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普玲
- 作品数:16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普罗普功能理论对叙事学人物研究的启发意义被引量:11
- 2011年
- 俄国理论家普罗普在《故事形态学》中提出的核心理论———功能理论,不仅对结构主义叙事学有着直接的影响,也同样对今天的叙事学人物研究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本文通过对普罗普功能理论的剖析,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该理论对人物研究的启发意义:一、人物和行动的研究;二、人物和结构的研究;三、人物和身份的研究。
- 卢普玲
- 关键词:普罗普
- 人物:虚构的生灵——论叙事学人物观被引量:3
- 2014年
- 传统人物观关注人物的性格塑造、思想内涵,以及人物所属社会类型、道德价值和社会意义等,强调"叙述为人物服务"。而叙事学认为只有"人物"参与的事件才构成"叙述",所以强调"人物为叙述服务"。人物作为叙事的基本要素,具有两大基本特性:虚拟性和行动性。人物的行动是叙述的内在动力,推动着叙述往前发展,并且促进人物的生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到人物在叙述中的意义,并且从叙事学角度拓展对人物的研究:从人物的行动性出发去探寻人物在叙述中的各种功能性作用及其叙事学意义。
- 卢普玲
- 关键词:虚拟性行动性叙事意义
- 论人物在叙事学研究中的功能性意义被引量:5
- 2010年
- 传统的人物观注重人物的心理性特征,注重"叙述为人物服务",随着俄国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等文论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人物作为叙述的参与者是如何为叙事服务的,关注到人物的功能性作用,中外文论家对此都有相关论述。"功能性人物观"的提出,突破了传统人物观的局限,也有着叙事学上的意义。它有助于更深刻地发掘作品的深层主旨。
- 卢普玲
- 人物与叙述-试论次要人物在叙述中的作用
- 人物不仅在叙述中生成,是故事讲述人'讲述'的对象,他还具有为叙述服务的功能,是在讲故事活动中发挥多种作用的'叙述参与者'.好的作家不但善于塑造人物,他还善于利用故事中的人物帮助自己开展叙述.因此,该文主要从'叙述流程'角...
- 卢普玲
- 文献传递
- 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策略及方法被引量:2
- 2009年
- 一、新词语的定义新词语就是具有新的语音、构词形式或语义内容的词语。作为音义结合体,词语的形式与内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 刘杰卢普玲
- 关键词:汉语新词语构词形式语义内容新词新语词义扩大能产性
- 论导介性人物在叙述中的功能性作用
- 2005年
- "叙述"(Narration),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讲故事"。不同的叙述方式,不同的故事讲述者,直接影响着故事的叙述效果。为了更好地讲述故事,作家常常利用时间的变化(倒叙、插叙、前叙等)、叙述角度的变化(全知视角、内在视角、外在角度等)等帮助自己叙述;
- 卢普玲
- 关键词:讲述人全知视角刘姥姥叙事作品贾府
- 新闻叙事中“人物”的叙述作用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作为叙事文本中重要的要素之一,人物不但在虚构的故事中,而且在反映真实世界的新闻作品中,均担负着包括叙述功能在内的各种职责。人物有助于新闻文本更好地表现出事件的真实性,增加新闻故事的趣味性。新闻文本中人物的多元化的趋势,正是符合目前传者与受者地位日益平等的现状和发展。此外,人物在新闻作品中,往往还承担着叙述功能的任务。
- 李冬明卢普玲
- 倾听内心的呼唤
- 2006年
- 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对当代大学生喜爱、熟识的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女主人公进行分析,剖析她们之所以受到大学生喜爱的深层原因和表现出的共性,并通过从中折射出的当代大学生新的审美价值观、社会人生观, 去认识、发掘英美文学作品在新时代焕发出的现实意义。
- 卢普玲刘慧
- 关键词:自尊反叛自我价值
- 网络新闻互文叙事对报纸新闻叙事影响被引量:13
- 2009年
- 本文运用互文性文本理论对网络新闻的叙事特性进行分析,认为网络新闻互文叙事体现出的超文本性、多媒体性、互动性特点对报纸新闻叙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焦树民卢普玲
- 关键词:互文性多媒体性
- 人物与叙述--人物在叙述中的功能研究
- 卢普玲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