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敏红

作品数:145 被引量:1,184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3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6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58篇肉鸡
  • 20篇仔鸡
  • 19篇肉仔鸡
  • 15篇应激
  • 14篇免疫
  • 13篇高温
  • 12篇热环境
  • 12篇热应激
  • 11篇代谢
  • 11篇饲料
  • 10篇仔猪
  • 10篇细胞
  • 9篇饲养
  • 8篇营养
  • 8篇肉鸡生产
  • 8篇吡啶甲酸铬
  • 8篇相对湿度
  • 7篇蛋白
  • 7篇杨梅素
  • 7篇日粮

机构

  • 137篇中国农业科学...
  • 17篇河北工程大学
  • 9篇东北农业大学
  • 5篇河北农业大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河南省农业科...
  • 4篇海南省农业科...
  • 3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天津市农业科...
  • 2篇北京奶牛中心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临沂师范学院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石家庄学院
  • 1篇信阳农业高等...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143篇张敏红
  • 86篇冯京海
  • 22篇谢鹏
  • 19篇张少帅
  • 17篇郑姗姗
  • 16篇周莹
  • 12篇胡春红
  • 11篇杜荣
  • 10篇王丹莉
  • 10篇甄龙
  • 10篇熊艳丹
  • 10篇常玉
  • 9篇张卫红
  • 8篇姜礼文
  • 8篇石玉祥
  • 8篇李萌
  • 6篇郭亮
  • 5篇毕晋明
  • 5篇黄仁录
  • 5篇张子仪

传媒

  • 5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动物保健
  • 3篇中国兽医杂志
  • 3篇饲料研究
  • 2篇饲料博览
  • 2篇中国饲料
  • 2篇北方牧业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家禽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家畜生态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饲料工业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10篇2017
  • 8篇2016
  • 19篇2015
  • 9篇2014
  • 9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1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饲粮色氨酸水平对持续长光照下肉鸡肠道褪黑素合成、免疫机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023年
试验旨在揭示饲粮色氨酸水平对持续长光照下(23 h光照和1 h黑暗,23L+1D)肉鸡肠道褪黑素合成、免疫机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持续长光照条件下,选取360只体重相近、健康的1日龄艾拔益加雄性肉仔鸡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色氨酸水平为0.20%,美国NRC(1994)],试验组是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03%、0.06%、0.09%、0.12%色氨酸(饲粮色氨酸水平分别为0.23%、0.26%、0.29%和0.32%)。在21日龄时,采集肝脏、十二指肠肠段样本,分离法氏囊、脾脏、胸腺,并测定免疫器官指数。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持续长光照条件下,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3%~0.06%色氨酸可提高肉鸡十二指肠色氨酸羟化酶(TPH)活性(P<0.01);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6%~0.09%色氨酸,可提高肉鸡十二指肠羟基吲哚-O-甲基转移酶(HIOMT)活性(P<0.01),促进十二指肠褪黑素合成(P<0.01),提高血浆中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1)以及法氏囊指数(P<0.05),降低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以及肝脏丙二醛(MDA)含量(P<0.01)。本试验条件下,在美国NRC(1994)标准基础上添加0.03%~0.12%色氨酸可能是通过促进十二指肠合成褪黑素改善了持续长光照下白羽肉鸡的免疫机能和抗氧化能力,且0.26%饲粮色氨酸水平可能是改善1~21日龄艾拔益加雄性肉仔鸡免疫机能和抗氧化性能的适宜饲粮色氨酸水平。
张亚波马丹丹于淼冯京海张敏红
关键词:色氨酸褪黑素免疫机能
不同相对湿度对间歇性26℃环境下肉鸡盲肠菌群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相对湿度(RH)对间歇性26℃环境下肉鸡盲肠菌群多样性的影响。选取29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180只转入环境控制舱,随机分成3个组(RH分别为30%、60%和85%),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公母各5只)。从29日龄开始,每天10:00—16:00(6 h)温度维持26℃,RH分别为30%、60%和85%,剩余时间温度为21℃,RH为60%。试验共14 d。采用16S rDNA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结合特异性和共性条带割胶回收DNA进行克隆和测序,分析RH在间歇性26℃偏热处理第7天和第14天时对盲肠内容物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试验第7天,30%RH组肉鸡盲肠DGGE条带数(菌群丰富程度)高于60%RH组,而85%RH组低于60%RH组;试验第14天,30%、85%RH组肉鸡盲肠DGGE条带数均高于60%RH组。2)聚类分析显示,试验第7天,85%RH对盲肠菌群影响明显;试验第14天,30%RH对盲肠菌群影响明显。但随着处理时间推移,30%RH对肉鸡盲肠菌群影响越大。3)间歇性26℃环境下不同RH组肉鸡盲肠内共性菌群是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在试验第7天,30%、85%RH组肉鸡盲肠中特异性菌群是Stomatobaculum longum。结果提示:间歇性26℃环境下,低湿(30%RH)和高湿(85%RH)影响肉鸡盲肠菌群的结构和多样性。
彭骞骞周莹王雪敏冯京海甄龙张少帅常玉石玉祥张敏红
关键词:相对湿度肉鸡盲肠菌群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的营养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能感知细胞能量代谢状态的改变,并可通过影响细胞物质代谢的许多环节来维持细胞的能量平衡。在试验研究中的种种迹象表明,应激因子造成AMPK的活化与动物营养代谢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为此,作者总结了AMPK的营养调控功能和其他生理调节作用,以便为AMPK在营养调控和应激调控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毕晋明张敏红王永军
关键词:能量代谢转录营养调控
持续偏热环境对肉鸡生长性能、糖脂代谢及解偶联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6
2015年
本试验研究了持续不同温度处理(21、26和31℃)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糖脂代谢相关指标、胸肌和肝脏解偶联蛋白(avUCP)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22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144只转入环境控制舱,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公母各4只)。适应期7d,温度21℃,相对湿度60%。29日龄时,试验温度分别调整到21、26和31℃,相对湿度60%,直至试验结束,共14d。结果表明:1)31℃组肉鸡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极显著低于21、26℃组(P<0.01),料重比(F/G)显著高于21、26℃组(P<0.05);26℃组肉鸡ADG、ADFI显著低于21℃组(P<0.05),F/G和21℃组无显著差异(P>0.05)。2)31℃组肉鸡血清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显著高于21℃组(P<0.05);26℃组血清生化指标与21℃组无显著差异(P>0.05)。3)31℃组肉鸡血清甲状腺素(T4)、瘦素(LEP)、皮质酮(CORT)含量显著高于21℃组(P<0.05);除T4含量外(P<0.05),26℃与21℃组之间血清激素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4)试验第7天,31℃组胸肌avUCP mRNA表达显著低于21、26℃组(P<0.05);第14天,26、31℃组胸肌avUCP mRNA表达极显著低于21℃组(P<0.01);试验第7、14天,31℃组肉鸡肝脏avUCP mRNA表达极显著高于21、26℃组(P<0.01)。综上,与21℃相比,持续偏热处理(26、31℃)影响肉鸡糖脂代谢及avUCP mRNA的表达,并显著降低生长性能,且不同偏热程度对肉鸡影响程度不同。
甄龙石玉祥张敏红冯京海张少帅彭骞骞
关键词:肉鸡糖脂代谢解偶联蛋白
偏热刺激对肉鸡休息行为、生理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4
2015年
本文旨在研究持续偏热刺激对爱拔益加(AA)肉鸡休息行为、生理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将健康、体重接近的192只22日龄AA肉鸡(公母各占1/2)平均分成4个处理,分别置于4个相同环境控制室,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适应7d。29日龄08:00将各室温度分别逐渐(30min内)调到18、22(热中性温度)、26和30℃(±0.5℃)并保持不变,试验期14d。结果表明:温度处理2h,与22℃处理相比,26和30℃处理坐着休息时间百分比显著下降(P〈0.05),俯伏休息时间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第3、10天,18和26℃处理下丘脑热休克蛋白70(HSP70)浓度显著高于22℃处理(P〈0.05)。第1、3和10天,26℃处理体核温度、血浆皮质酮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浓度与22℃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30℃处理体核温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1-7d和8-14d,26和30℃处理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低于22℃处理(P〈0.05)。1-14d,26和30℃处理的ADFI、平均日增重(ADG)显著低于22℃处理(P〈0.05)。由此可得,26℃偏热刺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29-42日龄AA肉鸡坐着休息时间百分比和生产性能,提高了俯伏休息时间百分比和下丘脑HSP70浓度。
胡春红张敏红冯京海苏红光张少帅
关键词:生理反应肉鸡
高温时日粮铬水平对肉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脂肪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7
2000年
本试验采用 50 0只 2 1日龄ArborAcres肉仔鸡 ,研究高温下日粮吡啶羧酸铬水平对肉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脂肪代谢的影响。日粮中添加的吡啶羧酸铬水平分别为 0、2 0 0、4 0 0、6 0 0、80 0 μg/kg。试验期为 5周。试验结果表明 ,高温下日粮添加吡啶羧酸铬可以显著降低 8周龄肉鸡腹脂率 (30 %~ 37% ) (P <0 0 5) ,而对皮脂率无显著影响 (P >0 0 5)。高温下日粮吡啶羧酸铬水平对肉鸡血清葡萄糖、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无显著影响 (P >0 0 5)。 8周龄肉鸡日粮添加 80 0 μg/kg水平的吡啶羧酸铬与对照组相比可以显著降低血清尿素氮、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P <0 0 5)。
王丹莉张敏红杜荣张卫红
关键词:肉鸡高温生理生化指标脂肪代谢
热应激影响家畜繁殖机能的机理及其调控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08年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热应激能够影响家畜的繁殖机能,给动物生产带来危害,严重损害畜牧生产者的经济利益。作者综述了热应激对母畜、公畜繁殖机能的影响、可能的作用机制及其调控措施。为畜牧生产者采取更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热应激对家畜繁殖机能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
郭亮张敏红
关键词:热应激繁殖机能
热应激肉鸡金属硫蛋白的变化及皮质酮的介导作用
杨利荣张敏红冯京海
日循环高温对肉鸡淋巴细胞钙离子浓度、白介素-2水平及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旨在研究日循环高温对肉鸡淋巴细胞钙离子浓度、白介素-2(IL-2)水平、脾脏T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选择32日龄爱拔益加(AA)肉用公鸡15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适温组、配对组和高温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其中适温组昼夜维持恒温22℃,自由采食;配对组昼夜维持恒温22℃,按前1天高温组的采食量饲喂;高温组为27℃—35℃—27℃循环变化,自由采食;试验持续2周。结果显示,日循环高温可显著提高肉鸡的直肠温度、呼吸率和淋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P<0.01);日循环高温处理7d时,可显著提高肉鸡血浆中皮质酮浓度和脾脏T淋巴细胞IL-2的分泌水平(P<0.05),显著降低肉鸡淋巴细胞伴刀豆球蛋白A诱导的T淋巴细胞转化率(P<0.01),日循环高温处理14d时,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日循环高温处理14d时,可使处于G1期的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使S期的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1),而对G2期的细胞比例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试验结果,日循环高温处理可使肉鸡淋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同时提高细胞IL-2分泌水平;持续日变高温可抑制肉鸡的免疫功能,表现在抑制脾脏T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及降低细胞从G1期进入S期的比例等方面。
韩爱云张敏红左晓磊郑姗姗冯京海谢鹏
关键词:肉鸡淋巴细胞钙离子浓度IL-2细胞周期
金属离子对细胞内金属硫蛋白基因调控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金属硫蛋白是可以被金属诱导和调节细胞内金属离子平衡的一类细胞内小分子蛋白质。作者主要阐述了金属硫蛋白调节细胞内金属离子平衡的机理和金属诱导硫蛋白合成的基因调控,并简要介绍了其他因素对金属硫蛋白的诱导,从而探讨不同因素对金属硫蛋白生物合成的差异。
王诵涛谢鹏张敏红冯京海
关键词:金属硫蛋白金属诱导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