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连香
- 作品数:6 被引量:13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长江三角洲典型地区土壤有效铜和锌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8
- 2007年
- 在2004年土壤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参照1982年土壤普查的资料,分析了张家港市土壤中有效铜和有效锌的时空变化趋势,并探讨了土壤性质、农业生产管理措施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对它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二十几年来,该地区土壤中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有了显著增加。在空间上,虽然土壤有效性铜和锌在水耕人为土高于北部的潮湿雏形土的格局没有改变,但在局部地区积聚的现象较为明显。这些时空变异的特征是由于二十多年来该地区农业生产管理措施的改变,工业发展等的外在因素,通过土壤性质发生改变(pH降低、有机质含量增加)而造成的。同时,工业、农业和城市活动带来的废弃物进入土壤中,也可导致土壤有效铜和锌含量增加。土壤有效铜和锌的时空演变,导致了研究区出现了铜过量的土壤,因此今后注意土壤铜过量对作物产生的危害。而土壤有效锌虽然有所增加,但大部分土壤仍处于较低或缺乏的状态,农业生产中应注意恰当施用锌肥,以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
- 严连香黄标邵学新赵永存孙维侠顾志权钱卫飞黄耀
- 关键词:土壤影响因素
- 不同工业企业周围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空间变异及其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 土壤作为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提供人类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而且接受来自工业和生活、农药化肥等含重金属的各种物质的污染。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土壤的工业污染越来越受到关注,工矿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中的重金属对...
- 严连香
-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土壤作物系统迁移转化规律
- 文献传递
- 不同工业企业周围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Pb、Cd的空间变异及其迁移规律被引量:38
- 2009年
- 对苏南不同排污方式的3个工业企业周围土壤-作物系统的重金属空间变异、迁移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污水排放分别导致了氧化铅厂(F1)和化工厂(F2)周围农田土壤中Pb和Cd的聚集,其上作物的重金属吸收量也明显提高。而以大气排放为主的冶金企业(F3)导致土壤中重金属的轻微积累,也显著提高了作物中Pb的含量。在空间分布上,污水排放企业周围土壤和作物重金属的强烈聚集区出现在企业排污口附近约50m范围内,并随着距企业距离的增加重金属含量呈指数降低,高于土壤背景值的污染范围分别为400m(F1)和100m(F2)。进入土壤的Pb和Cd主要聚集在土壤表层0~20cm范围内。在企业污水灌溉的影响下,水稻Pb和土壤Pb、水稻Cd和土壤Cd均呈显著的指数关系;小麦Cd和土壤Cd呈显著的线性关系。当小麦和水稻Cd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0.2mgkg-1)时,土壤中有效Cd含量分别为0.360mgkg-1和0.319mgkg-1,全Cd分别为1.50mgkg-1和1.42mgkg-1。而在大气污染的影响下,土壤-作物中的重金属无明显的相关性。
- 严连香黄标邵学新赵永存孙维侠阮心玲
- 关键词:重金属土壤作物迁移
- 长三角经济高速发展地区土壤pH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0
- 2006年
- 通过调查和分析长三角地区张家港市2004年和第二次土壤普查时(1980)的土壤pH,探讨了该市近20年来基于经济高速发展影响下的土壤pH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自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该市土壤pH变化明显。南部人为土地区绝大部分土壤pH值都下降了一个单位,平均值由7.39降至6.33;北部雏形土区,两个时期的土壤pH值分别为7.92和7.98。土壤pH的降低可能同该地区长期施用化学肥料、酸雨及工业酸性“三废”排放的增加有关。此外,土地利用和田间管理也对土壤pH变化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而土壤地球化学性质差异则是导致南北地区土壤pH变化不同的内在因素。
- 邵学新黄标顾志权钱卫飞金洋毕葵森严连香
- 关键词:土壤PH影响因素
- 苏南典型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空间分布及来源分析被引量:7
- 2007年
- 本文研究了江苏张家港市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六六六(HCH)和滴滴涕(DDT)的残留状况,用空间插值和GIS技术分析了其空间分布规律,探讨了潜在来源。结果表明,547个采样点中有21.94%的表层土壤样品中检出HCH,而DDT的检出率为96.16%。HCH在土壤表层的残留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的二级标准(500 ng/g),超过一级标准(50ng/g)的也仅占1.46%,DDT则有0.55%的样品超过二级标准。HCH和DDT不同异构体的比值指示土壤中可能有新的来源,但主要还是与历史上的农药施用有关。空间上HCH在南部人为土区的含量要显著高于北部的雏形土区,DDT则相反,这一空间分布格局主要与不同地区的种植历史有关,HCH在人为土区的较高残留可能与历史上水稻种植有关,DDT在北部雏形土区的较高残留则与棉花种植关系较密切。
- 邵学新顾志权李意坚黄标赵永存孙维侠严连香
-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残留
- 长江三角洲典型地区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被引量:39
- 2008年
- 以长江三角洲典型地区张家港市为例,运用不同评价标准和方法评价土壤中Cd,Hg,Pb,Cu,As和Cr的污染现状,探讨了不同评价标准和方法评价结果的异同.结果表明,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为标准,Hg,Cu和Cd出现超标,但超标率都很小.以环境背景值为标准,六种元素超标的样点数明显增加.以环境背景值为标准,元素污染指数比地积累指数更能反映外源污染物导致的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状况,而元素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则能反映Cd和Hg等对生态系统的危害风险.在六种元素综合污染评价上,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和多金属综合生态风险指数(RI)对土壤的污染评价总体趋势反映一致.
- 邵学新黄标赵永存孙维侠严连香顾志权钱卫飞
-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