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存
- 作品数:17 被引量:111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椎骨错缝”模型大鼠后肢H反射变化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腰椎'椎骨错缝'模型大鼠造模节段生物力学及H反射潜伏期的变化。方法:采用椎体外部连接固定系统(ELFS)诱导'椎骨错缝'大鼠模型。将160只350~450 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通过外科手术将ELFS的棘突附着部件(SAU)与大鼠L4、L5和L6棘突相连接,再使用ELFS的外部连接部件将SAU连接起来;模型对照组仅植入SAU,不安装外部连接部件;假手术组仅进行手术干预,不植入任何部件;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再将各组按固定时间分为1、2、4、8和12周5个亚组。在各连接期结束时,脊柱刚度测试系统检测实验组和模型对照组固定节段刚度;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各组大鼠后肢胫神经H反射。结果:'椎骨错缝'模型大鼠脊柱造模节段刚度随连接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造模8周后,'椎骨错缝'模型大鼠后肢胫神经H反射潜伏期显著增加。结论:'椎骨错缝'模型大鼠相应造模节段发生了相关的生物力学及神经传导特性的改变。
- 杨小存孔令军程英武卜江慧郭朝卿
- 关键词:椎骨错缝刚度H反射动物模型
- 西方整脊疗法发展史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西方整脊疗法是美国人D.D.Palmer于1895年创立的一种以手法矫正"半脱位"为核心的脊柱徒手疗法,通过其发展史的全面梳理后发现,古代西方社会早期的脊柱手法是整脊疗法诞生的重要基础;教育是整脊疗法传承的重要载体,整脊学科教育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两个阶段;获得合法执业资格是整脊疗法得以生存的法律保障,在主流医学的压迫和排挤下,整脊立法经历了漫长的立法道路;整脊的核心病理概念"半脱位"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一直遭到主流医学的质疑,为了向世人证实"手法治疗半脱位"的科学性,整脊疗法运用现代研究的方法在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此基础上整脊疗法相关的临床和教育指南得到制定,最终整脊从最初的一门治疗技术发展成了今天的一个行业;整脊的发展历程对中医推拿的发展有借鉴意义。
- 杨小存程英武顾一煌孔令军卜江慧王建珠
- 关键词:整脊脊柱推拿
- 针刺干预多发性硬化研究现状被引量:2
- 2020年
- 多发性硬化(MS)是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甚或轴索损伤引起相应组织、器官功能、感觉障碍等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由于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MS确诊病例呈上升趋势。目前,国际上尚无治疗MS特效的治疗方案,多用免疫抑制或免疫调节药,但由于费用昂贵、副作用多或给药途径不便,患者很难长期接受。针刺作为国际上认可的非药物治疗手段,由于无副作用、方法简便,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们的重视,现将近几年针刺治疗MS研究现状总结如下。
- 朴松兰马长春杨小存
- 关键词:针刺多发性硬化
- 西方整脊脊柱半脱位理论的发展被引量:9
- 2014年
- 脊柱半脱位理论作为西方整脊治疗的理论基础,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纵观西方整脊治疗的发展历史,学者们对脊柱半脱位理论的认识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特点。本文从传统脊柱半脱位理论、"半脱位复合体"概念及现代生物医学对脊柱半脱位理论的认识等几个方面对西方整脊半脱位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梳理,以期为中医脊柱推拿相关理论的梳理、总结提供经验,促进中医脊柱推拿理论的发展、传播,为中医脊柱推拿的临床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 杨小存孔令军程英武郭朝卿卜江慧
- 关键词:脊柱疾病
- 大鼠腰椎“椎骨错缝”模型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观察腰椎"椎骨错缝"大鼠模型造模节段生物力学及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方法:将160只350~450 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及空白对照组。再将各组按固定时间分为1、2、4、8和12周5个亚组。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外科手术方法在其L4、L5和L6棘突上均植入外固定连接装置的棘突附着部件,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再植入外部连接部件,假手术组仅行手术干预,空白对照组不行任何干预。在各连接期结束时,脊柱刚度测试系统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固定节段刚度;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各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刚度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脊柱造模节段刚度随连接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中从8周开始实验组刚度出现明显变化。神经电生理示造模节段相应脊神经传导速度逐渐减慢。结论:椎骨错缝大鼠模型可引起相应造模节段脊椎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及神经电生理的改变,且此种变化与时间相关。
- 卜江慧孔令军杨小存程英武
- 关键词:椎骨错缝刚度神经传导速度
- 中医推拿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特点与优势被引量:21
- 2016年
-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目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方法种类多样,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通过广泛回顾国内外相关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文献报道,分析并总结近年来各种中医疗法如针刺、针刀、中药以及推拿等各自不同的优缺点以及临床疗效,得出推拿和功法锻炼相结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将可能是体现中医"标本兼治"特色的趋势。
- 杨小存程英武孔令军卜江慧王建珠李云龙
- 关键词: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医推拿
- 手法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eta分析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评价手法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及目前此类随机临床试验(RCT)研究的现状。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数据库医药卫生辑(VIP)、万方数据库、PubMed、OVID及手工检索共收集文献2 874篇,纳入17篇。用Jadad量表予以质量评价,以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的17篇文献,经Meta分析其有效率合并效应量RR=1.10,95%CI[1.06,1.14];痊愈率合并效应量RR=1.36,95%CI[1.21,1.52]。VAS评分合并效应量RR=1.37,95%CI[1.28,1.45];JOA评分合并效应量RR=4.75,95%CI[4.40,5.09]。结论: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整体质量偏低,不支持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牵引的结论。
- 卜江慧孔令军郭朝卿杨小存程英武
- 关键词:手法牵引术META分析椎间盘移位
- 多发性硬化免疫相关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20年
-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慢性、局灶性、炎性脱髓鞘为主要病变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MS发病以女性多见,临床以运动、感觉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且多呈慢性或复发、缓解交替的过程,现已成为青壮年肢体残疾的第二大诱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研究MS发病机制的理想动物模型[2],该模型的发病学和病变与人类MS表现非常类似。
- 朴松兰杨小存马长春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炎性脱髓鞘轴索损伤
- 西方整脊发展史研究
- 整脊是美国人D.D.Palmer于1895年创立的一种以手法矫正"半脱位"为核心的脊柱徒手疗法,本文对该疗法的发展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后发现,古代西方社会早期的脊柱手法是整脊疗法诞生的重要基础;教育...
- 杨小存程英武孔令军卜江慧王建珠
- 关键词:整脊疗法西方社会历史进程
- 从生物力学角度探析易筋经的功法功理被引量:28
- 2014年
- 易筋经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功法,能提高机体代谢水平、增强心肺功能以及改善心理健康等。实践证实,练习易筋经能够改善习练者各部位尤其是上肢、下肢以及脊柱各个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提高其相关锻炼部位的肌肉、韧带力量和柔韧性,促进人体的气血运行和经络畅通,提高机体的整体素质。
- 郭朝卿程英武孔令军卜江慧杨小存
- 关键词:生物力学易筋经功法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