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晓晟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海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诊断及分期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癌
  • 2篇肠癌
  • 1篇凋亡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诊断
  • 1篇增敏
  • 1篇术前
  • 1篇术前分期
  • 1篇双低
  • 1篇齐墩果
  • 1篇齐墩果酸
  • 1篇腔静脉
  • 1篇肿瘤
  • 1篇周期

机构

  • 5篇青海省人民医...

作者

  • 5篇张永海
  • 5篇余晓晟
  • 2篇白俊虎
  • 2篇祁定坤
  • 2篇董永兴
  • 1篇刘素萍
  • 1篇张红
  • 1篇白峻虎
  • 1篇韩秀敏
  • 1篇刘金昊
  • 1篇宋卫国

传媒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求医问药(下...
  • 1篇第四届中国放...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2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肝细粒棘球蚴病下腔静脉肝静脉CT成像的评估价值
2018年
目的探讨使用CT成像评估肝细粒棘球蚴病病灶与下腔静脉、肝静脉关系的准确性。方法 100例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行腹部CT三期扫描,得到下腔静脉、肝静脉三维重建图像,观察棘球蚴病病变与下腔静脉、肝静脉的关系,将结果与术中结果对比,分析使用CT成像评估肝细粒棘球蚴病病灶侵犯下腔静脉、肝静脉的可靠性。结果 CT成像评估血管推移、伴抱球征、界限不清楚、血管狭窄等与术中所见一致。有4例患者CT成像判断为病灶与下腔静脉界限清楚,而术中示病灶与血管有一定黏连。对于有血管狭窄判断为受侵犯的结果中,有3例为过度诊断。结论肝静脉、下腔静脉CT成像能清晰显示肝棘球蚴囊肿与肝静脉、下腔静脉的空间位置关系。
董永兴白峻虎张永海韩秀敏余晓晟
关键词:肝细粒棘球蚴病下腔静脉肝静脉腹部CT
齐墩果酸联合放疗对HepG2细胞周期和凋亡作用的体外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体外观察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联合放疗对肝癌HepG2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探讨OA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单纯给药组(OA组)、单纯照射组(IR组)、照射与药物联合作用组(IR+OA组).MTT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OA显著增加射线的杀伤作用,联合组细胞的活力明显下降,凋亡率增高,细胞周期蛋白CyclinB1和Cdk1的降低,p-Cdk1表达量上升更明显,细胞G2/M期阻滞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OA显著增加射线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CyclinB1-Cdk1复合物的表达量减少和活性抑制、诱导细胞阻滞G2/M期有关.
余晓晟张永海刘金昊宋卫国方红育
关键词:齐墩果酸放射增敏细胞周期凋亡HEPG2细胞
结肠癌的VCT诊断及分期探讨
2012年
随着近年来我国饮食习惯与西方国家的逐步接近,结肠肿瘤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既往主要将钡剂灌肠和结肠镜作为临床诊断本病的手段,但二者对腔外、肿瘤的浸润以及病变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影像学诊断在明确结肠癌诊断、确定系统的治疗方案、
余晓晟张永海白俊虎祁定坤刘素萍
关键词:结肠癌诊断CT诊断结肠肿瘤影像学诊断
64层螺旋CT对结肠癌的诊断及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
随着进年我国饮食习惯逐步与西方国家接近,结肠肿瘤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和年轻化趋势,既往主要方法为钡剂灌肠和结肠镜作为临床诊断的手段,但二者对腔外、肿瘤对腔外的浸润以及病变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影像学诊断在明...
余晓晟张永海白俊虎
关键词:多层螺旋CT结肠癌术前分期
文献传递
肺动脉栓塞诊断中CT双低扫描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CT双低扫描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双源CT机对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30例肺栓塞患者进行扫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给予100 kv,对比剂为碘克沙醇270 mg I/ml。对照组给予120 kv,对比剂为碘海醇350 mg I/ml,两组对比剂用量均为0.9 ml/kg,使用智能跟踪触发扫描,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叶肺动脉、段肺动脉亚段肺动脉栓子检出数以及总检出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辐射剂量、碘摄入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CT双低扫描不会降低肺动脉栓塞诊断率,且可明显降低碘摄入量及辐射剂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余晓晟张永海董永兴杨丛珊祁定坤张红孙璐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