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成
- 作品数:16 被引量:177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礼乐盆地生烃系统特征被引量:13
- 2004年
- 为了系统地评价礼乐盆地的生烃潜力 ,探讨盆地的烃源岩特征及其动态演化过程 ,文章采用BMPES盆地模拟与油气评价系统对盆地的生烃系统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 ,认为盆地主要发育Mz、E11 -E22 、E31 3套烃源岩 ,古新统—中始新统和中生界是盆地的主力烃源岩 ,其有机碳丰度在 0 .2 %~ 2 .0 %之间 ,干酪根类型以Ⅱ -Ⅲ型为主 ;盆地具有中值地热场特征 ,幅值在 5 0~ 90mW m2 之间 ,其新生界生油、生气门限分别为 2 80 0~ 32 0 0m和4 70 0~ 5 0 0 0m ;古新统—中始新统烃源岩在早渐新世末开始进入生烃高峰期 ,中中新世末瞬时生烃量达到最大值 ,其生烃量可占整个盆地生烃量的 86 % ;盆地具有较好的油气资源潜力 ,新生界总累计生烃量约 6 89.79× 10 8t,南部坳陷是盆地的主力生烃坳陷。
- 张莉李文成李国英何朝雄王立飞曾祥辉
- 关键词:礼乐盆地生烃量油气评价烃源岩地热场
- 礼乐盆地中生界初探被引量:4
- 2003年
- 本文立足于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礼乐盆地进行的“十五1科考”所取得的近3400km多道地震剖面,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礼乐盆地内除发育新生代地层外还存在中生界海相地层,并对其地球物理特征、重磁异常特征及含油气性作了简要分析。
- 李文成严俊嵩王立飞张莉
- 关键词:中生界礼乐盆地
- 琼东南盆地陆坡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04年
- 琼东南盆地陆坡区布格重力异常值均为正异常,磁异常一般是负异常值。重、磁模拟结果推测本区沉积基底主要为火成岩体和古生代变质岩或未变质岩体。地震剖面上可识别七个区域不整合面和七个地震层序,对应的乐东组和莺歌海组、黄流组、梅山组、三亚组、陵水组和崖城组、始新统、古新统等新生代地层总体上呈现西北部厚度大,东南部厚度较薄的特征,并具有典型的下部断陷、断坳沉积和上部广海型披盖沉积这种双层结构。区内的断裂多为古近纪以来就开始发育且长期活动的边界断层,断陷湖盆和沉积凹陷的发育基本上受这些断层的控制。箕状断陷边界断裂上升盘的大型背斜圈闭、断裂坡折带等部位是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渐新统和中新统是主要勘探目的层。
- 邱燕彭学超李文成韦成龙陈泓君崔兆国
- 关键词:地球物理特征地质特征
- 南海北部中更新世晚期以来古海岸变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9
- 2005年
- 本文在研究南海北部陆架区ZQ2和ZQ4钻孔资料的基础上,对该区单道地震资料进行地震层序划分、地震-沉积相解释分析。根据钻孔地层、地震反射和海底地貌特征,对中更新世晚期、末次盛冰期以及冰后期这三个时期的古海岸位置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该区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古海岸变迁,对进一步指导该区的第四纪环境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 陈泓君李文成陈弘彭学超
- 关键词:单道地震中更新世
- 礼乐盆地地层发育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被引量:35
- 2003年
- 文中论述了礼乐盆地中、新生代地层的发育特征,认为盆地内广泛发育有厚度较大的三叠纪—白垩纪地层,具有中等—好的生气潜力,是盆地内一套具有良好油气远景的主力烃源岩。盆地内新生代地层发育齐全,最大沉积厚度可达6 000m,古新统—中始新统为盆地烃源岩发育最有利的层位。
- 张莉李文成曾祥辉
- 关键词:中生代新生代地层礼乐盆地
- 南海北部中更新世以来古海岸变迁研究
- 陈泓君彭学超李学杰陈弘李文成
- 研究了南海北部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古气候、沉积环境、海平面变化以及探讨不同时期古海岸线的变迁。根据深海氧同位素和近岸孢纷资料分析,该区气候特征如下:MIS6期温干。MIS5期晚间冰期鼎盛期温湿。MIS3~4期温干。MIS2...
- 关键词:
- 关键词:中更新世
- 南海北部陆坡区新生代盆地有利目标含油气远景初步分析成果报告
- 邱燕彭学超韦成龙李文成陈泓君罗文造舒虎
- 该报告重点分析了南海北部陆坡区琼东南盆地、白云凹陷新生界及潮汕坳陷、笔架盆地中生界的油气分布规律和赋存条件,并预测了含油气远景,为在南海海域陆坡区寻找油气资源新领域、新地区、新层位、新类型指出了勘探方向,为我国海洋油气资...
- 关键词:
- 关键词:含油气远景
-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深水环境的沉积物波被引量:27
- 2007年
- 利用南海北部数万公里的多道地震剖面、3.5kHz单道地震剖面、重力活塞柱状样以及精细地形地貌,发现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的深水环境发育有浊流、等深流(底流)、沉积变形等三种单一成因的沉积物波波域,以及复合成因的沉积物波波域,且勾勒了各沉积物波波域的空间分布.并发现,不同类型或同一类型但不同位置的波域其规模差异悬殊、波形特征也千差万别.这种差异背后隐藏着各自独特的成因机制和地理背景,也蕴涵了南海封闭性较强的这一特点所致的等深流循环的、不同于开阔大洋环境的独特性.
- 王海荣王英民邱燕彭学超李文成
- 关键词:沉积物波浊流等深流
- 深水沉积的动力学机制和响应被引量:44
- 2007年
- 深水环境动力机制极为复杂,重力(流)机制类型多样且可能呈有序演化。底流包括温盐循环驱动的底流、风驱底流,以及顺峡谷上下运动的潮汐底流等;而内波可能也为重要的地质营力。在这些机制或孤立、或互动作用下,深水环境发育的沉积物类型、成因也极为复杂,它们具有重要的古气候、油气意义。
- 王英民王海荣邱燕彭学超张文明李文成
- 关键词:深水沉积动力学机制重力流等深流
- 琼州海峡跨海工程新Ⅶ线区地质条件及地质灾害因素评价被引量:17
- 2005年
- 通过对琼州海峡跨海工程(固定式)新Ⅶ线调查区浅层地质—地球物理特征的研究,揭示了研究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地质条件,并对区内主要地质灾害因素进行了评价研究,认为新Ⅶ线区内海底表面无障碍物,区内也无任何断层,目前在潮流的作用下仍在移动的沙波和沙垄是其主要的潜在地质灾害因素,而斜坡稳定性和砂土震动液化(海底以下20m范围内砂土层)在120年一遇的极端波浪荷载作用下或在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的情况下均不会构成该跨海工程的潜在地质灾害因素。同时还指出,虽然区内地质条件均属于不具活动能力的限制性地质条件,但其对工程设施仍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危险性,应给予足够重视。
- 张莉李文成沙志彬
- 关键词:琼州海峡跨海工程地质条件斜坡稳定性研究区沙垄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