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怡
- 作品数:46 被引量:31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茶树氟含量抑制剂及其应用及抑制茶树新梢氟累积的种植方法
- 本发明的一种茶树氟含量抑制剂及抑制茶树新梢氟累积的种植方法,结合水培和土培的不同的应用方式,深入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钾元素在茶树种植中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添加的钾离子含量为435.65 mg/L时,对抑制茶树新梢氟累积具有优异...
- 王玉花孙怡武子辰邢安琪朱江媛徐晓寒赵真陈暄黎星辉
- 马尾藻多糖的膜分离纯化被引量:7
- 2011年
- 对膜分离技术分级分离马尾藻多糖提取液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料液比及操作压力对多糖分级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糖主要包含在分子量大于50kD的截流液中;随着料液比的减小,膜分离后的多糖损失减少,确定最佳料液比为1∶150(W/V,g∶mL);操作压力对多糖损失无显著影响,在设备允许压力范围内,0.1~0.5MPa都适合。
- 叶红周春宏曾晓雄孙怡黄晨聪
- 关键词:马尾藻多糖膜分离
- 苦丁茶冬青苦丁茶提取物与3,5-双咖啡酰奎尼酸对肠道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5年
- 制备苦丁茶冬青苦丁茶的水提物和醇提物,并通过HP-20大孔树脂层析和半制备色谱分离纯化得到苦丁茶多酚中含量较高的3,5-双咖啡酰奎尼酸(3,5-dicaffeoylquinic acid,3,5-diCQA)组分。运用体外厌氧发酵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探究了苦丁茶提取物和3,5-diCQA对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并测定了发酵体系中短链脂肪酸和乳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苦丁茶冬青苦丁茶水提物、醇提物和3,5-diCQA能促进双歧杆菌、乳酸菌/肠球菌的生长,同时抑制溶组织梭状菌、普雷沃勒氏菌的生长;与空白对照相比,它们还能促进甲酸、乙酸和丙酸的生成,但对丁酸的合成没有影响。因此,苦丁茶冬青苦丁茶及3,5-diCQA具有一定的调节肠道微生态的作用。
- 谢旻皓王晴川徐冬兰刘天囡孙怡曾晓雄
- 关键词:多酚肠道微生物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被引量:6
- 2013年
- 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大豆卵磷脂溶于无水乙醇,制备EGCG磷脂复合物,利用紫外扫描、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对该复合物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实验条件下EGCG和磷脂通过非共价键结合得到目标复合物;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分析结果表明EGCG磷脂复合物能够改善EGCG的脂溶性。
- 雷时成胡冰孙怡张鑫曾晓雄
- 关键词:EGCG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芯-壳复合纳米颗粒及其纳米营养物制备技术的研究 Ⅰ.儿茶素纳米胶囊的研制被引量:7
- 2007年
- 利用分子自组装原理制备包封有儿茶素的壳聚糖纳米胶囊,探讨了pH值和壳聚糖与三聚磷酸钠(TPP)质量比对纳米颗粒形成及其性质的影响.通过控制壳聚糖与TPP质量比为1.3~3.0,可制备形态规则、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10~50 nm的球形纳米颗粒.经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儿茶素的包封率为30.54%~50.46%.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制壳聚糖-功能蛋白芯-壳复合纳米颗粒及纳米营养物奠定了基础.
- 胡冰周蓓孙怡叶红曾晓雄
- 关键词:儿茶素纳米胶囊
- 茯砖茶多糖免疫调节活性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
- 茯砖茶(FBT)是西南边疆地区藏族、维吾尔族和蒙古族日不可少的必需饮品。目前对FBT活性和功效已经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然而茯砖茶多糖(FBTPS)的免疫调节活性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DEAE-Fast...
- 陈贵杰陈丹万鹏陈春旭周望庭曾晓雄孙怡
- 关键词:茯砖茶多糖免疫活性分子机制
- 过表达CsFEX型大肠杆菌及应用和检测方法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检测领域,涉及一种过表达CsFEX型大肠杆菌及应用和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1)配制LB液体培养基和LB固体培养基;2)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接种过表达CsFEX型大肠杆菌并过夜培养;3)挑取单克隆菌落,加...
- 王玉花武子辰邢安琪孙怡徐晓寒房婉萍朱旭君马媛春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游离糖的含量被引量:7
- 2007年
- 曾晓雄李雅萍孙怡叶红刘俊向小丽王克其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茶叶非酶促褐变含氮化合物
- 一种利用氟干预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氟干预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高脂膳食结合氟干预诱导动物非酒精性脂肪肝,其中高脂饲料中脂肪含量45‑60%,高脂饲料中添加0.01%‑0.2%的氟化钠,或者在动物饮用水中加入50‑100...
- 陈贵杰曾晓雄孙怡
- 苦丁茶提取物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测定被引量:43
- 2008年
- 首先用不同的有机溶剂分部萃取苦丁茶(Ilex kudincha C.J.Tseng)热水提取物(粗提物),得到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及萃取剩余物,然后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粗提物和各萃取物的多酚含量,同时应用DPPH法、TEAC法和FRAP法分别测定粗提物和各萃取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Fe3+能力。结果表明,苦丁茶提取物具有较高的多酚含量和较强的抗氧化能力;DPPH法和FRAP法测定各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结果为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粗提物>萃取剩余物>氯仿萃取物,TEAC法测定结果为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粗提物>氯仿萃取物>萃取剩余物;多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所用抗氧化测定方法之间均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 刘丽香梁兴飞孙怡Tanguy Laura叶红曾晓雄
- 关键词:苦丁茶多酚抗氧化比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