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祥
- 作品数:46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PM2.5暴露对肺AQP1表达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为研究肺水通道蛋白1(AQP1)在PM2.5暴露引起肺损伤中的作用,本文首先在细胞水平上检测了PM2.5暴露对肺上皮细胞A549的细胞存活率、细胞AQP1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以及AQP1在细胞内的表达定位的影响.另外,将1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PM 2.5染毒组(1.5 mg·kg^-1体重),每组5只,采用气管滴注法染毒,每隔1 d染毒1次,共2周,制备PM2.5暴露大鼠模型,进一步观察PM2.5暴露对大鼠肺AQP1表达及肺组织损伤的影响情况.结果显示,PM2.5暴露可引起肺上皮细胞A549形态异常和存活率降低.PM2.5暴露后的24 h内A549细胞的AQP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先升高,并在暴露后的12 h内达到最高水平,然后有所下降;免疫荧光结果也证实AQP1蛋白在PM2.5暴露后表达水平升高,并呈现从细胞质向细胞膜定位的过程;用PM2.5暴露处理SD大鼠肺组织中AQP1表达亦显著增加,并且肺组织出现肺泡隔增厚,并有广泛的水肿充血及炎症细胞浸润.总之,PM2.5暴露可诱导A549细胞及大鼠肺组织内AQP1的表达升高,可能参与PM2.5暴露引起的肺病理性损伤过程.
- 李文可牛冰羽李疆帅洪启浩苗晓燕周志祥
- 关键词:PM2.5急性肺损伤肺上皮细胞AQP1
- 基于极端环境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及降解特性的技术应用示范
- 李捍东于云江刘秀华李霁赵志勇李玲周志祥王建涛洪建灵等
- 该项目在环境治理工程与生物处理技术等学科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基于极端环境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及降解特性,探索、开发出极端环境环境污染治理及资源充分合理利用新的生物技术,并将其成功地运用于极端环境中污染治理、废弃物资源化项目中,...
- 关键词:
- 关键词:环境治理工程废水处理工程废弃物利用
- 四环素抗性基因tet(A)荧光RA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2
- 2023年
- 为了实现快捷、准确检测抗生素抗性基因,提高环境监测与治理能力,建立了一种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RAA)的四环素抗性基因tet(A)的快速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以tet(A)基因序列保守区为靶序列,设计其RAA引物,筛选并优化RAA引物探针,建立荧光tet(A)-RAA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tet(A)-RAA法在39℃恒温条件下30 min内即可特异性实现对tet(A)基因片段的有效扩增,与无抗性细菌均无交叉反应.且采用该方法对18个环境样品进行检测,阳性率为100%,与qPCR方法检测结果一致.该四环素抗性基因tet(A)的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可用于对抗性基因tet(A)的快速检测,也为开发其他抗生素抗性基因快速检测方法提供了参考.
- 周志祥赵子杰李疆帅薛姗洪启浩侯潇楠任阵海
- 关键词:四环素重组酶环境检测
- 北京市PM2.5诱导A549 细胞的AhR通路激活
- 中国是世界上PM2.5 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PM2.5 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可以进入支气管等下呼吸道,并沉积在肺泡,已知和一系列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相关,包括:哮喘、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甚至肺癌.PM2...
- 牛冰羽李文可周志祥
- 关键词:PM2.5CYP1A1
- PM_(2.5)暴露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铁死亡被引量:3
- 2021年
- 为了进一步揭示PM_(2.5)暴露对肺的毒性损伤作用,本工作采用16HBE人肺支气管细胞,检测了PM_(2.5)暴露后16HBE的细胞活性、细胞中铁含量、GSH含量、LPO和MDA的产生情况.结果显示,PM_(2.5)(200μg·mL^(-1))处理16HBE细胞24 h后可导致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铁含量增加、细胞内LPO和MDA生成量增加、GSH含量降低,而铁死亡抑制剂DFOM (6.25μmol·L^(-1))及Fer-1 (12.50μmol·L^(-1))可以显著减轻PM_(2.5)对细胞的毒性损伤作用,抑制MDA的产生,减少GSH的损耗.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形态学观察显示,PM_(2.5)暴露诱导细胞出现铁死亡的特征性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qPCR检测结果进一步提示PM_(2.5)暴露后细胞内铁死亡相关基因FTH1、NCOA4和ALOX15的表达量显著性增加,GPX4显著降低.结果说明PM_(2.5)暴露引起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发生铁死亡.
- 冯董董洪启浩李疆帅李文可牛冰羽王碧琪周志祥
- 关键词: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脂质过氧化
- 北京市冬季空气中PM_(2.5)对THP-1细胞焦亡的影响
- 2022年
- 为了验证PM_(2.5)进入肺部后,在肺巨噬细胞清除PM_(2.5)组分中是否发生细胞焦亡效应,本研究以THP-1细胞作为人巨噬细胞模型,以不同浓度PM_(2.5)暴露于THP-1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水平,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PI染色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Annexin V/PI染色,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焦亡相关蛋白NLRP3、ASC、caspase-1、GSDMD的表达,以及ELISA法检测IL-1β、IL-18的分泌等来检测PM_(2.5)暴露诱导THP-1细胞的焦亡发生和炎症因子释放水平.结果显示:THP-1细胞暴露于PM_(2.5)后,细胞存活率的降低与PM_(2.5)暴露浓度的增加呈正相关;THP-1暴露PM_(2.5)48 h后,细胞胀大并呈气泡状;与空白对照(PBS)组相比,PM_(2.5)暴露组与阳性对照组(1.0μg·mL^(-1)LPS+5.0 mmol·L^(-1)ATP)的细胞上清中LDH水平显著提高;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Annexin V/PI染色双阳区的细胞比例显著提高;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M_(2.5)暴露组炎症小体蛋白NLRP3、ASC、caspase-1表达水平显著提高,而且caspase-1和焦亡执行蛋白GSDMD发生了切割;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M_(2.5)暴露组IL-1β与IL-18分泌显著提高.研究表明,PM_(2.5)暴露可诱导THP-1细胞炎症性细胞焦亡效应.
- 洪启浩王国镇王国镇刘紫佳唐铎薛姗赵子杰王谦王谦侯潇楠任阵海周志祥
- 关键词:THP-1细胞炎症
- 巨噬细胞在PM_(2.5)暴露肺泡气血屏障损伤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巨噬细胞在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暴露肺泡气血屏障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18只10周龄、体质量24~27 g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n=6):对照组(气管滴注生理盐水)、PM_(2.5)低剂量组与PM_(2.5)高剂量组(在实验第1、4、7天气管滴注PM_(2.5)样品悬液,染毒浓度分别为1.8和16.2 mg/kg体质量),末次染毒24 h后检测PM_(2.5)暴露后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总蛋白(total protein,TP)、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释放水平以及肺组织中F4/80蛋白表达水平,观察小鼠肺泡气血屏障的损伤效应及肺组织中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以肺泡上皮细胞A549和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构建体外肺泡气血屏障模型,结合THP-1巨噬细胞模型,将PM_(2.5)上清、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和PM_(2.5)-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分别与屏障模型孵育24 h,通过检测屏障模型跨膜电阻值(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荧光素钠透过率和屏障细胞LDH释放情况,确认PM_(2.5)暴露诱导屏障受损过程中巨噬细胞的促进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PM_(2.5)暴露后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和IL-8的表达情况,探究巨噬细胞在PM_(2.5)暴露中炎性应激效应。结果PM_(2.5)暴露可引起小鼠肺组织损伤,且随染毒剂量增加,BALF中TP、LDH、AKP含量及肺组织中巨噬细胞数量随之增加,PM_(2.5)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体外肺泡气血屏障模型暴露结果显示:与150、300μg/mL PM_(2.5)上清或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单独作用于屏障模型相比,将150、300μg/mL PM_(2.5)-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暴露于屏障后,屏障TEER显著降�
- 姚梦菲王国镇王国镇唐铎刘紫佳盛超郑雨晨宗琪李文可周志祥
- 关键词:巨噬细胞肺泡
- 全日制工程硕士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随着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变化和改革,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因此,完成和实现目标培养已受到高度重视。从四个方面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与实际应用研究: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是工程硕士的实际需求,合理组织课堂讨论是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兴趣的有效方法,教学多向渗透是工程硕士拓宽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有效途径,以及突出教学过程的创新性是培养是工程硕士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基础。结论是,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探索,尤其适合于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整体要求。
- 吕岫华刘伟周玉柏周志祥盛望马雪梅闫红
- 关键词:全日制工程硕士教学方法
- 治疗和/或预防宫颈癌的基因工程药物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和/或预防宫颈癌的基因工程药物。本发明提供的疫苗,其活性成分由含有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蛋白质的编码基因的重组质粒甲和表达所述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蛋白质的重组腺病毒组成。本发明提供的疫苗对于宫颈癌的治疗和预...
- 曾毅周志祥张立娜徐银胜李泽琳盛望
- 文献传递
- 抗HIV多肽及它的长效抗HIV衍生物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抗HIV多肽及它的长效抗HIV衍生物与应用。该抗HIV多肽的名称为CT105M,其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的序列1。其长效抗HIV衍生物的名称为CT105ML‑2,是该抗HIV多肽被马来酰亚胺修饰得到的化合物。实...
- 曾毅 刘薇周志祥 安晓红沈思嗣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