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等效性
  • 2篇药代
  • 2篇药代动力学
  • 2篇药物
  • 2篇液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增殖
  • 2篇质谱
  • 2篇质谱法
  • 2篇人血浆
  • 2篇色谱
  • 2篇肾小球
  • 2篇肾小球系膜
  • 2篇生物等效
  • 2篇生物等效性
  • 2篇生物等效性研...
  • 2篇系膜
  • 2篇系膜细胞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增殖

机构

  • 10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常德市第一人...

作者

  • 10篇景贤
  • 6篇欧阳冬生
  • 4篇邓晓兰
  • 4篇陈尧
  • 4篇谭志荣
  • 4篇李慧
  • 3篇王医成
  • 2篇周淦
  • 2篇周宏灏
  • 1篇王志琪
  • 1篇阳国平
  • 1篇秦崇臻
  • 1篇严谨
  • 1篇吕佩瑜
  • 1篇潘霞云
  • 1篇曾嵘
  • 1篇李玲
  • 1篇曾玲
  • 1篇王亚芹
  • 1篇田莹莹

传媒

  • 5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南药学
  • 1篇肿瘤药学

年份

  • 3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杜仲木脂素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研究杜仲木脂素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采用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作为实验材料,实验共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AngⅡ诱导模型组(10-8mol/LAngⅡ)、醛...
景贤
关键词:细胞增殖依帕司他肾小球系膜
文献传递
遗传变异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遗传-环境-代谢相关性疾病,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在我国是继病毒性肝炎后第二位常见肝病,常与肥胖、2型糖尿病、血脂紊乱、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症状并存,近年来其患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引起慢性肝病及血清氨基酸转移酶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几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遗传基础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脂肪酸代谢、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细胞因子等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关的遗传变异的研究进展。
景贤李慧邓晓兰欧阳冬生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基因基因多态性
调脂药物的作用靶点被引量:14
2013年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调脂药物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尼曼-匹克C1型类似蛋白1(NPC1L1),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5和G8(ABCG5/G8),微粒体三酰甘油转运蛋白(MTP),单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MAGT),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DAGT),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型受体(PPAR),法尼醇X受体(FXR),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等是参与血脂代谢的重要蛋白,也是调脂药物作用相关的靶点,在调脂药物的开发和临床用药选择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李慧景贤邓晓兰欧阳冬生
关键词:高脂血症胆固醇三酰甘油动脉粥样硬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体血浆中阿那曲唑的浓度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建立液质联用法来检测人体血浆中阿那曲唑的浓度。方法血浆样品经MTBE萃取后,选用来曲唑为内标。色谱柱为Thermo Hypurity C18柱(2.1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60∶40);流速为0.20 mL.min-1;采用ESI+MRM进行离子方式监测;源电压:3.6 kV;源温度:100℃;阿那曲唑和来曲唑的离子选择通道分别为:m/z294.69→225.41,286.25→217.60。结果阿那曲唑的线性范围为0.214~214 ng.mL-1,最低检测浓度为0.214 ng.mL-1,方法回收率在80%~120%,日内、日间RSD均〈15%。结论本方法简单、灵敏,可以准确检测人体血浆中阿那曲唑的浓度。
潘霞云景贤程刚曾玲陈尧王医成周淦谭志荣
关键词:HPLC-MS/MS阿那曲唑药物动力学
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抑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肾小球系膜细胞异常增殖对肾小球疾病进展有重要作用,探讨其发生机制对肾小球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机制及抑制因子的研究进展。
景贤王亚芹欧阳冬生
关键词:系膜细胞增殖抑制剂
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乌头碱的浓度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建立LC-MS/MS法检测大鼠血浆中乌头碱的浓度。方法:以维拉帕米作内标,血浆样品经MTBE液液萃取后,采用HyPURITYCyano(150mm×2.1mm,5μm)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10mmol/L甲酸铵=(70∶30,V/V),流速为0.30mL/min。然后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扫描分析,乌头碱和维拉帕米的离子选择通道分别为:m/z646.4→586.4和455.2→164.9。结果:乌头碱的线性范围为9.3~2390pg/mL,最低检测浓度为9.3pg/mL,日内和日间变异均<15%。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适用于乌头碱在鼠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王志琪景贤曾嵘陈尧谭志荣
关键词:LC-MS/MS乌头碱药代动力学
醛糖还原酶在非糖尿病疾病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2011年
醛糖还原酶属于醛酮还原酶超家族中重要的一员,是糖代谢途径中多元醇通路的限速酶。醛糖还原酶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氧化应激等介导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参与多种疾病病理过程。本文主要综述了醛糖还原酶在非糖尿病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邓晓兰李慧景贤田莹莹吕佩瑜欧阳冬生
关键词:醛糖还原酶糖尿病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吲达帕胺浓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有效且灵敏的液质联用法(LC-MS/MS)检测人血浆中吲达帕胺浓度。方法:血浆样品经叔丁基甲基醚(tert-ButylMethyl Ether,MTBE)萃取后,选安定作内标。色谱柱为Luna C18柱(150mm×2.0mm,5μm);流动相为10mmol/L甲酸铵(含0.1%甲酸):甲醇=(20∶80,V/V);流速为0.30mL/min;采用ESI+MRM方式监测;源电压:3.5kV;源温度:100℃;吲达帕胺和安定的离子选择通道分别为:m/z 366.2→132.1,285.2→154.1。结果:吲达帕胺线性范围为0.536~45.733ng/mL,最低检测浓度为0.536ng/mL,提取回收率在69%~81%,日内、日间RSD均<15%。由湖南协力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生产的吲达帕胺缓释片(1.5mg/片)与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吲达帕胺缓释片(商品名:纳催离,1.5mg/片)经单次及多次给药试验研究,具有生物等效性。结论:本方法简单、灵敏,可准确检测人体血浆中吲达帕胺的浓度。
景贤王医成欧阳冬生陈尧周淦阳国平周宏灏谭志荣
关键词:LC-MS吲达帕胺生物等效性
来曲唑片在健康男性受试者中的生物等效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来曲唑片在健康男性受试者中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两种来曲唑片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26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试验制剂来曲唑片和参比制剂来曲唑片,剂量为2.5mg,用HPLC-MS/MS法检测来曲唑的血药浓度。利用DAS Ver2.0进行药动学参数计算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_(max)分别为(38.1±8.8)和(37.0±9.9)μg·L^(-1),t_(max)分别为(1.7±0.9)和(1.7±0.7)h,t_(1/2)分别为(66.2±40.3)和(63.6±44.5)h,AUC_(0→312)分别为(2451.7±1121.7)和(2437.0±1342.2)μg·h^(-1)·L^(-1),AUC_(0→∞)分别为(2729.8±1660.3)和(2758.8±2065.0)μg·h^(-1)·L^(-1)来曲唑片试验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以AUC_(0→312)作为评价依据)为:105.6%±19.4%。结论两种来曲唑片剂在健康人体中具有生物等效性。
李玲严谨邓晓兰李慧景贤欧阳冬生
关键词:来曲唑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HPLC-MS/MS
LC-MS/MS法测定人体利多卡因浓度及药代动力学的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体血浆利多卡因的浓度,并研究NAL1282利多卡因贴剂(5%)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色谱柱为YMC C18(150 mm×2.1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20 mmol·L-1甲酸铵(87:13,v/v);流速:0.25 mL·min-1;进样量:5μL;柱温:40℃,样品室温度为15℃。采用随机、单剂量给药、开放性、两周期交叉设计的单中心试验,分别给予9名健康受试者NAL1282利多卡因贴剂3贴,700 mg·贴-1。采用LC-MS/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结果:利多卡因线性范围为0.8~206 ng·mL-1,最低检测限为0.2 ng·mL-1,方法灵敏、稳定、特异性高。利多卡因贴剂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Tmax、AUC0→24和AUC0→∞分别为(61.6±18.5)ng·mL-1;9 h(6 h,12 h);(848.4±231.7)ng·h·mL-1;(1129.3±324.0)ng·h·mL-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并可应用到人体利多卡因贴剂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陈尧谭志荣王医成景贤秦崇臻张伟周宏灏
关键词:利多卡因贴剂人血浆血药浓度药代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