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江
- 作品数:47 被引量:103H指数:6
-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钢铁联合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一种高强度高塑性贝氏体钢及生产方法
- 一种高强度高塑性贝氏体钢,其化学成分及wt%:C:0.35~0.65%,Si:1.72~2.12%,Mn:2.30~2.55%,Al:为0.30~0.57%;生产方法:对经热轧板材行奥氏体化;第一次冷却;第一次一道次高温...
- 胡海江王立凡甘晓龙周明星田俊羽陈光辉刘曼徐光
- 一种高性能低碳含Mo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低碳含Mo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向Fe-C-Mn-Si低碳钢的冶炼成分中添加Mo,经真空冶炼后铸成钢坯,将钢坯轧制成板材。将轧制后的板材以5~10℃/s的升温速度加热至880~900℃,...
- 徐光胡海江周明星薛正良杨海林周民张云祥徐耀文
- 文献传递
- ZG40Cr25Ni20奥氏体耐热钢的烧损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采用光学显微镜(O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高温显微镜原位观察等实验手段,分析了ZG40Cr25Ni20奥氏体耐热钢烧损原因。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奥氏体晶粒不断长大,碳化物Cr23C6不断形成和长大,碳化物中的Cr含量和碳化物硬度不断增加,奥氏体基体中的Cr含量不断减少。温度过高,碳化物溶解,形成孔洞,促进微裂纹沿晶界的扩展,奥氏体晶粒间的结合力逐渐减弱,基体发生过烧,钢的结晶组织遭到破坏,失去金属原有的塑性和强度,造成高温耐热管失效,孔洞和微裂纹的形成及扩展是材料失效的主要原因。此外,高温显微镜原位观察和热处理实验结果表明,ZG40Cr25Ni20耐热钢中碳化物的溶解温度为1030~1250℃。高温显微镜原位观察为碳化物溶解观察和耐热钢失效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梁伟成徐光戴方钦巫嘉谋胡海江
- 关键词:奥氏体耐热钢碳化物孔洞
- 一种热轧高强度微合金化钢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轧高强度微合金化钢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先将钢坯加热至1250~1300℃,再进行热轧,开轧温度大于1150℃,精轧出口温度为860~880℃;然后对轧后钢板以40~50℃/s的冷却速度冷却至650...
- 徐光胡海江周明星杨海林薛正良周民张云祥
- 文献传递
- 一种高强度中碳纳米结构钢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中碳纳米结构钢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先将中碳钢钢坯置于管式炉中,加热至850~950°C,保温30~60分钟,保温过程中通入CO和CO<Sub>2</Sub>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中的CO:C...
- 徐光胡海江刘峰薛正良张云祥
- 文献传递
- 一种低碳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碳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钢生产技术领域。制备低碳贝氏体钢的钢水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化学成分:0.091‑0.192wt%的C、0.23‑0.57wt%的Si、1.43‑1.76wt%的Mn、0.52‑...
- 徐光甘晓龙袁清万响亮田俊羽胡海江朱敏邹航杨海林
- 文献传递
- 超级贝氏体钢相变动力学及力学稳定化机理研究
- 超级贝氏体钢是依据超细晶粒钢理论和组织调控思想发展起来的新一代钢铁材料,具有超高的强度和优良的韧塑性,但其低温转变的特点决定了超长的贝氏体转变时间,不利于工业生产,因此,如何缩短低温贝氏体相变时间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此...
- 胡海江
- 关键词:相变动力学组织形貌
- 文献传递
- M_s以下温度等温淬火对中碳贝氏体钢相变和性能影响被引量:5
- 2019年
- 设计了马氏体起始相变温度(M_s)以上和以下2个不同温度等温淬火试验,结合热膨胀仪、扫描电镜显微组织、X光衍射和拉伸试验等试验手段,研究了对比于M_s以上温度等温淬火试验,M_s以下等温淬火对中碳贝氏体钢相变、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贝氏体相变可以发生在M_s温度以下,且其相变动力学被明显促进。相比于M_s以上温度等温淬火,M_s温度以下等温淬火虽然可以加速相变动力学,但导致强度和伸长率下降,因此降低了最终的力学性能。这主要是因为M_s温度以下等温淬火试样组织内部出现了大量的回火无热马氏体(AM)和少量的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RA)。因此,M_s温度以下等温淬火热处理后的组织性能未必优于M_s温度以上等温处理后组织性能,这主要取决于具体的成分和工艺。
- 田俊羽徐光黄浩陈光辉胡海江
- 关键词:相变残余奥氏体
- Mn对Nb-Ti微合金高强钢组织、性能和氢致断裂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设计了三种不同Mn含量的Nb-Ti微合金高强钢,研究了Mn含量对该钢组织以及氢致断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n含量增加,钢的氢致断裂敏感性增大。Mn含量增加,钢中的各相转变温度降低。随Mn含量增加,相变逐渐由铁素体相变为主转变成贝氏体相变为主。当Mn含量为1.81wt%时,组织中出现马氏体,导致Mn含量高的钢种出现氢致开裂。添加Mn有利于提高Nb-Ti微合金高强钢的强度,但同时会增加钢的氢致断裂敏感性。
- 杨海林徐光胡海江周明星
- 关键词:MN马氏体氢致断裂高强钢
- 一种提高含硅钢表面质量的方法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含硅钢表面质量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含硅钢以23~2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800℃,再以3~6℃/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180~1260℃,保温20~40min,然后空冷至室温。所...
- 徐光袁清何贝周明星胡海江田俊羽梁伟成侯蓉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