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波
- 作品数:25 被引量:176H指数:8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阴性乳腺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影像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危险因素,并基于全视野数字乳腺X线摄影(FFDM)影像特征构建预测ALNM模型。方法:回顾分析227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90例)和非转移组(137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常规乳腺FFDM检查。比较两组TN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年龄、绝经状态、组织学分级、Ki-67表达、病理类型)和肿瘤FFDM征象(腺体类型,肿瘤最大径、密度、形态、边缘、有无可疑钙化,FFDM显示有无ALNM及有无邻近皮肤增厚或凹陷)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TNBC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联合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TNBC患者绝经状态,肿瘤的最大径、密度、形态、边缘、有无可疑钙化,FFDM显示有无ALNM、有无皮肤增厚或凹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块边缘呈星芒状(OR=12.362,P<0.001)、肿块伴可疑钙化(OR=4.249,P=0.001)、FFDM显示ALNM(OR=34.428,P<0.001)是TNBC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淋巴结转移的联合诊断模型为Logit(P)=-5.349+2.515X肿块边缘呈星芒状+1.447X肿块伴可疑钙化+3.539X FFDM显示ALNM。联合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0,符合率81.5%,敏感度86.7%,特异度73.7%。结论:FFDM影像显示肿块边缘呈星芒状、肿块伴可疑恶性钙化、FFDM显示ALNM是TNBC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联合预测模型对TNBC淋巴结转移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 金彦桐刘兴远王秀兰程晓英高波
-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乳房X线摄影术
-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介入栓塞治疗探讨
- 目的评价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DTS)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23例KTS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技术行经股动脉行患肢动脉DSA,以显示其异常的血管造影表现,继而用微导管超选择进入靶血管并用PVA颗粒...
- 王宏辉王凯冰白彬高波祖国良
- 关键词: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介入治疗栓塞
-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中细胞凋亡及C-myc的表达研究
- 目的 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现象及其病理组织学改变,研究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末端标记技术(TUNEL)标记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myc蛋白,计数阳性细胞并进行...
- 于汉力高波陆莹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C-MYC大鼠心肌
-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介入栓塞治疗探讨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 评价Klippel Trenaunay综合征 (KTS)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2 3例KTS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技术行经股动脉行患肢动脉DSA ,以显示其异常的血管造影表现 ,继而用微导管超选择进入靶血管并用PVA颗粒加弹簧圈进行栓塞。结果 2 3例KTS患者均成功地进行了PVA加弹簧圈栓塞治疗 ,随访 6~ 2 4个月见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未见严重并发症及复发。结论 经导管动脉栓塞是介入栓塞治疗KTS的一种安全。
- 王宏辉王凯冰白彬高波吕仲力祖国良
- 关键词:介入栓塞治疗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SELDINGER技术PVA颗粒超选择经导管动脉栓塞
- ^(18)F-FDG PET/CT显像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被引量:26
- 2012年
-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结直肠癌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33例疑结直肠肿瘤患者均于手术治疗前行全身PET/CT扫描,将患者PET/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ET/CT诊断结直肠癌原发灶的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100%和96.97%;PET/CT对术前结直肠癌侵犯局部浆膜、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75.00%、78.12%、96.87%和71.87%,经Kappa一致性检验,PET/CT上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0.429,0.559,0.920,0.619,P均<0.05)。结论结直肠癌18F-FDG PET/CT术前检查,是结直肠癌的术前临床分期中有效的影像学评价手段。
- 王大龙于丽娟田墨涵任美丽张士德高波
- 关键词:结直肠癌PET/CT
- 3.0T磁共振全心冠脉成像和靶容积冠脉成像方法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初步评价3.0T磁共振全心冠脉成像显示正常冠状动脉长度及成像质量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应用3.0TMR对15名志愿者分别进行全心成像及靶容积成像。对比两种成像方式显示的血管长度、信噪比、对比信噪比及图像质量。结果:全心成像RCA(10.41±2.37cm)、LM/LAD(8.47±1.40cm)的长度显示大于靶容积成像(9.82±1.44cm和8.24±0.85cm),(P<0.05);显示LCX长度两种成像方式无差异(4.75±0.86cm和4.65±0.91cm,P>0.05)。信噪比及对比信噪比无显著差异。RCA、LAD远段全心成像质量评分(3.1±1.0;2.8±1.1)高于靶容积成像(2.5±1.2;2.5±1.2,P<0.05);其余各节段图像质量评分均无明显差异。结论:3.0 T磁共振全心冠状动脉成像是可行的;全心冠脉MRA在对冠状动脉血管远端的显示上优于靶容积成像。
- 孙红彬郭启勇侯阳孙宝海于兵高波
- 3.0T磁共振全心方法冠状动脉造影的初步评价
- 目的:初步评价三维(3D)全心方法冠状动脉造影在3.0T(Tesla)磁共振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采用3D分段k-空间快速梯度回波序列(turbo field echo,TFE),实时呼吸导航门控技术,心电向量(VC...
- 高波郭启勇候阳孙红彬
- 关键词:磁共振冠状动脉造影
- 病例导入PBL教学模式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
- 目的 探讨病例导入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在健康评估影像学检查见习期教学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选取哈医科大学2010级护理本科生,开设《健康评估》影像学检查章节见习期的学生...
- 杜丽娜高波郑淑香孙丽琴郑淑梅
- 关键词:PBL教学见习
- 多模态影像特征联合临床因素列线图模型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
- 2025年
- 目的:探讨基于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超声(US)特征及临床病理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将患者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41)及测试集(n=61)。在训练集中通过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因子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用训练集数据计算列线图最佳阈值以及进行模型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202例乳腺癌患者根据NAC后的病理结果分为病例完全缓解(PCR)组(n=53)和非PCR组(n=149)。Lasso回归结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R状态、HER-2状态、FFDM肿瘤最大直径及US肿块边缘是乳腺癌NAC后获得PCR的预测因子,以此构建预测NAC疗效的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模型的AUC分别为0.913、0.881,列线图模型有良好的区分度。基于训练集的ROC曲线确定列线图的最佳阈值为132.33分。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的实际概率与预测概率接近,模型拟合度较好。临床决策曲线显示模型有良好的临床适用性。结论:基于FFDM、US影像特征及临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较准确预测乳腺癌NAC疗效,为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阮野刘兴远曹思薇金彦桐张五岳赵明明王扬高波
- 关键词:乳腺肿瘤放射摄影术超声检查
-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同时评价左心功能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以磁共振为对照标准,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和MRI左心功能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及MSCT冠状动脉成像所得数据用于左心功能评价的准确性。方法:临床拟诊冠心病的患者20例,男7例,女13例,均自愿参加。全部病例均行心脏MSCT和MRI检查。结果:MSCT和MRI两种方法的心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方法的心功能指标EDV、ESV、SV、EF、MM相关性高,r值=0.72~0.92。MSCT所测EDV、ESV、SV和MM值较MRI偏大,MSCT所测EF值较MRI偏小。结论:本研究显示64层MSCT在左心功能定量评价方面准确可靠,与3.0T(Tesla)磁共振比较,两种方法心功能评价指标相关性高。一次M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以同时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和左心室功能。
- 高波侯阳郭启勇岳勇孙宝海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