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容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双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患病率
  • 2篇肿瘤
  • 2篇患病
  • 2篇患病率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2篇病患
  • 2篇病患病率
  • 1篇地震
  • 1篇心理卫生
  • 1篇血脂
  • 1篇灾区
  • 1篇伤害死亡率
  • 1篇受灾群众
  • 1篇死亡率
  • 1篇死因
  • 1篇死因监测
  • 1篇糖尿病患病率...

机构

  • 8篇双流县疾病预...

作者

  • 8篇胡容
  • 3篇刘德忠
  • 3篇唐爽
  • 3篇张月云
  • 2篇罗丹
  • 1篇刘玲
  • 1篇黄岚岚
  • 1篇周志强
  • 1篇刘林
  • 1篇叶永利
  • 1篇王芳

传媒

  • 3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2005年预...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6
  • 3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四川省双流县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调查被引量:3
2006年
胡容张月云
关键词:糖尿病患病率
双流县居民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调查双流县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了解双流地区糖尿病在不同性别、年龄、城乡间的分布,并探讨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双流县居民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双流县18岁以上常住居民共2 700人,调查方法包括询问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双流地区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5.15%;二手烟暴露、过量饮酒、吃盐较多是糖尿病的患病危险因素。结论为降低糖尿病的患病率,应加强双流地区居民暴露于二手烟者、过量饮酒者、高盐饮食者的健康教育。
胡容刘德忠裴宗琴唐爽王芳
关键词:糖尿病
1994-2003年双流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分析
目前,恶性肿瘤已是我国居民的第二大主要死因,已成为一类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为掌握双流县恶性肿瘤的死亡特点及变动趋势,探讨该类疾病的预防控制对策,现对1994-2003年全县居民中恶性肿瘤的死亡状况进行分析.
胡容
关键词:恶性肿瘤
文献传递
四川省双流县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现况调查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迅速上升.宣传糖尿病的危害性,开展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实施干预措施已势在必行.为了解双流县糖尿病患病现况和分布特征以及人们对糖尿病相关知...
胡容张月云
关键词:疾病调查糖尿病血脂
文献传递
1994-2003年双流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胡容
关键词:恶性肿瘤
双流县2004—2011年居民伤害死亡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双流县2004—2011年居民伤害死亡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居民伤害死因监测资料,对伤害死因别死亡率、性别年龄别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1年双流县伤害死亡率60.48/10万,标化死亡率57.28/10万,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前5位伤害死因依次为运输事故、自杀、意外跌落、淹死和意外中毒,占伤害死亡的85.3%。8年间伤害死亡率总体未见明显趋势,但意外跌落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淹死死亡率呈缓慢下降趋势。运输事故、自杀、意外中毒死亡以40-64岁为主,意外跌落以65岁以上为主,淹死以0-14岁为主。主要伤害死亡的减寿率男性高于女性。结论 2004—2011年双流县居民伤害死亡率未见下降,运输事故为伤害死亡之首,意外跌落死亡率上升趋势明显,不同年龄段首位伤害死亡类型不同,应针对其分布特征采取相应对策。
胡容罗丹唐爽黄岚岚
关键词:伤害死亡率减寿率
汶川特大地震后双流县临时安置点灾区受灾群众心理卫生状况调查
2010年
[目的]了解地震后灾区群众的心理卫生状况.为开展其他危机事件及突发公共事件心理援助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5月16~30日,对双流县黄龙溪临时安置点内128名来自地震灾区的群众开展心理卫生状况调查。[结果]调查128人,心理卫生状况良好的占36.72%,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33.69%,有中度心理问题的占24.22%.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占5.47%。存在心理问题者所占比例,男性为55.74%,女性为70.15%(P〉0.05);4~18岁、19~30岁、31~60岁、61~84岁的分别为53.33%、45.45%、73.85%、54.55%(P〉0.05),其中31~60岁高于其他年龄人群(52.38%)(P〈0.05);有亲属丧失者为90.53%,无亲属丧失者为54.17%(P〈0.01)。[结论]地震后灾区群众多数存在心殚问题.青壮年和有亲属丧失者尤为严首。
刘玲张月云周志强刘德忠胡容叶永利刘林
关键词:地震灾区心理卫生
2011年双流县居民死因监测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分析双流县居民死亡率、死因分布特点及主要单病伤死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利用2011年双流县死因监测资料和双流县公安局公布的同期户籍人口数,编制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分析居民死亡原因、死亡水平及其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 2011年双流县平均期望寿命为77.58岁,男性为74.94岁,女性为80.75岁。粗死亡率为5.86‰,标化死亡率为4.43‰。家中死亡占77.24%,死亡人数以冬春季为多。分系统前4位死因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单病伤死因排在前4位的依次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病、肺癌和心脏病。死亡平均年龄73岁,15~39岁组死亡率最低,65岁以上组死亡率最高。单病伤首位死因0~14岁组为起源于围生期的疾病,15~39岁组为交通事故,40~64岁组为脑血管病,65岁以上组为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去单病伤死因增加期望寿命最多的前4位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病、肺癌和心脏病。结论 2011年双流县居民的主要单病伤死因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病、肺癌和心脏病,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应对不同的主要疾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防治结合,提高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胡容刘德忠黄先志罗丹唐爽
关键词:死因监测死亡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