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金红
-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变应性疾病患儿316例皮肤点刺试验护理与健康教育
- 2011年
- 目的:探讨5岁以下变应性疾病患儿皮肤点刺试验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确诊过敏性疾病≤5岁患儿316例采用点刺试验,针对点刺结果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分发避免接触过敏原卡片。结果:316例均完成常见吸入过敏原和常见食入过敏原的检测。所有变应原测试结果均呈++以上(包括++)。吸入性变应原中,粉尘螨阳性反应237例(75.0%),屋尘螨阳性反应247例(78.2%),其次是交链孢霉菌为114例(36.1%),烟曲霉菌为44例(13.9%)。本组点刺试验过程中未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结论:变应原点刺试验安全可靠、迅速敏感,可为5岁以下变应性疾病患儿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 邱金红陈叶香王志霞姜琴
- 关键词:变应性疾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健康教育
- 巧用退热贴缓解局部皮肤过敏反应被引量:4
- 2014年
- 退热贴是临床广泛使用缓解发热症状的外敷贴,现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实践,发现其可用于缓解局部皮肤的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常见于脱敏治疗皮下注射后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过敏性疾病,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热、红肿、瘙痒、出现红疹风团等现象,患者瘙痒难忍,甚至抓破皮肤引起感染。
- 李海燕邱金红王志霞范凤燕
- 关键词:皮肤过敏反应退热发热症状局部皮肤过敏性疾病
-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62例被引量:3
- 2007年
-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是保证患者有效呼吸,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对我科2000年1月-2006年6月62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气道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 周云菲邱金红
-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气道护理
- 小儿有机磷中毒误诊为气管异物4例的观察护理
- 小儿急性有机磷中毒和气管异物分别是儿科和耳鼻咽喉的常见急症,两者均需急救,由于它们的病因病理及治疗有很大差异如发生误诊就会延误治疗,甚至危及生命,严密观察病情护理就尤为重要。1990~2003年我院共收治气管异物近100...
- 周云菲邱金红
- 关键词:误诊
- 文献传递
- 家庭管理模式在儿童慢性病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9
- 2019年
- 随着儿童慢性病发病率逐渐增加,病程长且复杂,对儿童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疾病管理尤为重要。本文回顾国内外有关家庭管理模式(FMSF)的最新研究文献,对儿童慢性病家庭管理模式的概念、发展、评估工具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此为我国儿童慢性病管理提供依据。
- 尹藜蓉夏玲严海鸥邱金红王娅
- 关键词:家庭管理
- 南通地区变应性鼻炎749例过敏原检测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检测南通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过敏原,为预防和治疗该地区变应性鼻炎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诊断变应性鼻炎749例成人患者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分析主要过敏原并排序。结果:749例患者皮肤点刺试验阳性358例(47.8%),男性352例SPT阳性171例(48.6%),女性397例SPT阳性187(47.1%),男女患者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屋尘螨228例(63.7%)、粉尘螨207例(57.8%)例、蟑螂164例(45.8%)为主要过敏原。结论:屋尘螨、粉尘螨及蟑螂是南通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主要过敏原,该地区变应性鼻炎的过敏原筛查可选择以尘螨和蟑螂为重点。
- 王强邱金红顾苗达鹏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皮肤点刺试验屋尘螨粉尘螨蟑螂
- 80例小儿气管异物护理体会
- 2010年
- 邱金红陈叶香
- 关键词:小儿气管异物气管支气管异物病情危重五官科
- 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在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特患儿延续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微信健康教育在儿童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接受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儿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门诊随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微信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鼻部症状评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干预后1年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护理干预前鼻部症状评分观察组为7.34±1.02分,对照组为7.35±1.04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年观察组为1.35±0.22分,对照组为3.53±0.54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但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治疗有效95例(96.94%),对照组治疗有效86例(87.76%),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微信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儿童变应性鼻炎居家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依从性,保障治疗的连续性,有效改善鼻部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严海鸥王志霞邱金红
- 关键词:儿童变应性鼻炎延续护理
- 高通量基因捕获测序技术在12个耳聋家庭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分析12个耳聋家庭的临床特征,进行候选致病基因的突变检测。方法对12个耳聋家庭的患者进行病史采集、全身检查、听力学评估及颞骨CT检查;抽提家庭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整理分析家系资料绘制系谱图;使用定向捕获联合二代测序技术进行耳聋基因检测;对可疑基因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 12个耳聋家庭的13名耳聋患者表现为双侧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家庭1-7耳聋患者明确GJB2双等位基因突变致聋,分别是:c.235del C/c.235del C,c.235del C/c.176del16,c.235del C/c.299del AT,c.235del C/c.511_512ins AACG/c.235del C/c.605ins46,c.235del C/c.109G>A,c.109G>A/c.109G>A;家庭8-9先证者均为SLC26A4复合杂合突变致聋,分别是:c.589G>A/c.1975G>C,c.919-2A>G/c.-2071_307+3801del7666;其中,家庭10-12先证者,经过数据分析后分别得到8、5和3个可疑突变位点,在相应的家系中不与耳聋表型共分离,故未发现其致病基因。结论本研究明确了9个非综合征耳聋家庭的致病突变,同时证实高通量基因捕获测序技术是一种高效的耳聋基因检测工具。
- 孙菲菲胡松群唐艳张洁吴笛邱金红王志霞张鲁平
- 关键词:耳聋家系基因突变
- 14个耳聋家庭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病因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14个耳聋家庭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病因。方法对14个耳聋家庭进行详尽的临床表型分析,对14个先证者采用十五项遗传性聋基因检测试剂盒(微阵列芯片法)进行常见的4种耳聋基因的15个突变位点检测;对未能确诊的先证者进一步使用定向捕获联合二代测序技术进行耳聋基因检测,对候选耳聋基因的突变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 14个耳聋家庭的20例耳聋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双侧基本对称的感音神经性聋。9个耳聋家庭的患者为GJB2双等位基因突变致聋,家庭1~6分别为c.235delC/c.235delC,c.299delAT/c.299delAT,c.235delC/c.299delAT,c.176del16/c.299delAT,c.235delC/c.380G>T,c.109G>A/c.571T>C;家庭7、8同为c.235delC/c.176del16,家庭9为GJB2(c.109G>A/c.109G)合并TBC1D24(p.C386R)致聋。家庭10~13先证者为SLC26A4双等位基因突变致聋,分别是c.919-2A>G/c.919-2A>G,c.919-2A>G/c.1174A>T,c.919-2A>G/c.2167C>G,c.626G>A/c.2168A>G。家庭14先证者为MYO15A复合杂合突变c.6956+9C>G/c.10245_10247delCTC致聋,该突变是既往研究未曾报道的新发突变。结论本研究明确了14个非综合征型聋家庭的致病基因突变,同时证实以耳聋家庭为单位的两步法检测模式是一种高效的耳聋基因检测方法。
- 赵军孙菲菲施健唐艳吴笛邱金红朱爱华张鲁平
- 关键词:耳聋GJB2SLC26A4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