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晓英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乳腺
  • 5篇乳腺癌
  • 5篇腺癌
  • 4篇阴性
  • 4篇阴性乳腺癌
  • 4篇三阴
  • 4篇三阴性乳腺癌
  • 4篇病理
  • 3篇乳腺肿
  • 3篇乳腺肿瘤
  • 3篇肿瘤
  • 3篇腺肿瘤
  • 3篇超声
  • 2篇乳房
  • 2篇乳房X线摄影...
  • 2篇钼靶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病理学
  • 2篇超声检查

机构

  • 6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大连市儿童医...

作者

  • 6篇程晓英
  • 5篇高波
  • 3篇张慧
  • 2篇王秀兰
  • 2篇张士德
  • 2篇李巍
  • 2篇孙立涛
  • 1篇张蕾
  • 1篇孙艳红
  • 1篇郑洪彦
  • 1篇郑淑梅
  • 1篇赵明明

传媒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三阴性乳腺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影像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危险因素,并基于全视野数字乳腺X线摄影(FFDM)影像特征构建预测ALNM模型。方法:回顾分析227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90例)和非转移组(137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常规乳腺FFDM检查。比较两组TN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年龄、绝经状态、组织学分级、Ki-67表达、病理类型)和肿瘤FFDM征象(腺体类型,肿瘤最大径、密度、形态、边缘、有无可疑钙化,FFDM显示有无ALNM及有无邻近皮肤增厚或凹陷)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TNBC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联合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TNBC患者绝经状态,肿瘤的最大径、密度、形态、边缘、有无可疑钙化,FFDM显示有无ALNM、有无皮肤增厚或凹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块边缘呈星芒状(OR=12.362,P<0.001)、肿块伴可疑钙化(OR=4.249,P=0.001)、FFDM显示ALNM(OR=34.428,P<0.001)是TNBC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淋巴结转移的联合诊断模型为Logit(P)=-5.349+2.515X肿块边缘呈星芒状+1.447X肿块伴可疑钙化+3.539X FFDM显示ALNM。联合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0,符合率81.5%,敏感度86.7%,特异度73.7%。结论:FFDM影像显示肿块边缘呈星芒状、肿块伴可疑恶性钙化、FFDM显示ALNM是TNBC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联合预测模型对TNBC淋巴结转移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金彦桐刘兴远王秀兰程晓英高波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乳房X线摄影术
三阴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X线特征探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与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比较,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乳腺X线特征。方法根据ER、PR、HER2表达情况,将737个乳腺癌肿块分成TNBC组(n=112)和non-TNBC组(n=625),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X线图像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TNBC肿瘤组织学分级高,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于non-TNBC组(P<0.05)。在钼靶X线中,TNBC主要表现肿块(69.7%),很少表现为肿块伴钙化(16.5%)、局限性非对称致密(4.6%)、单纯钙化(2.8%)和结构扭曲(6.4%);肿块形状多为圆形(30.9%)或椭圆形(38.3%),很少表现为不规则形(11.7%);肿块边缘多为清晰边缘(30.9%),毛刺肿块少见(19.1%)。non-TNBC通常表现为肿块伴钙化(43.5%),钙化多见(58.8%);肿块形态主要为分叶形(40.4%)和不规则形(28.9%),毛刺征多见(43.6%)。结论 TNBC有其独特的影像表现,更倾向于良性肿瘤的特点,了解其X线特征有助于提高TNBC的诊断水平。
程晓英张慧李巍孙艳红王秀兰高波
关键词:乳腺肿瘤病理学乳腺X线摄影
肾细胞癌病理组织学特征及超声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5年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肾脏肿瘤的检出率逐年增加。肾脏肿瘤中恶性病变占绝大多数,其中最常见的为肾细胞癌( renal cell carcinoma,RCC),约占肾脏原发恶性肿瘤的85%-90%[1-2],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左右。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3]对RCC 重新分型为:透明细胞癌(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乳头状细胞癌(papillary RCC,PRCC)、嫌色细胞癌( chromophobe RCC, CHRCC)、集合管癌( collecting duct carcinoma,CDC)、髓质癌(renal medullary carcinoma,RMC)、管囊状细胞癌、多房囊性细胞癌、黏液性管状及梭形细胞癌、终末期肾病相关性肾癌、XPn 易位性肾癌、神经母细胞瘤相关性肾癌、未分化型肾癌等。其中CCRCC 为最常见亚型,约占70%-75%[4]。PRCC 为第二常见亚型,约占10%~15%[5]。不同的亚型具有不同生物学行为,CCRCC 较PRCC 及CHRCC 侵袭性高,预后差[6]。多房囊性细胞癌和黏液性管状及梭形细胞癌预后较好[7-8]。因此术前影像学对RCC 分型尤为重要。
程晓英孙永杰张士德
关键词:肾细胞癌病理组织学特征三维超声超声造影
三阴性乳腺癌钼靶与超声特征探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钼靶X线和超声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TNBC患者的钼靶X线和超声影像资料。结果:TNBC肿瘤组织学分级高,在钼靶X线上常表现为肿块(69.8%),很少表现为肿块伴钙化(15.1%)、单纯钙化(1.9%)、局限性非对称致密(9.4%)或结构扭曲(3.8%)。肿块形状主要为圆形或椭圆形(62.2%),很少表现为不规则形(17.8%)。肿块常为清晰边缘(35.6%),毛刺边缘(11.1%)少见。在超声检查中,TNBC主要表现为肿块(87.0%),很少表现肿块伴钙化(9.3%)、单纯钙化(0%)或结构扭曲(3.7%)。肿块形状主要为圆形或椭圆形(51.9%),其次是不规则形(48.1%)。肿块常为清晰边缘(48.1%),毛刺边缘(5.8%)少见。肿块内部回声以低回声和混杂回声为主,肿块后方回声衰减少见,弹性评分多为4或5。结论:TNBC钼靶X线和超声表现更倾向于良性肿瘤的特点,了解其影像特征有助于提高TNBC的诊断水平。
程晓英孙立涛张慧李巍张士德高波
关键词:乳腺肿瘤病理学超声检查
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钼靶与超声比较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比较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的钼靶X线及超声特征,提高TNBC的影像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根据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将387例乳腺癌患者分成TNBC组54例和NTNBC组333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钼靶X线图像、超声声像图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TNBC组肿瘤组织学分级高,浸润性导管癌Ⅲ级明显多于NTNBC组(χ2=47.009,P<0.001);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于NTNBC组(χ2=4.658,P<0.05)。乳腺钼靶X线显示,TNBC组主要表现为肿块(37例,69.8%),钙化少见(10例,18.9%),肿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28例,62.2%),边缘清晰(16例,35.6%),毛刺征少见(5例,11.1%);NTNBC组多表现为肿块伴钙化(138例,42.1%),形态多不规则(119例,46.5%),毛刺征多见(77例,30.1%),两组在肿块、钙化、形态及边缘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18、19.889、32.605、21.102,P<0.001)。超声显示,TNBC组主要表现为肿块(52例,96.3%),钙化少见(5例,9.3%),肿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27例,51.9%),边缘清晰(25例,48.1%),毛刺征少见(3例,5.8%),肿块后方回声衰减少见(5例,9.6%);NTNBC组多表现为肿块(318例,96.1%),钙化多见(135例,40.8%),形态多不规则(243例,76.4%),毛刺征多见(76例,23.9%),肿块后方回声衰减者多见(78例,24.5%),两组在肿块钙化、形态、边缘、肿块后方回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06、18.339,P<0.001;χ2=16.170、8.429,P<0.05)。结论在钼靶X线和超声中,TNBC主要表现为边缘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肿块后方回声衰减少见,更倾向于良性肿瘤的影像学特点;NTNBC主要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毛刺边缘肿块,钙化多见,上述影像学特征有助于TNBC的早期诊断。
张慧孙立涛高波程晓英张蕾郑淑梅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房X线摄影术女(雌)性
基于FFDM、超声特征及临床因素的列线图模型预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超声特征及临床病理因素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SLNM)的预测价值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416例乳腺癌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291)及测试集(n=125),对Lasso回归确定SLNM的预测因子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列线图模型,评价其预测SLNM的价值。结果: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Youden=0.224时,NLR的最佳阈值为2.37。Lasso回归结合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FDM特征(肿块边缘呈星芒状、肿块内有可疑恶性钙化、腋窝异常淋巴结)、超声征象(肿块内血流特征、腋窝异常淋巴结)是乳腺癌SLNM的预测因子,训练集和测试集中模型的AUC分别为0.841和0.811,提示模型的区分度良好,基于训练集的ROC曲线确定列线图的最佳阈值为174.6分;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提示模型有良好的校准度和临床适用性。结论:基于FFDM、超声特征及临床因素的列线图模型为临床医生术前无创性预测乳腺癌SLNM提供了新方法。
曹思薇刘兴远程晓英张五岳郑洪彦金彦桐赵明明阮野高波
关键词:乳腺癌超声检查前哨淋巴结转移列线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