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雪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17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碳青霉烯
  • 3篇青霉烯
  • 3篇细菌
  • 3篇杆菌
  • 3篇肠杆菌
  • 3篇肠杆菌科
  • 3篇肠杆菌科细菌
  • 2篇碳青霉烯类
  • 2篇内酰胺酶
  • 2篇青霉烯类
  • 2篇酶检测
  • 2篇Β-内酰胺酶...
  • 1篇药性分析
  • 1篇碳青霉烯类药...
  • 1篇碳青霉烯酶
  • 1篇耐药
  • 1篇耐药性
  • 1篇耐药性分析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型

机构

  • 3篇解放军第11...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北京医院

作者

  • 3篇杨燕
  • 3篇成军
  • 3篇孙长贵
  • 3篇林迪
  • 3篇陈坚
  • 3篇胡雪
  • 2篇曾贤铭
  • 2篇杨丽君
  • 1篇陈东科

传媒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碳青霉烯类非敏感肠杆菌科细菌的β-内酰胺酶检测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非敏感肠杆菌科细菌产碳青霉烯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临床分离的对碳青霉烯类非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214株、大肠埃希菌111株,采用改良Hodge试验对碳青霉烯酶进行检测,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K-B纸片扩散法检测药敏试验。结果214株肺炎克雷伯菌单产碳青霉烯酶的阳性率为57.9%,单产ESBLs为12.6%,同时产ESBLs和碳青霉烯酶为20.6%;111株大肠埃希菌单产碳青霉烯酶的阳性率为54.1%,单产ESBLs为5.4%,同时产ESBLs和碳青霉烯酶为23.4%。试验菌株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耐药率在13.5%-98.1%之间,对米诺环素和替加环素耐药率低。结论对碳青霉烯类非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碳青霉烯酶率高,治疗该类细菌引起的感染可根据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和患者病情合理选用替加环素或米诺环素,以达到有效控制感染目的。
陈坚林迪杨燕胡雪成军孙长贵
关键词:肠杆菌科碳青霉烯酶
碳青霉烯类药物非敏感肠杆菌科细菌基因型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药物非敏感肠杆菌科细菌的基因型。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药物非敏感肠杆菌科细菌110株,K-B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对临床常用药物的敏感性,纸片扩散表型确证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改良Hodge试验(MHT)检测碳青霉烯酶表型,PCR、DNA测序及BLAST比对等方法确定菌株耐药基因型。结果 110株碳青霉烯类非敏感肠杆菌科细菌中,MHT阳性77株(70.0%)。31株大肠埃希菌、1株产气肠杆菌和1株黏质沙雷菌检出bla KPC-2基因,5株阴沟肠杆菌和1株产气肠杆菌分别检出bla IMP-26和bla VIM-2基因。36株32.7%菌株ESBLs表型试验阳性,主要检出bla CTX-M-15、bla SHV-12和bla CTX-M-33种ESBLs基因型。结论本项研究碳青霉烯类非敏感肠杆菌科细菌以bla KPC-2基因型为主,其次为bla IMP-26和bla VIM-2基因型。
胡雪林迪陈坚杨丽君杨燕成军陈东科曾贤铭孙长贵
关键词:肠杆菌科碳青霉烯类基因型细菌
碳青霉烯类非敏感肠杆菌科细菌的β-内酰胺酶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非敏感肠杆菌科细菌产碳青霉烯酶、ESBLs及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临床分离的对碳青霉烯类非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214株、大肠埃希菌...
陈坚林迪杨燕胡雪杨丽君成军曾贤铭孙长贵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