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红
-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间歇性低氧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解偶联蛋白3(UCP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间歇性低氧运动对肥胖及正常SD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解偶联蛋白-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0只雄性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40只)和肥胖造模组(60只),从造模成功的SD大鼠中挑选40只,随机分为肥胖常氧安静组(A组)、肥胖常氧运动组(B组)、肥胖低氧安静组(C组)和肥胖低氧运动组(D组)。正常对照组随机分为正常常氧安静组(E组)、正常常氧运动组(F组)、正常低氧运动组(G组)和正常低氧安静组(H组),每组10只。第4周末次运动后24 h左右进行采样,采样前所有大鼠禁食过夜,取后肢骨骼肌匀浆提取线粒体,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测定肥胖大鼠以及正常组大鼠的骨骼肌线粒体UCP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UCP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造模组大鼠(P<0.05);低氧安静及运动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UCP3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常氧安静组(P<0.05);低氧或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UCP3蛋白的表达的影响与大鼠的体脂百分比有呈负相关的趋势。结论:肥胖大鼠骨骼肌线粒体UCP3蛋白的表达低于正常大鼠,4周的有氧运动以及间歇性低氧刺激使骨骼肌线粒体UCP3蛋白的表达增加,运动与间歇性低氧刺激相结合能使骨骼肌线粒体UCP3的表达水平高于单一的运动或间歇性低氧刺激。而且,低氧刺激以及低氧刺激与运动相结合使得大鼠的体重、体脂百分比降低幅度比单一的运动更加明显。
- 邓红徐晓阳林文弢翁锡全陈德志
- 关键词:解偶联蛋白间歇性低氧有氧运动骨骼肌线粒体
- 间歇低氧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解偶联蛋白表达、自由基代谢及体成分的影响
- 目的:探讨间歇低氧以及运动对肥胖及正常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解偶联蛋白-3蛋白表达、自由基代谢、体成分及其相关性的影响。
方法:将100只雄性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40只和肥胖造模组60只。从造模成功的SD大鼠中...
- 邓红
- 关键词:骨骼肌自由基代谢肥胖
- 文献传递
- 间歇性低氧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自由基代谢的影响被引量:6
- 2007年
- 为探讨低氧以及运动对肥胖和正常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10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40只)和肥胖造模组(60只),并从造模成功的大鼠中挑选40只,随机分为肥胖常氧安静组、肥胖常氧运动组、肥胖低氧安静组和肥胖低氧运动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随机分为正常常氧安静组、正常常氧运动组、正常低氧安静组、正常低氧运动组,每组10只。第4周末次低氧运动后24 h左右进行采样,采样前所有大鼠禁食过夜,取后肢骨骼肌(腓肠肌、股四头肌)匀浆提取线粒体。测定肥胖组大鼠以及正常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MDA含量及SOD活性。结果:(1)正常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SOD活力明显高于造模组大鼠(P<0.01);正常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MDA含量低于造模组大鼠,但没有统计学意义。有氧运动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SOD活力高于安静组,而MDA含量则低于安静组,但无统计学意义。(2)低氧安静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SOD活力明显高于常氧安静组(P<0.01);MDA含量低于常氧安静组,但无统计学意义。(3)低氧运动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SOD活力明显高于常氧运动组(P<0.05),MDA含量则低于常氧运动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肥胖鼠机体的抗自由基能力比正常鼠差,而运动和低氧刺激能改善这种状况;4周的有氧运动以及低氧刺激使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增强,自由基清除能力提高;运动和低氧刺激相结合能使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自由基清除能力更强。
- 邓红徐晓阳林文弢翁锡全
- 关键词:运动生物化学肥胖大鼠间歇性低氧有氧运动线粒体
- 不同运动方式对肥胖大鼠骨骼肌PGC-1α/FNDC5/PPARγ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通过高脂膳食诱导肥胖大鼠模型,观察抗阻运动、有氧运动以及抗阻运动与有氧运动相结合3种运动方式对肥胖大鼠骨骼肌PGC-1α/FNDC5/PPARγ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该通路在运动调控体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8周龄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8只)和肥胖造模组,肥胖组造模成功后,从中随机选取32只分为肥胖对照组(OC组)、肥胖有氧运动组(OAE组)、肥胖抗阻运动组(ORE组)、肥胖抗阻运动+有氧运动组(OARE组),每组8只。有氧运动采用跑台方式进行,最大强度20m/min。抗阻运动采用负重爬梯方式,适应性训练1周后,以大鼠体重的20%为初始负重,逐渐递增,最大负重量达大鼠体重的100%,隔天训练,总训练时间为12周。OARE组采用跑台和爬梯交替进行,强度与OAE组和ORE组相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骨骼肌PGC-1α、FNDC5及PPARγ的mR NA相对表达量;WesternBlot法测定骨骼肌PGC-1α、FNDC5以及PPARγ蛋白的表达量。结果:1)经过12周的运动干预后,肥胖抗阻运动组、肥胖有氧运动组、肥胖抗阻运动+有氧运动组大鼠的体重都显著低于肥胖对照组(P<0.05),并且肥胖有氧运动组和肥胖抗阻运动+有氧运动组大鼠的体重显著低于肥胖抗阻运动组(P<0.05);2)肥胖有氧运动组大鼠的体脂率显著低于肥胖对照组(P<0.05),肥胖抗阻运动组以及肥胖抗阻运动+有氧运动组大鼠的体脂率低于肥胖对照组,高于肥胖有氧运动组,但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3)肥胖抗阻运动组、肥胖有氧运动组以及肥胖抗阻运动+有氧运动组骨骼肌PGC-1α、FNDC5、PPARγ的mR NA和蛋白表达量都显著高于肥胖对照组(P<0.05);肥胖有氧运动组骨骼肌PGC-1α、FNDC5、PPARγ的mR 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肥胖抗阻运动组以及肥胖抗阻运动+有氧运动组(P<0.05),肥胖抗阻运动+有氧运动组骨骼肌PGC-1α、FNDC5、PPARγ的mR 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高
- 邓红邓红徐晓阳
- 关键词:有氧运动抗阻运动肥胖PGC-1ΑPPARΓ
- 抗阻运动对老年大鼠骨骼肌富脂性变化的干预作用
- 目的: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世界上每个国家都不可避免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我国早在2005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2014版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就已指出,到2050年我国老龄化程度会突破30%。老年人骨骼肌...
- 邓红
- 关键词:SD大鼠抗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