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丽
- 作品数:44 被引量:23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云南省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 白参菌发酵茶的制备方法
- 一种白参菌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利用白参菌在茶汤中生长的液态发酵技术使茶叶与白参菌的活性成分有机的结合起来,凸显茶叶与白参菌的双重功效。按如下步骤加工:以茶汤体积与葡萄糖或蔗糖重量按100:1~5的比例配制茶汤培养基;在12...
- 梁名志王丽杨盛美夏丽飞李晓霞孙云南陈玫蔡丽
- 白参菌发酵茶品质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以稍微粗老的晒青茶为原料,接种白参菌进行固态发酵,对比研究发酵前后的品质及安全性。结果表明白参菌发酵茶品质综合评分较原料提高31%,品质明显改善,汤色由黄绿转变为橙红,粗老味消失,滋味变醇,又增添了菌香味,口感较为协调。白参菌发酵茶和原料的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效果一样,小鼠给受试物后观察14天,体重增长,全部存活,最大耐受量(MDT)大于15000 mg/(kg·bw),相当于成人每日平均拟用量6 g[100 mg/(kg·bw)]的150倍,参照急性毒性试验标准,白参菌茶和原料一样属无毒级茶饮品。
- 夏丽飞陈玫蔡丽杨盛美李晓霞陈林波仝佳音
- 关键词:白参菌发酵茶安全性
- 基于RNA-Seq的雌蕊缺失茶树花转录组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茶树是重要的叶用经济作物,但是茶树每年都要开花结实,消耗大量的养分,导致茶树鲜叶产量减少和品质降低。雌蕊缺失茶树资源是天然的不结实茶树品种。采用Illumina Hi Seq TM 2 5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雌蕊缺失茶树花花芽、花蕾、花进行转录组分析。经组装获得237 484条Transcripts,取最长Transcripts作为Unigene,有182 123条,将获得的Unigene与Nr、Nt、Pfam、KOG/COG、Swiss-prot、KEGG、GO等七种数据库进行注释,有22 049条Unigene被注释上26种KOG分类,注释到KEGG的Unigene条数为21 315,涉及的pathway有130条。此外,发掘出与花器官形态建成的ABCDE模型的功能基因31个,这些注释信息的完成为茶树花器官发育基因及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的发掘提供了重要依据。
- 夏丽飞陈林波李梅宋维希田易萍蔡丽杨意坚江昌俊
- 关键词:茶树转录组RNA-SEQ基因注释
- 一种增加多糖含量的茶叶发酵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加多糖含量的茶叶发酵方法,在茶叶上接入白参菌种进行固态的深度发酵,使茶中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的生物活性保健成分多糖较发酵前增加1-2倍,含量高达15%,达到改善茶品质,拓深茶保健功效的目的。实施步骤:...
- 梁名志夏丽飞陈玫蔡丽杨盛美李晓霞王丽赵永昌
- 文献传递
- “紫娟”茶外观表象差异研究被引量:25
- 2010年
- 以"紫娟"、"云茶一号"为试材,进行制样分析。紫娟茶外观表现为茶树品种中差异尤为奇特的品种,芽、第1~4叶呈现明显紫色,成熟叶紫色渐渐减弱,呈现明显的绿色。在本实验中普通茶叶选取品性优良的云茶1号为对照,比较分析各芽叶中花青素,叶绿素A、B,黄酮,儿茶素含量差异,探讨影响紫娟茶外观呈色的主要因素及对其内含成分的影响。
- 蔡丽梁名志夏丽飞陈林波孙云南
- 关键词:花青素叶绿素
- 晒青茶与烘青茶品质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用普洱茶原料(晒青茶)的常见四种制作工艺制样与烘青绿茶进行品质比较,通过感官审评和化学成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晒青茶色泽较烘青绿茶黄且偏暗,香气低,冲泡后叶底绿黄、稍泛灰白,不如烘青茶明亮;香型不同于烘青茶,呈清香或酸甜香,滋味更为醇和,这与晒干样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儿茶素含量均比烘青绿茶偏低相一致;在晒青茶的制作过程中闷堆工序使儿茶素含量减少、咖啡碱和黄酮含量增加。
- 夏丽飞蔡丽韩丽陈继伟杨盛美孙云南
- 关键词:化学成分
- 西双版纳优质普洱茶专用品种选育
- 梁名志田易萍刘德和夏丽飞李友勇陈继伟孙文权宋维希徐丕忠段志芬韩丽蔡丽马伟
- 普洱茶以其优良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云南茶产业的核心品牌,要形成普洱茶特有的品质特征,原料是物质基础,红茶、绿茶、乌龙茶均有相应的适制品种,但普洱茶还未筛选、选育出相应的最适制品种。针对这一现状,西双版纳州科技局立项...
- 关键词:
- 关键词:茶树普洱茶品种选育
- 云南不同茶区的名山古树茶品质比较研究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找出云南不同茶区古树茶的品质差异。【方法】选取比较有知名度的勐海、勐腊、双江3个茶区的12个古树茶样进行感官审评和化学成分检测,结合化学成分对茶叶感官品质的影响,分析不同茶区的古树茶在饱满度、浓厚度、苦涩度、鲜醇度和回甘生津度5个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勐海、勐腊、双江3个茶区古树茶的水浸出物平均值分别为49.65%、48.80%、48.66%;茶多酚平均值分别是24.77%、22.44%、22.36%;咖啡碱平均值分别为3.63%、3.42%、3.72%;酯型儿茶素的含量分别为5.55、5.12、5.43 mg/g;游离氨基酸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74%、5.06%、5.49%,酚氨比平均值分别为5.3、4.45、4.08。【结论】不同的内含化学成分,使得各茶区的古树茶感官品质明显不同。勐海茶区的古树茶滋味浓厚,口腔饱满度高,稍有涩味,回甘生津度明显;勐腊茶区的古树茶滋味醇柔,滑顺,茶汤浓稠,苦涩度低;双江茶区的古树茶滋味鲜醇、甘甜,涩味明显,回甘生津快。
- 浦绍柳范承胜伍岗蔡丽邓少春张艳梅周玉忠董辉毕晓清郝连奇
- 关键词:感官品质化学成分
- 白参菌茶固态发酵香气变化机制探讨被引量:3
- 2020年
- 为了提高修剪粗老茶品质,试验利用人工接种优势菌种发酵普洱茶,从香气方面研究白参菌发酵普洱茶工艺的优劣,开发一种具有独特风味和香气的新型菌茶产品。结果表明,接种白参菌发酵后,不利于茶叶香气的成分β-芳樟醇由15.09%急剧下降到1.70%,11种不利于茶叶品质的香气成分含量显著降低或消失;同时,新产生了β-红没药醇、4-己基-2,5-二氧-3-呋喃乙酸、N-乙基琥珀酰亚胺3种关键香气物质,有利于茶叶品质改善。通过人工接种优势菌种发酵,茶叶香气朝着有利的方向转变,茶叶品质明显改善。
- 蔡丽陈林波浦绍柳伍岗梁名志夏丽飞宋维希
- 关键词:白参菌发酵香气
- 一种低咖啡碱、高儿茶素的茶多酚提取工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茶叶中提取低咖啡碱、高儿茶素的茶多酚提取工艺。本发明以绿茶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将茶叶浸提2次,使茶多酚溶解在溶液中,过滤后,利用乙酸乙酯萃取以及利用纯水洗涤至少2次后,再回收乙酸乙酯、冷冻干燥等工序生产...
- 陈林波梁名志蔡丽宋维希李晓霞杨盛美马伟韩海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