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亲炳
- 作品数:12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热带西太平洋西风暴发的天气特征分析被引量:2
- 1993年
- 根据TOGA—COARE强化观测期间的资料,分析热带西太平洋西风爆发(WWB)的天气型特征。提出引发和维持WWB过程的低层流场基本有三:1.北半球南下冷源与SE信风结合型;2.北半球南下冷气流与SPCZ上的热带气旋结合型;3.南北取向由双气旋构成的偶极子型流场。指出该偶极子相对稳定在更日线附近,并解释了这一事实存在的原因。还讨论了WWB的多时间尺度性,以及WWB过程中气象要素场变化特征等问题。
- 吴增茂盛立芳张庆荣林锡贵蔡亲炳石志雄张凌
- 关键词:西太平洋暖池西风爆发
- 1985年6月初曾母暗沙海气能量交换和海面化学要素的周日变化特点
- 1990年
- 1985年6月初曾母暗沙水文气象印海面化学要素同步连续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区海一气能量交换和海面化学要素含量的周日变化有如下特点:1).本海区海一气能量交换主要是田海洋传给大气;2)大气不稳定时,能显交換量增大,ΣCO_2含量减小,而大气稳定时则与此相反;3)活性硅酸盐含量的周日变化与能量交换量周日变化趋势一致;4)能量交换量的周日变化与NH_4-N含量的周日变化相似,与NO_3-N含量的周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反,该海区海一气能量交换不仅与水文气象条件和浮游植物活动有关,而且与海面化学要素含量有密切关系。
- 蔡亲炳张庆荣林锡贵
- 关键词:海气相互作用周日变化
- 西太平洋热带海面热量平衡分析被引量:2
- 1989年
- 本文利用1987年10—11月西太平洋考察获得的水文气象资料和海面辐射资料,计算了海气间感热、潜热及海面热量平衡的逐时值及日总量。分析了各通量的逐时变化特征、日变化规律及热量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表明:调查海区的第一阶段热量平衡为负,即海洋失去热量;第二阶段热量平衡为正,即海洋得到了热量。调查海区的热最平衡是东部大于西部。
- 张庆荣蔡亲炳林锡贵
- 关键词:海面热量平衡西太平洋热带
- 1988年盛夏南沙群岛海面气象特征
- 1991年
- 1988年盛夏南沙考察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南沙海区的夏季风主要来自南部的越赤道气流和越过马来半岛的偏南气流。越赤道气流加强时南沙出现季风潮天气过程,越赤道气流减弱后,南沙出现弱季风天气或季风中断过程。季风潮天气影响下,海面气象特征和海—气相互作用明显。
- 林锡贵蔡亲炳
- 关键词:海面气象特征南沙群岛
- 南沙海面的夏季风和海—气通量分析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分析1984—1988年夏季南沙考察资料。结果表明:南沙海面夏季风来自南路和西路及本区的季风气流。季风潮的出现主要是南路气流加强或季风与热带气旋环流的相互作用。夏季风期间的天气形势、气象特征和海—气通量随季节和天气过程变化显著。
- 林锡贵张庆荣蔡亲炳
- 关键词:夏季季风海-气通量
- 赤道西太平洋海-气通量和天气变化的初步分析
- 1992年
- 本文对1985—1987年中国科学院“实验3”号考察船三个航次的赤道西太平洋考察资料的分析表明,海洋输向大气的热通量随季节变化不明显,各通量总的分布是西高东低。在1986—1987年厄尔尼诺影响下,海表水温较常年偏高,天气变化较历史上的厄尔尼诺年显著。
- 林锡贵张庆荣蔡亲炳
- 关键词:厄尔尼诺通量
- 1987年秋末冬初赤道西太平洋海面气象特征分析被引量:2
- 1990年
- 本文分析了1987年10月考察赤道西太平洋观测的水文气象资料。结果表明,考察期间该海区的气流相互作用明显;各要素随对流天气和盛行气流的转换变化显著;水平分布特征是南、北均衡;海水表面温度和气温呈现东高西低;平均日变化和时空分布规律较好;海-气热状况悬殊小;温、湿度的变化特征和季风气流的转换时间与邻近海域不同;厄尔尼诺事件对考察期间的气象特征有直接影响。
- 林锡贵张庆荣蔡亲炳
- 关键词:赤道西太平洋海面气象特征
- 秋、冬季赤道西太平洋海面气象特征初析被引量:1
- 1992年
- 本文分析1985,1986,1987三年的部分时间的赤道西太平洋考察资料,结果表明,厄尔尼诺影响下气象特征变化明显;气象特征较邻近热带和赤道海域典型;温度的水平分布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气象要素平均日变化和随季节变化特征显著。
- 林锡贵张庆荣蔡亲炳
- 关键词:西太平洋海平面气象赤道
- 1986年El Ni■o发生初期的西太平洋近赤道海域海面水文气象某些变化特征被引量:1
- 1993年
- 根据1986年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中国科学院组织实施的西太平洋近赤道海域海洋-大气考察观测的水文气象资料,综合分析了1986年El Nio事件发生初期的海面水文气象等要素新呈现的不同特征,并与El Nio事件发生初期前的情况作一对比。结果表明:考察期间(El Nio事件发生初期),西太平洋近赤道海域,水文气象要素的分布变化特征与海洋环流和大气环流异常相互影响有关,可能是El Nio事件发生初期,西太平洋近赤道海域的暖水汇聚、迁移过程的一种特殊反映。
- 蔡亲炳张庆荣林锡贵
- 关键词:西太平洋水文气象
- 西太平洋暖池区气象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 1994年
- 本文根据TOGA-COARE强化观测资料及卫星资料分析讨论了西太平洋暖池区11-2月间海面气象要素的平均特征。分析发现海面气压平均日变化似乎同中纬度区明显不同。文中还分析讨论了在西太暖池区西风爆发、赤道浅涡、信风逆温及ITCE和南太平洋辐合带SPCZ的变化特征。
- 吴增茂陈登俊盛立芳张庆荣蔡亲炳
- 关键词:西太平洋西风爆发气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