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跃银 作品数:82 被引量:386 H指数:11 供职机构: 安徽省立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脾多肽注射液联合来曲唑片治疗激素受体阳性老年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观察脾多肽注射液联合来曲唑治疗激素受体阳性老年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激素受体阳性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与试验组36例。对照组予以口服来曲唑2.5 mg q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静脉滴注脾多肽注射液10 mL qd。2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水平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32/36例)和63.89%(23/3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CD_3^+分别为(71.58±7.44)%,(62.47±7.03)%;CD_4^+分别为(45.79±5.04)%,(37.37±4.11)%;CD_4^+/CD_8分别为(1.50±0.16),(1.37±0.18);NK细胞分别为(13.48±1.38)%,(10.16±1.59)%;白细胞介素-2分别为(0.79±0.11),(1.52±0.21)ng·L^(-1);干扰素-γ分别为(1.69±0.27),(2.12±0.23)ng·L^(-1);白细胞介素-6分别为(6.49±0.70),(10.51±1.21)n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CD8+水平分别为(34.57±3.59)%,(29.47±3.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血小板减少、皮疹;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发热、血小板减少、腹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3%和1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多肽注射液联合来曲唑治疗激素受体阳性老年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刘占伟 潘跃银锌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99年 为了解肿瘤患者血清锌与免疫功能的变化,以T 细胞亚群、NK 细胞活性、淋巴细胞转化率及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为指标,观察了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下降的同时伴有血清锌的减低,补锌后T 细胞亚群分布改善,NK 细胞活性增强,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增强。提示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下降与缺锌有关。 孙国平 陈振东 洪素珍 潘跃银关键词:锌 免疫功能 肿瘤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和肾癌的差别及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比较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肾癌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区别。方法观察2006年2月~2012年12月,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83例、晚期肾癌44例(透明细胞癌32例,乳头状癌12例)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索拉非尼起始剂量400 mg/次口服,2次/d,至少用药4周以上,每4周复查CT评价疗效,根据不良反应调整剂量。结果索拉非尼治疗肾癌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时间等疗效指标均优于肝癌;肝癌患者使用索拉非尼的手足皮肤反应、腹泻、乏力、皮疹等副反应发生率更高;高血压、白细胞下降、脱发等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相近。在肝癌患者中,27例因不良反应短时调整剂量,最终16例永久下调剂量或停药。肾癌患者仅4例因不良反应暂时停药但不久即恢复原剂量,8例患者因疾病进展而增加剂量。结论索拉非尼治疗肝癌的不良反应较肾癌严重,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杜瀛瀛 吴锦 胡丽霞 潘跃银 陈振东关键词:药物评价 肾肿瘤 槲皮素通过Stat3/Mcl-1途径介导肺癌PC9/GR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探究槲皮素(Que)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获得性耐药细胞株PC9/Gefitinib-Resisitant(GR)细胞的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Que对PC9/GR细胞增殖的影响,计算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Que介导的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Stat3/Mcl-1信号途径相关蛋白水平的改变。结果 MTT显示Que可明显抑制PC9/GR细胞增殖,并呈浓度依赖性,IC50值为(74.83±4.83)μmol/L。流式细胞学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Que可呈浓度依赖性地促进细胞凋亡(P<0.05)。Western blot表明Que可减弱Stat3蛋白的活化水平,其下游的凋亡相关蛋白Mcl-1表达亦减弱(P<0.05)。结论 Que对获得性耐药NSCLC细胞PC9/GR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Stat3/Mcl-1途径介导的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王静 袁媛 彭佳 潘跃银 张颖关键词:获得性耐药 槲皮素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回顾与展望 中医药用于肿瘤的治疗已有悠久的历史,但系统应用中医中药探索治癌新途径却始于上世纪50年代。自80年代起中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研究开始活跃,大量的论著、论文总结了中医药疗法对西医疗法(放疗、化疗)毒副反应的防治作用,临床上形成... 潘跃银 魏伟一项比较力扑素(Lipusu)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肺鳞癌的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22年 背景与目的 力扑素(Lipusu,LP)是第一个商业化的紫杉醇脂质体制剂,在一项小规模研究中展现出了对局部晚期肺鳞状细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的疗效。在此,我们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随机的Ⅲ期研究,比较顺铂联合LP与顺铂联合吉西他滨(gemcitabine,GP)作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LSCC-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患者年龄在18-75岁,局部进展(临床ⅢB期,不适合同步放化疗或手术)或转移性(Ⅳ期)LSCC,在服用试验药物之前,既往未接受过全身化疗,且至少有1处可测量的病变[依据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1.1版)]。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和安全性。为了探索血浆细胞因子对LP治疗的预测价值,在基线检查和首次疗效评估时收集LP组患者的血浆样本,然后使用45-Plex Procartapex Panel 1进行分析,用Luminex xMAP技术对45种细胞因子进行检测。初步分析评估了细胞因子水平动态变化与治疗结局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15.4个月。符合方案集(per protocol set,PPS)包括237例LP组患者和253例GP组患者。在PPS中,LP组和GP组的中位PFS分别为5.2个月和5.5个月[风险比(hazard ratio,HR)=1.03,P=0.742]。LP和GP组的中位OS分别为14.6个月和12.5个月(HR=0.83,P=0.215)。LP组和GP组的ORR(41.8%vs.45.9%,P=0.412)和DCR(90.3%vs.88.1%,P=0.443)也相似。LP组中出现导致治疗中断(10.9%vs.26.4%,P <0.001)或治疗终止(14.3%vs.23.1%,P=0.011)的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s,AEs)的患者比例明显更低。LP组的细胞因子水平分析表明,基线水平较低的27种细胞因子与ORR增加相关,15种细胞因子与PFS改善相关,14种细胞因子(包括TNF-α、IFN-γ、IL-6和IL-8)呈现重叠趋势。结论 对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LSCC患者,LP方案的PFS、OS、ORR和DCR与GP方案� 张洁 潘跃银 石琴 张国俊 姜丽岩 董晓荣 顾康生 王慧娟 张晓春 杨农 李玉苹 熊建萍 易铁男 彭敏 宋勇 范云 崔久嵬 陈公琰 谭薇 臧爱民 郭其森 赵光强 王子平 何建行 姚文秀 吴小红 陈凯 胡晓桦 胡春宏 岳麓 姜达 王广发 刘俊峰 于国华 李峻岭 柏建岭 谢文敏 赵伟红 吴丽虹 周彩存关键词:顺铂 吉西他滨 局部晚期 肺鳞癌 多中心 血浆细胞因子 免疫治疗:在混沌与曙光中探索 被引量:5 2017年 2017年3月3-4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和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了第十四届“中国肺癌高峰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精准与联合:共谱免疫治疗新乐章”。检查点抑制剂(Checkpoint inhibitor)因其对多肿瘤类别广泛的适用性及能带来持久的有效缓解,短期内在全球范围掀起了免疫治疗的狂潮。而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免疫治疗同样带来了令人欣喜的临床获益。 无 吴一龙 王长利 廖美琳 管忠震 高晨燕 陆舜 赵明芳 王洁 刘晓晴 杨衿记 梁军 毛伟敏 韩宝惠 张绪超 宋勇 冯继锋 马胜林 伍钢 周彩存 陈克能 程颖 何勇 陈椿 王群 林基祯 朱波 刘云鹏 胡毅 乔贵宾 周清 宋启斌 吴楠 邬麟 黄诚 傅小龙 熊建萍 胡洁 胡成平 常建华关键词:肺肿瘤 免疫治疗 循证医学 高剂量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脉冲治疗继发性耐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安全性的单中心、单臂、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常规剂量继发性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高剂量相应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脉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42例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常规治疗1年后出现耐药的NSCLC患者,其中吉非替尼组29例,一次性给予相应4倍剂量的吉非替尼(1000 mg/次),4天为1个周期;厄洛替尼组13例,一次性给予相应3倍剂量的厄洛替尼(450 mg/次),3天为1个周期。治疗直至出现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比较两种药物治疗的近期疗效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42例初始接受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治疗1年后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中位PFS为30个月;其中,吉非替尼组为31个月,厄洛替尼组为24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高剂量EGFR-TKI脉冲治疗后,全组获PR 8例、SD 11例、PD 23例,有效率(RR)为19.0%,疾病控制率(DCR)为45.2%,中位PFS为6个月。其中吉非替尼组获PR 6例、SD 9例、PD 14例,中位PFS为8个月;厄洛替尼组获PR 2例、SD 2例、PD 9例,中位PFS为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EGFR外显子突变情况分组,Exon 19突变组获PR 4例、SD 6例、PD 17例,Exon 21突变组获PR 4例、SD 5例、PD 6例;两组中位PFS分别为6个月和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均为1~2级,主要表现为皮疹、乏力、纳差和皮肤干燥等,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常规剂量治疗后出现进展的晚期NSCLC患者,高剂量EGFR-TKI脉冲治疗能使部分患者再次获益,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朱艳哲 潘跃银 杜瀛瀛 刘虎 马泰 沈媛媛关键词:吉非替尼 厄洛替尼 脉冲治疗 耐药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回顾与展望 <正>中医药用于肿瘤的治疗已有悠久的历史,但系统应用中医中药探索治癌新途径却始于上世纪50年代。自80年代起中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研究开始活跃,大量的论著、论文总结了中医药疗法对西医疗法(放疗、化疗)毒副反应的防治作用,临床... 潘跃银 魏伟文献传递 耐吉非替尼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的建立及其耐药机制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建立人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Gefitinib)耐药的细胞株PC9/Gefitinib,并研究其可能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体外浓度梯度递增的诱导方法建立Gefitinib获得性耐药细胞株PC9/Gefitinib;MTT法计算出PC9和PC9/Gefitinib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耐药指数(RI)及PC9/Gefitinib细胞对多西他赛、培美曲塞及吉西他滨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法检测p-AKT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建立了对Gefitinib耐药的PC9/Gefitinib细胞株,其RI是亲代PC9的106.95倍,且PC9/Gefitinib细胞株对化疗药物多西他赛的敏感性增加,而对培美曲塞表现出轻度耐药。耐药前后2种细胞株的G0/G1期、S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2/M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PC9细胞相比,PC9/Gefitinib中Bcl-2蛋白表达升高,而p-AKT表达水平下降。结论成功建立一株耐Gefitinib的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PC9/Gefitinib,推测其耐药机制与Bcl-2蛋白表达升高及p-AKT表达下降有关。 吴敏 袁媛 潘跃银 张颖关键词:吉非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