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亚军
- 作品数:34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核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 超临界压力下乳化碳氢燃料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 2018年
- 为研究乳化碳氢燃料在矩形通道内的换热特性,在压力为3 MPa,质量流量为2.6 g/s,出口流体温度分别为450、500、550、600和650℃,乳化碳氢燃料含水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30%和50%的实验条件下,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乳化碳氢燃料的含水质量分数与出口流体温度对燃料在矩形通道内的热沉、热流密度与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并与纯碳氢燃料作对比。研究表明:燃料在通道内热沉与热流密度均随含水质量分数与出口流体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纯碳氢燃料在通道内的对流换热系数沿轴向逐渐增加;乳化碳氢燃料在通道内会发生传热恶化,第一次传热恶化点随出口流体温度的增加向通道入口方向移动;含水质量分数越高,第一次传热恶化发生越早,第二次传热恶化发生越晚。
- 胡琼宇郭亚军潘辉毕勤成
- 关键词:换热热流密度对流换热系数传热恶化
- 高温下吸热型碳氢燃料定压比热容在线测量被引量:1
- 2018年
- 为提高吸热型碳氢燃料高温高压条件下比热容的测量精度,基于能量守恒的量热计理论,设计一套适用于高温高压的碳氢燃料定压比热在线测量系统。系统温度量范围为450-900 K,测量压力可达10 MPa。选取环己烷和质量比1:1正己烷-正庚烷二元混合物对测量系统进行标定,实验结果与文献的相对误差在±1%以内,相对误差绝对平均值小于0.32%。在此基础上对两种不同成分的吸热型碳氢燃料的定压比热进行了测量,温度为450-900 K,压力为2.0-5.0 MPa。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温区域范围内,碳氢燃料的比定压热容随温度的升高呈现近线性增长;在拟临界、临界温度时达到一个峰值,且峰值随压力的增加逐渐减小,且所对应温度点不断后移;大比热区后,燃料的比热容值随温度的升高急速增大。该测量系统的应用可为进一步提高碳氢燃料比热的测量温度范围创造条件。
- 贺宇锋郭亚军冯松毕勤成
- 关键词:碳氢燃料量热器
- FC-72在浸泡于液池中的微小圆管内的沸腾传热被引量:8
- 2003年
- 本文对浸泡于FC-72液池中的两个微小圆管进行了沸腾实验研究,得到了沸腾曲线和传热系数,并用DV摄像机拍摄到了圆管出口处的沸腾状况,研究了管道尺寸对沸腾传热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管道尺寸对沸腾传热特性有显著的影响。传热系数和CHF随着管道尺寸的缩小而减小.直径为1.10mm的圆管出口处在低热负荷加热时发生了汽泡阻塞,并导致了剧烈的沸腾滞后现象。
- 毕勤成赵天寿郭亚军陈听宽
- 关键词:沸腾传热池沸腾
- 复合多孔表面管竖直管束在液氮中的沸腾传热被引量:3
- 2004年
- 复合Gewa T多孔表面管是在机械加工Gewa T表面上再覆盖一层烧结多孔层而形成的强化传热管 ,针对复合Gewa T多孔表面管竖直单管和管束在液氮池中的核态沸腾进行了实验研究 ,通过改变管束管间距、热负荷等得到了不同情况下的管束沸腾传热特性 .沸腾的最佳管间距与管外径比为 1 2 ,此时管束沸腾特性优于单管 .
- 郭亚军毕勤成陈听宽
- 关键词:管束液氮核态沸腾强化传热
- 一种用于负温高压的伽马射线密度测量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负温高压的伽马射线密度测量系统,包括放置待测流体的储液箱以及与其连接的恒流泵,恒流泵通过测试前管路与伽马射线密度测量装置相连接,在测试前管路上依次设有过滤器、质量流量计、调节阀和负温恒温槽;测试后...
- 王帅曹冬冬郭亚军冯松
- 文献传递
- 乳化碳氢燃料与碳氢燃料传热特性实验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在压力为3 MPa,质量流量为2. 6 g/s,出口流体温度加热至900 K的条件下,实验研究超临界压力下,对比含水量分别为20%和30%的乳化碳氢燃料与碳氢燃料的传热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压力下乳化碳氢燃料比碳氢燃料的热沉更大、热流密度更大、定压比热容更大、换热能力更强。故乳化碳氢燃料的传热特性更好,更适用于作为发动机再生冷却的冷却剂。
- 胡琼宇郭亚军毕勤成贺宇锋
- 关键词:热沉热流密度换热特性超临界压力
- 亚临界和超临界压力下液态正癸烷比定压热容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为了准确测量液态正癸烷的比定压热容,采用流动型绝热量热法,搭建了一套适用于亚临界和超临界压力下的流体比定压热容测量系统。对温度为311~570 K、压力为0.12~6.02 MPa的正癸烷比定压热容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比定压热容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压力对正癸烷的比定压热容影响较小,并将实验值与文献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者的最大相对偏差在5.0%以内,平均相对偏差在1.39%以内。将实验值与Guseinov模型和Garg模型两种经验模型进行对比,并在两种经验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后的比定压热容模型。改进后的模型精度较高,其最大绝对偏差为1.32%,平均相对偏差为0.53%,可为其他碳氢燃料的比定压热容的推算提供基础和参考依据。
- 王瑞欣郭亚军冯松毕勤成
- 关键词:亚临界压力超临界压力绝热量热法正癸烷
- 超临界压力下乳化煤油比定压热容测量被引量:2
- 2018年
- 为了准确测量高温高压下乳化煤油的比定压热容,基于能量守恒的量热计理论,搭建了一套流动型比定压热容在线测量系统。系统温度测量范围为301~900K,测量压力可达10MPa。通过去离子水和质量比1:1正辛烷-正庚烷混合物对测量系统进行标定,实验结果与文献值进行比较,最大相对误差小于±1%,相对误差绝对平均值在0.46%以内。在此基础上,对含水质量分数为10%,20%,30%,50%的四种乳化煤油比定压热容进行测量,温度为301~880K,压力为3MPa。实验结果与航空煤油RP-3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同工况下,乳化煤油比定压热容较大,吸热能力更强,冷却壁温效果更好。该系统的搭建为进一步研究乳化碳氢燃料比定压热容创造了条件。
- 贺宇锋郭亚军冯松毕勤成
- 关键词:超临界压力
- 循环流化床内气粒两相传热的萘升华模拟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在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对床中气体与颗粒两相间的传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中首次将萘升华热质类比技术应用于循环流化床内气粒两相间传热的研究中,考察了不同的固体颗粒循环量、一次风风速和床料平均粒径对气粒间换热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一次风风速的增加,循环床中气体和颗粒之间的表现热换系数变大,当固体颗粒循环量增加或颗粒平均粒径减小时,表征相间换热特性的Nu数增大。
- 蒋建平张强郭亚军张鸿雁
- 关键词:动力机械工程循环流化床传热传质
- FC-72在竖直壁面上及微小三角型通道内的沸腾传热
- 本文对浸在FC-72液池中的竖直壁面及两个微小三角形通道进行了沸腾实验研究,考虑了管道尺寸对沸腾传热特性的影响.两个微小三角形通道的边长分别为1.5和2.5mm,水力直径分别为0.87和1.44mm,长度50mm采用铜块...
- 毕勤成赵天寿郭亚军陈听宽
- 关键词:传热特性沸腾传热池沸腾竖直壁面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