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蕊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生态城
  • 1篇生态城市
  • 1篇生态城市建设
  • 1篇田园城市
  • 1篇通达
  • 1篇通达性
  • 1篇感知
  • 1篇感知研究
  • 1篇办公空间
  • 1篇城市
  • 1篇城市规划
  • 1篇城市建设

机构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作者

  • 2篇孙蕊
  • 1篇张景秋
  • 1篇王丹丹

传媒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北京规划建设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指标解析及对中国的借鉴被引量:3
2013年
生态城市内涵"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霍华德在在19世纪末提出有关城市规划的设想,在其著作《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提出田园城市的概念。他设想田园城市是一个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是针对现代城市问题如城市密度、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等提出的先驱的规划思想。
孙蕊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田园城市城市规划
北京城市办公空间通达性感知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城市交通条件是城市运营与发展的基本环节,决定着城市的运行效率以及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的抽样数据,以北京城区10个办公集聚区为研究区,运用多维标度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内通达性的被调查人主观感知进行分析评价,结合主观感知与实际测算客观数据的对比,比较城市内部不同办公集聚区之间通达性感知的差异性。研究表明:1以地面交通和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公共交通是北京城市居民选择通勤的主要交通工具,近50%的人更倾向于选择5~10 min的步行时间达到公共交通站点和休闲娱乐设施场所;2城市内部不同办公集聚区的从业人员通达性感知情况与客观实际分析存在显著差异性;3办公集聚区通达性主客观等级的差异,反映了交通通达性的测度不仅要关注站点距离,更应该关注出行者心理感知和出行换乘的便利程度,特别是交通站点到工作地之间的'最后一公里'联通问题;45~10 min的步行圈是城市活动的基本单元,它不仅可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站点及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单元,而且应将其作为推动北京城市改善和提高空间通达性的重要手段。
王丹丹张景秋孙蕊
关键词:通达性感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