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彬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雷雨》的深层内涵与曹禺对人类命运的恐惧情结被引量:2
- 2003年
- 无论从作品的人物形象上分析,还是从作家自身经历在作品中的投射来看来,曹禺剧作《雷雨》的深层内涵都不主要是对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恶势力罪恶的揭露,对那时劳动者受到的剥削和压迫时的反抗和斗争的展示,而是对冥冥中控制人类命运的那只巨手的感悟和恐惧,凸现出了曹禺别有的对人类命运的恐惧情结。
- 陈明彬曹奎
- 关键词:《雷雨》周朴园蘩漪
- 张爱玲与老舍的“通俗”趣味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本文认为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市井”色彩,老舍小说创作中的“京味”和幽默,较为典型地代表了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通俗”倾向。他们的这种倾向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拨了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创作的低级“媚俗”之趋,而且也代表和展示着中国现代非通俗小说创作雅俗相化的两种基本方式———即在脱俗中通俗和在通俗中脱俗。
- 陈明彬
- 关键词:老舍小说文学风格文学创作
- 身体话语与先秦儒、道美学被引量:2
- 2006年
- 如果从身体存在的视角来审视先秦儒、道两家提出的哲学(美学)范畴,我们可以看到:儒家在把身体看得至高无上,充分肯定身体的同时,又无一例外地强调压制身体,强调修身的重要性;道家则把人标榜为超越主体,忽视身体存在,讲求无知的艺术。对身体存在的这种意识和态度上的差异,即儒家以悖论的眼光关注身体,道家以撇开的方式对待身体,先在地确定了儒家美学以肯定现实生命作为其根本,理性入世,道家美学以感悟生命作为根本,认为修身并非行为方式,而将修身界定为超脱此世价值的基本走向和特征。
- 陈明彬
- 关键词:身体儒家道家美学
- 郭沫若早期文艺观念多变透视
- 2001年
- 从郭沫若早期文学批评理论文本来看 ,郭沫若文艺观念的多变 ,充分地展示了他作为一个文艺理论家所具有的一种特有的探索气质和创新精神 ,这种气质和精神主要表现为他文艺理论上的批判意识、先锋开拓意识和自省意识。
- 陈明彬李康云
- 关键词:自省意识
- 创造性思维之前思维特征
- 2003年
- 要使一个人富于创造性思维,充分激发和挖掘其创造性潜力,关键在于首先使其养成一种思维的基本策略和习性——也即(暂称为)创造性思维之前思维,这种思维形成的基本特征表现为:思维的未来性、冒险性和自审性。
- 陈明彬
-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未来性冒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