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雪松

作品数:45 被引量:24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肾病
  • 8篇对照临床研究
  • 7篇膜性
  • 7篇膜性肾病
  • 6篇肾小球
  • 6篇肾脏
  • 6篇特发性膜性肾...
  • 6篇细胞
  • 6篇细菌性
  • 6篇细菌性感染
  • 6篇急性细菌性
  • 6篇急性细菌性感...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乙型肝炎病毒
  • 4篇肾病大鼠
  • 4篇肾小球硬化
  • 4篇肾性
  • 4篇肾性贫血
  • 4篇鼠肾

机构

  • 40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秦皇岛市第三...
  • 4篇沈阳军区总医...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吉林大学第二...
  • 2篇辽宁省人民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沈阳医学院奉...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锦州医学院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5篇苏雪松
  • 28篇李德天
  • 17篇周光宇
  • 17篇杜丰
  • 16篇王艳秋
  • 8篇杨旭
  • 7篇边晓慧
  • 7篇周华
  • 6篇何平
  • 5篇孙广萍
  • 4篇刘颖
  • 4篇张蓓茹
  • 3篇刘大军
  • 2篇秦丽丽
  • 2篇孙谢文
  • 2篇刘勇
  • 2篇郑红光
  • 2篇吴琪俊
  • 2篇韩忠厚
  • 1篇王晓波

传媒

  • 9篇中国临床药理...
  • 6篇中国实用内科...
  • 6篇实用药物与临...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张家口医学院...
  • 1篇辽宁药物与临...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第六届全国呼...
  • 1篇第七届全国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泌尿系感染常见致病菌及耐药性分析
2003年
周光宇苏雪松李德天
关键词:泌尿系感染常见致病菌耐药性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栓栓塞的发病率和预测指标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王艳秋马峰杜丰苏雪松孙广萍周光宇边晓慧何平李德天
关键词: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病率肾功能受损常见并发症肾静脉血栓
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对新生儿Th1/Th2细胞的影响
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在母婴垂直传播中的作用 结论:母亲PBMC内HBV DNA阳性可能导致新生儿PBMC中HBV DNA阳性,PBMC内的HBV DNA可能是HBV母婴垂直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HBs...
苏雪松
关键词:疾病传播单核干扰素-Γ白介素-4
文献传递
妊娠急性脂肪肝10例分析被引量:22
2004年
苏雪松顾鹤君王岚峰
关键词: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脂肪组织
比阿培南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评价比阿培南(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急性细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用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共入选有效病例272例,其中试验组(比阿培南)135例,给药剂量:比阿培南每次300mg,每日2次静脉滴注;对照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37例,每次亚胺培南500mg,每日3次静脉滴注。一般疗程均为7~14天,最短不少于5天。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62.79%和55.64%;总有效率分别为93.8%和88.72%;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41%和88.33%;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37%和11.03%。结论比阿培南治疗临床常见急性细菌性感染安全、有效。
杜丰苏雪松边晓慧李德天
关键词:比阿培南细菌性感染
肾小球疾病患者随机尿免疫球蛋白G/尿肌酐比值与24 h尿免疫球蛋白G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肾小球疾病患者随机尿免疫球蛋白G/尿肌酐(IgG/Cr)比值与24 h尿IgG的相关性,评估IgG/Cr对肾小球疾病的病情监测能力。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肾内科收治的肾病综合征及肾小球肾炎患者,留取随机尿液检测尿IgG、尿肌酐,留取24 h尿液检测24 h尿IgG含量,将尿IgG/Cr与24 h尿IgG进行相关性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确定尿IgG/Cr对于大量24 h尿IgG判断界值。结果肾小球疾病患者随机尿IgG/Cr同24 h尿IgG正相关(r=0.786,P<0.001)。随机尿IgG/C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3,临界值为133.5 mg/g,灵敏度为0.848,特异度为0.754。结论肾小球疾病患者随机尿IgG/Cr同24 h尿IgG呈正相关,对24 h尿IgG有较好的判断能力,有望成为肾小球疾病诊断指标。
王博文袁亦彤吴琪俊苏雪松杨旭周华王艳秋
关键词:肾小球疾病尿肌酐
特发性膜性肾病尿液外泌体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尿液外泌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盛京医院肾病科住院的49例IMN患者(IMN组)及同期21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通过差速离心方法提取尿液外泌体,通过Westernblot检测外泌体标记蛋白(Alix,CD63和TSG101)的表达,将其与24h尿蛋白定量,估计肾小球滤过率和肾组织病变等临床病理指标做统计分析。结果 IMN患者尿液外泌体较对照组显著增加[Alix(t=12.74,P <0.0001),CD63(t=13.98,P <0.0001),TSG101(t=15.68,P<0.0001)],外泌体标记蛋白与蛋白尿呈正相关[Alix(r=0.451,P=0.002),CD6(r=0.408,P=0.002),TSG101(r=0.417,P<0.001)];尿液外泌体蛋白浓度与蛋白尿呈正相关(r=0.635,P<0.001)。肾组织补体C3和PLA2R荧光染色增强组较染色较弱组尿液外泌体表达均显著增加[分别为Alix(t=3.071,P=0.004;t=2.07,P=0.046),CD63(t=2.69,P=0.01;t=3.43,P=0.002),TSG101(t=3.493,P=0.001;t=2.202,P=0.036)];尿外泌体标记蛋白(Alix,CD63和TSG101)诊断IMN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922[95%CI(0.843~1.002),P<0.001],0.936[95%CI(0.868~1.003),P<0.001]和0.944[95%CI(0.893~0.996),P<0.001]。随访研究表明尿外泌体在保守治疗无效组以及免疫制剂有效或无效组中表达均增加。结论尿液外泌体可反映IMN活动性肾组织病理改变,有希望成为IMN疾病诊断、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
李如梦李钗耿乐徐田王莉莉周华张蓓茹孙广萍苏雪松王艳秋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外泌体生物标志物
5例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及病理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PGNMID)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PGNMI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肾脏病理资料。结果 5例PGNMID患者中,男4例,女1例,年龄47~68岁,病程2.5~60.0个月,2例病程超过1年,5例均呈肾病综合征,伴高血压病史,4例镜下血尿,3例肾功能异常。仅1例血清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比率异常。光镜下,5例患者的肾脏均呈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变;免疫荧光下,PGNMID患者肾小球仅见免疫球蛋白G3和κ轻链沉积;电镜显示PGNMID患者肾脏系膜、内皮下和(或)上皮下颗粒状沉积物。结论 PGNMID患者常出现肾病综合征和肾功能下降,需尽早行肾脏病理检查,以提高PGNMID的诊断率,减少漏诊和误诊。
汪凤刘小妹徐佳奕王福妹苏雪松周华王艳秋
关键词: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肾脏活检
阿利吉仑对2型糖尿病db/db小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肾素抑制剂阿利吉仑对2型糖尿病db/db小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8周龄db/db和db/m小鼠行单侧肾切除,16周进入实验,分为4组:db/m小鼠对照组(db/m组)、db/db糖尿病小鼠对照组(db/db组)、db/db糖尿病小鼠阿利吉仑3mg·kg^-1·d^-1治疗组(db/db+A3组)和db/db糖尿病小鼠阿利吉仑25mg·kg^-1·d^-1治疗组(db/db+A25组)。阿利吉仑溶于磷酸盐缓冲液(PBS,350mg/L)皮下泵入(0.25μl/h)给药,疗程4周。治疗前后检测体质量、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量、血压水平;PAS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学变化;ELISA法检测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B1(TGF-β1)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囚子1(PAI-1)含量;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肾小球Ⅳ型胶原(ColⅣ)和纤连蛋白(FN)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TGF-β1、PAI-1、ColⅣ、FN和肾素mRNA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肾皮质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结果与db/m组小鼠比较,db/db组小鼠有大量蛋白尿,肾小球细胞外基质沉积增加,TGF-β1、PAI-1、ColⅣ和FN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同时肾皮质肾素mRNA、肾素活性和AngⅡ水平增高(均P〈0.05)。阿利吉仑25mg·kg^-1·d^-1治疗在没有影响血压情况下,显著减少db/db小鼠24h尿蛋白量,减少肾小球细胞外基质沉积,减少TGF—β1、PAI-1、ColⅣ、FN蛋白和mRNA表达,同时降低肾皮质肾素活性和AngⅡ水平(均P〈0.05)。结论阿利吉仑对2型糖尿病db/db小鼠肾脏损伤有保护作用。
周光宇苏雪松杜丰李德天
关键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糖尿病肾病阿利吉仑肾素抑制剂
罗格列酮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硬化的实验观察
2005年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干预治疗对单侧肾切除加重复阿霉素注射诱导的肾小球硬化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单侧肾切除加重复阿霉素注射的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分为罗格列酮治疗组和肾病组,设假手术组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大鼠第0、4、8、12周尿蛋白,并观察第12周肾组织病理改变,计算肾小球硬化指数。结果罗格列酮治疗组比肾病组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减少(P<0.01),肾小球硬化程度明显减轻。结论罗格列酮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苏雪松周光宇李德天
关键词:肾小球硬化罗格列酮阿霉素肾病排泄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