糖耐量受损(IGT)、空腹血糖受损(IFG)及IGT+IFG,分析DM的转归及影响因素。结果 (1)129例T2DM患者6年后有14例(10.9%)转变为NGT,27(20.9%)例转变为IGT、IFG或IGT+IFG,88例(68.2%)仍为DM。(2)NDM组基线时FPG、WHR、甘油三酯(TG)低于DM组;终点时WHR、HbA_1c、FPG、2hPG水平低于DM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DM组;两组治疗后BMI、HDL-C的变化值(△BMI、△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基线时两组OGTT试验各点胰岛素水平、HOMA-IR及ISI无显著性差异,终点时NDM组OGTT试验0.5h、1h胰岛素水平及ISI高于DM组,HOMA-IR低于DM组;与DM组相比,NDM组治疗后胰岛素的敏感性明显改善。(4)Logistic回归显示OGTT 0.5h胰岛素与DM的缓解呈独立正相关,△HOMA-IR、△BMI与DM的缓解呈独立负相关。结论 (1)长期综合干预可使相当多的T2DM患者获得缓解。(2)控制体重、减轻胰岛素抵抗、恢复早相胰岛素分泌是DM长期缓解的重要因素。
- 陈雅静杨建梅林远王虹邵大霞郭晓蕙
- 关键词:肥胖
- 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标准体系的糖化血红蛋白分析方法在中国糖尿病人群中的比较研究
- 目的比较两种基于不同的糖化血红蛋白(HAlc)标准体系(NGSP和IFCC)的HhA1c分析方法在中国糖尿病人群中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建立两种体系基于中国人群的转换指数。方法采用基于NGSF标准体系的的Varient Ⅱ(...
- 王虹高颖梁红程瑶纪立农
- 文献传递
- 长期强化降血糖及降血脂治疗逆转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初发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 medial thickness,IMT)的影响因素,并研究血糖及血脂的强化治疗能否逆转T2DM患者的IMT。方法:T2DM患者116例,常规测定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测定餐后2h血糖(2h post-pradial glucose,2hPG),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方法检测IMT,分析IMT与上述指标的相关关系。对其中的89例T2DM患者追踪观察,随机分为强化血糖及血脂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1年后再次测定IMT水平。结果:(1)T2DM患者IMT水平与年龄、SBP、TC、LDL-C呈显著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年龄、TC是影响IMT的独立危险因素。(2)T2DM患者血糖及血脂强化治疗后IMT变化值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MT在强化血糖及血脂组呈现下降趋势,而常规治疗组呈现上升的趋势。(3)IMT前后变化值与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阿司匹林的使用与否无明显相关,和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否有显著相关,IMT在他汀类药物使用组呈现下降趋势,而他汀类药物未使用组呈现上升趋势。结论:T2DM患者IMT主要受年龄、TC的影响,强化血糖和血脂可以逆转IMT,他汀类药物使用可有助于逆转IMT。
- 杨建梅郭晓蕙俞翔陈路增张惠王虹邵大霞
- 关键词:颈动脉血管内皮
-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临床标志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观察踝肱指数(ABI)、趾肱指数(TBI)、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及Framingham评分对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CHD)的预测性。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96例,其中合并CHD者40例,无CHD者156例,测定ABI、TBI及CIMT,计算Framingham评分。结果 CIMT在CHD组为(0.92±0.23)mm,显著高于非CHD组(0.81±0.26)mm(P=0.017);Framingham评分CHD组为(14.77±3.42),显著高于非CHD组(12.93±3.55)(P=0.005);ABI在CHD组(1.04±0.20)显著低于非CHD组(1.12±0.16)(P=0.014)。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BI、CIMT、Framingham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8、0.663、0.641(P均<0.05);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1.175、0.805mm、11.5。结论 ABI、CIMT、Framingham评分均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CHD的临床标志。
- 周鑫杨建梅陈路增王虹郭晓蕙
- 关键词:糖尿病冠心病踝肱指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 中国正常糖耐量人群糖化白蛋白的参考范围
- 王虹罗樱樱周翔海张秀英韩学尧纪立农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在强化干预治疗后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长期强化干预是否能逆转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分析影响IMT变化的因素。方法选取175例初诊T2DM患者,给予强化血压、血糖、血脂治疗,随访3年,定期监测,每月监测血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每半年监测体质量、腰围、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尿酸;每年监测IMT。计算体质指数(BMI)、FBG变异系数(CV-FBG)、2 hPG变异系数(CV-2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了解初诊T2DM患者IMT增厚组与IMT正常组的临床资料间的差异。随访3年,强化干预治疗后,根据IMT的变化值分为IMT减少组和IMT增加组,分析影响IMT变化的因素。结果 (1)T2DM患者在初诊时,IMT增厚组患者年龄及有高血压病史者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IMT正常组(P<0.01)。(2)初诊时及随诊第3年,T2DM患者IMT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诊3年后,IMT减少组患者的BMI、腰围、收缩压、舒缩压、CV-2 hPG、血尿酸水平均显著低于IMT增加组(P<0.05)。(4)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CV-2 hPG、BMI与IMT变化呈正相关(P<0.05)。结论经过长期综合强化干预治疗,可以逆转初诊T2DM患者颈动脉IMT;高血压、2 hPG波动增加和超重是引起颈动脉IMT增加的危险因素。
- 赵春燕杨建梅王虹邵大霞陈路增郭晓蕙
- 关键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高血压体质指数
- 药物临床试验欢迎您的参与
- 2015年
- 大家可能在门诊就诊时看到过这样一些招募广告:“尊敬的糖尿病患者,我院内分泌科正在进行某某降糖药物的临床观察试验,下面是药物的简介,入选条件……”这些都是经过相关伦理委员会批准,在具有资质的医院进行药物临床试验的招募广告。或许您已经参加过这样的临床药物观察,也有一些经验。那么,我们欢迎并感谢您的支持和参与,同时有一些相关事项想提醒您注意。
- 王虹郭晓蕙
- 关键词:药物临床试验门诊就诊降糖药物内分泌科临床药物糖尿病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6年后的达标情况及影响达标的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新诊断T2DM患者综合管理6年后代谢指标的达标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157例新诊断T2DM患者专人管理并定期随访,给予综合干预。结果 (1)随访6年后SBP、DBP、FPG、2hPG、HbA1c、TG、TC、LDL-C水平较干预前降低,HDL-C升高(P<0.05)。随访6年后与新诊断时达标率比较,SBP:75.2%vs 52.9%,DBP:66.9%vs 40.8%,BP:61.8%vs 33.1%,FPG:59.2%vs 19.7%,2hPG:74.5%vs 22.9%,HbA1c:52.9%vs 29.9%,TC:59.2%vs 37.6%,TG:58.6%vs 36.3%,HDL-C:69.4%vs 43.3%,LDL-C:52.9%vs 29.3%,BMI:42.7%vs 38.9%。(2)糖尿病知识得分、运动和血糖监测次数与血糖不达标呈独立负相关。(3)不达标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发生率高于达标组;不达标组DR、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发生率高于达标组。结论长期综合管理可提高T2DM患者血糖达标率。血糖、BP、血脂和BMI不达标可增加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 赵春燕杨建梅王虹邵大霞陈路增郭晓蕙
- 关键词:达标率影响因素糖尿病并发症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干预后糖代谢的转归及影响因素
- 目的 探讨长期综合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转归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129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6年的综合干预,定期随访,监测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
- 陈雅静杨建梅林远王虹邵大霞郭哓蕙
- 应用两种方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的比较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在中国糖尿病人群中比较基于国际临床化学和实验室医学联盟(IFCC)标准的免疫比浊法与基于国家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纲要(NGSP)标准的HPLC法测定HbA1c的差别。方法:采用Bio-Rad VarientⅡ的HPLC方法和Roche Integra 400的免疫比浊法对235份血液标本进行HbA1c测定。结果:HPLC法与免疫比浊法测定值显著强相关(r=0.9882,P<0.001),免疫比浊法得到的结果转换为NGSP标准后与HPLC法测定值的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两种方法显著强相关(r=0.9787,P<0.001)。结论:应用两种方法对于中国人群的HbA1c的检测结果的分析有很强的相关性。
- 王虹高颖梁红翟轶波
-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