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丽
- 作品数:17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市气候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北京市山区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被引量:1
- 1994年
- 本文简要论述了北京市山区自然条件的基本特点,着重分析了水、热气候资源及气象灾害对山区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与限制因素。在揭示山区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山区扶贫,加快山区建设步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等问题提出对策和措施建议。
- 刘中丽郑大玮
-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
- 小麦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产量的影响及干旱诊断方法初探被引量:8
- 1989年
- 两年的盆栽试验表明,小麦孕穗期对水分胁迫最为敏感,其次为开花期.干旱主要是通过减少籽粒数来影响产量的.用红外测温仪测定干旱麦田和湿润麦田的叶丛温差,是诊断小麦干旱之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 王宏于沪宁邓根云郑大玮刘中丽
- 关键词:小麦水分胁迫干旱叶温
- 全文增补中
- 京郊夏秋热量条件与玉米中早熟品种的合理搭配
- 1991年
- 1990年北京市335.6万亩玉米平均亩产390.1公斤,比上年增产45.9公斤,增产率达13.4%,总产达到13.09亿公斤,取得超历史的大丰收.玉米大幅度增产除了各项措施得当和当年的气候条件利多弊少外,夏平播面积扩大和大面积推广中熟品种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1990年夏平播玉米205万亩,占两熟制玉米面积的76.6%,其中紧凑型中熟品种掖单4号为90.8万亩,占48%,加上掖单5号、黄417等中熟品种在夏平播面积中达50%以上.大幅度增加中熟品种对玉米增产确实起了重大作用,但也带来新的问题,玉米收获期后延,推迟了小麦播种期.近几年秋季偏暖,小麦晚播尚未造成冬前弱苗大幅度增加的后果,加上晚麦高产栽培技术取得较大进展,因此对小麦产量尚无明显影响.
- 邓根云刘中丽
- 关键词:玉米
- 北京市山区冬季塑料暖棚养猪技术被引量:2
- 1997年
- 根据光热转换原理和封闭式塑料大棚透光、增温、保温效果好的特点,在山区入冬后,将敞开式猪舍用0.14mm的塑料复盖,全部封闭。改善猪冬季生长的圈舍小气候环境,减少不合理的热能消耗,提高饲料利用率。使山区有限的营养物质投入,获取较高的生产力效果,改变山区一年养猪半年长肉的落后局面。
- 刘中丽唐广蔡涤华严合亮
- 关键词:饲养塑料暖棚
- 1999年北京地区玉米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被引量:3
- 2000年
- 刘中丽
- 关键词:玉米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栽培技术
- 利用山区与平原气候差异生产优质肉羊
- 1997年
- 山区和平原的气候差异造成饲草资源量高峰期的季节差异。利用这种饲草资源量的时间差特点,夏季在山区繁育羔羊,秋季将断奶羔羊移至平原农区育肥,形成新的优质肉羊生产体系。具有下列特点:改善山区羊群结构,提高商品率,增加经济效益;减轻山区冬春季节草畜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山区草场资源、平原农区秸秆资源,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生产优质羔羊肉供应市场;秸秆过腹还田,培肥土壤,提高粮食产量。
- 刘中丽吴江岩苏荫荣
- 关键词:气候资源羔羊快速育肥肉用羊
- 大瓶螺引种养殖的农业气象问题被引量:4
- 1992年
- 本文通过对热带大瓶螺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研究,掌握其生长发育对气象环境条件的要求,在分析比较原产地气候条件的基础上,为充分利用我国气候资源,合理地发展大瓶螺人工养殖业,提供科学依据.
- 刘中丽郭文利李军蔡涤华
- 关键词:大瓶螺引种养殖农业气象
- 玉米的高产潜力与种植制度优化问题被引量:1
- 1992年
- 一、前言粮食生产既是自然再生产又是经济再生产,只有把追求高产的目标同追求高经济效益的目标统一起来,粮食生产才具有持续稳定发展的动力.近十余年来北京市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和注意协调上下茬作物的矛盾,促进了两茬平播面积的迅速发展和上下茬作物均衡增产.
- 邓根云刘中丽
- 关键词:玉米高产潜力耕作制度
- 热带福寿螺的引种养殖与气候适应性区划被引量:7
- 1989年
- 在分析比较原产地气候条件和福寿螺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确定福寿螺养殖的生态因子指标,划分适宜养殖区域并进行分区综合评价.为这一新兴的水产珍品养殖业的迅速合理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刘中丽
- 关键词:引种
- 全文增补中
- 气候变化对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及对策被引量:3
- 2009年
- 北京是严重缺水的大城市,目前人均拥有量300m3左右,为世界平均值的4%,全国平均值的16%。随着城市的发展,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影响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本文分析了北京地区水资源的特点、现状,包括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存在问题,重点分析了近50a来的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对未来50a水资源需求量和可供量做出预测,并进行了评估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气象学角度提出了缓解水资源紧缺的对策,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
- 吴春艳轩春怡刘中丽
- 关键词:水资源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