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红云

作品数:11 被引量:50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生物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系暨分子免疫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细胞
  • 6篇基因
  • 4篇重排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细胞
  • 4篇基因重排
  • 4篇T细胞
  • 3篇蛋白
  • 3篇受体
  • 3篇细胞受体
  • 3篇CDR3
  • 3篇JURKAT...
  • 2篇细胞株
  • 2篇免疫
  • 2篇基因扫描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2篇白血病细胞
  • 2篇白血病细胞株
  • 2篇TCR

机构

  • 11篇南方医科大学
  • 9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11篇王小宁
  • 11篇邹红云
  • 10篇马骊
  • 7篇温茜
  • 7篇姚新生
  • 6篇罗微
  • 4篇阮光萍
  • 1篇何小维
  • 1篇杨介钻
  • 1篇阮光平

传媒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癌症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07
  • 9篇2006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细胞激活剂对Jurkat细胞重组激活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T细胞激活剂PHA,抗CD3mAb,PMA+A23187对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重组激活基因(RAGs)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不同T细胞激活剂作用不同时间后Jurkat细胞中RAG1,RAG2mRNA,以β肌动蛋白(βactin)的表达作为内参照进行灰度分析,比较不同组Jurkat细胞RAGs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三种T细胞激活剂刺激诱导的Jurkat细胞RAG1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RAG1mRNA表达量的下降与刺激诱导作用时间有关;PHA刺激诱导后RAG2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MA+A23187刺激诱导6,12h均未检测出RAG2mRNA的表达;而抗CD3mAb作用12h组RAG2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Jurkat细胞同时表达RAG1,RAG2mRNA,并在一定诱导下RAGs表达量发生改变,因此有可能成为研究外周T细胞RAGs表达调节的一个潜在的细胞模型.
邹红云马骊姚新生温茜王小宁
关键词:JURKAT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的TCR基因重排被引量:1
2006年
背景与目的:近年的一些体外实验研究发现,重组激活基因(recombi-nationactivatinggene)编码的RAG1与RAG2(recombinationactivatinggenes,RAGs)蛋白能够介导DNA链的转位(transposition)作用,因而,可能与淋巴系统肿瘤性疾病的发生有关,但迄今尚未有明确定论。我们在实验中发现,代表T细胞发育成熟阶段的人白血病细胞株Jurkat同时表达重组激活基因RAG1和RAG2,并且经适当诱导后有RAGs表达的变化。本研究旨在确证Jurkat细胞是否发生RAGs介导的T细胞受体(T-cellreceptor,TCR)基因重排。方法:采用巢式和半巢式PCR检测T细胞受体D!-J!之间的信号结合T细胞受体删除DNA环(signaljointT-cellreceptorexcisionDNAcircles,sjTRECs);连接介导的PCR(LM-PCR)法检测TCRβ链位点重排中间物-重组信号序列(recombinationsignalsequence,RSS)断点;RT-PCR法检测V(D)J重排第二阶段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endjoining,NHEJ)途径中的核心蛋白Ku70/Ku80及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erminaldeoxynucleotidyltransferase,TdT)。结果:在Jurkat细胞DNA中检测到结合区具有多样性特征的TCRDβ2-Jβ2sjTRECs和RSS5′端和3′端断裂点,并检测到TdT、Ku70/Ku80的表达。结论:Jurkat细胞有TCR基因重排的发生。Jurkat细胞可能成为研究RAGs和TCR基因重排与T细胞淋巴瘤的一个潜在的细胞模型。
邹红云马骊罗微王小宁
关键词:白血病JURKAT细胞TCR基因重排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细胞TCRβ链CDR3谱系漂移和序列鉴定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TCRβ链CDR3谱系漂移,为SLE的免疫应答机制和个性化治疗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免疫扫描谱型分析技术,分析5例正常献血员的CDR3分布特征及5例SLE患者PBMC中T细胞TCRβ链CDR3的优势利用情况,对克隆性增生T细胞的CDR3区进行序列分析。结果5例正常献血员PBMCTCRBVCDR3谱型均呈高斯分布,5例活动型SLE患者24TCRBVCDR3家族均出现不同的优势表达,对单/寡克隆性增生T细胞β链CDR3区基因进行测序,证实存在不同的CDR3序列。结论SLE活动期外周血T细胞TCRβ链CDR3谱系出现明显漂移,提示CDR3的选择性表达可能与SLE的免疫发病机理有关,特异应答的T细胞TCRCDR3序列的确定,将为SLE的发病机制研究和个性化治疗提供新的方法与手段。
罗微马骊姚新生邹红云温茜阮光萍王小宁
关键词:T淋巴细胞受体互补决定区3基因扫描
检测人TCR BD基因重排时RSS断裂末端的LM-PCR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建立检测人T细胞TCRBD基因(Diversity Gene)经历重排的连接介导PCR方法(Ligation Mediate dPCR,LMPCR),为T细胞重排和疾病的关系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在人TCRβ链BD1与BD25′端重组信号序列(RSS)前,BD1与BD23′端RSS后各设计两套用于巢式PCR引物;设计并合成和双链RSS平断裂末端相接的特殊接头(BWLinker),提取胸腺组织、正常人和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样本总DNA,和BWlinker连接,进行巢式PCR,PCR产物琼脂糖电泳分析,阳性产物做胶回收,并克隆测序鉴定。结果:在1例胸腺组织提取的总DNA中证实存在BD1和BD25′和3′的RSS断裂末端,在2例TALLs的PBMC中检测到BD25′和3′的RSS断裂末端,2例正常人PBMC中未能检测到RSS断裂末端,阳性的LMPCR产物通过测序鉴定,和基因组中序列完全相符合。结论:1例胸腺组织和2例TALL的PBMC中检测到RSS断裂末端,提示TCRBD基因正经历重排,测序结果表明建立的监测TCR重排的LMPCR方法可靠,可用于T细胞重排模型和相关疾病的机制研究。
姚新生马骊温茜邹红云阮光平杨介钻王小宁
关键词:胸腺基因重排
监测TCR CDR3漂移的免疫扫描谱型分析技术的建立与鉴定被引量:35
2006年
外周血95% T淋巴细胞的TCR由α(胚系基因中AV、AJ、AC重排)、β(胚系基因中的BV、BD、BJ、BC重排)两条多肽链组成,不同V(D)J重排后,由V基因末端、J基因前端和V-J(或V—D和D—J)连接时中间插入的核苷酸序列,分别组成了特异的TCRα和8的CDR3基因谱型的多样性。一种CDR3序列代表一个T细胞克隆,测定特定CDR3序列出现的频率可以反映特定T细胞克隆扩增的程度和功能状态。
姚新生马骊温茜邹红云阮光萍王小宁
关键词:TCRT细胞克隆漂移T淋巴细胞
重组活化基因研究进展
2007年
1976年,Hozumi等首次发现V(D)J重组现象,使人类对机体适应性免疫系统的本质认识有了一个划时代转变。V(D)J重组的发现,为进一步认识和研究抗原受体多样性以及淋巴细胞发育敞开了一扇新的大门;20世纪80年代,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和轻链(IgL)基因座以及T细胞受体(TCR)α、β、γ和δ基因座相继被发现;
邹红云王小宁马骊
关键词:基因研究进展免疫球蛋白重链活化淋巴细胞发育T细胞受体抗原受体
人白血病细胞株重组激活基因表达及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的检测(英文)
2006年
背景:淋巴细胞特异性重组激活基因编码的重组激活基因1与重组激活基因2蛋白是参与V(D)J重排机制的重要的重组酶。除参与V(D)J重排以外,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重组激活基因介导的转位作用可能与染色体易位及淋巴性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但迄今尚未有明确定论。目的:检测重组激活基因、DNA修复因子Ku70/Ku80和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mRNA表达以及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在人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株的发生情况。设计:重复测量实验。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分子免疫研究所。材料:T淋巴白血病细胞株Jurkat和6T-CEM购自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T淋巴白血病细胞株Molt-4,皮肤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HuT102,Burkitt’s淋巴瘤细胞株Raji和Daudi以及原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和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株K562均由本实验室保存。细胞用含有体积分数0.1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于37℃,体积分数0.05CO2条件下培养。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1在南方医科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分子免疫研究所完成。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重组激活基因1,重组激活基因2,非同源末端连接装置途径中的DNA修复因子Ku70/Ku80,以及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mRNA表达;采用巢式、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连接介导的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检测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DNA环和T细胞受体β链重组信号序列两端的断裂点。了解参与V(D)J重排过程的基因表达和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中间体的产生情况。主要观察指标:重组激活基因、DNA修复因子Ku70/Ku80和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mRNA表达以及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在人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株的发生情况。结果: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显示:重组激活基因1mRNA在4种T细胞株中均被检测到,在两种B细胞株和两种髓性白血病细胞株中未检测到;重组激活基因2和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mRNA表达仅在Jurkat,Molt-4和6T-
邹红云马骊罗微王小宁
关键词:基因重排白血病
制备HLA-A*0201型NLVPMVATV肽四聚体用于巨细胞病毒特异CTL检测
2006年
目的制备HLA-A*0201型NLVPMVATV肽四聚体,用于检测病人的巨细胞病毒(CMV)特异CTL,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工程菌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HLA-A*0201型α链和β2m,对包涵体进行洗涤、变性后,在NLVPMVATV肽存在的情况下,在复性液中加入适量的α链和β2m,共同复性形成单聚体,单聚体浓缩后进行生物素化,再纯化浓缩,与PE标记的链亲和素反应,形成四聚体。结果用制备的四聚体-PE和购买的CD8-FITC能双标记CMV特异CTL,用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论成功地制备了四聚体-PE,可用于病人外周血的CMV特异CTL检测,由此可知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
阮光萍马骊何小维朱勇陈泽洪姚新生温茜邹红云罗微王小宁
关键词:四聚体巨细胞病毒细胞毒T淋巴细胞
Jurkat细胞TCR基因重排对BV CDR3的影响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Jurkat细胞TCRBD2-BJ2基因重排对TCRβ链可变区互补决定区3(BVCDR3)可能产生的影响,为深入研究TCR基因重排奠定实验基础。方法RT-PCR扩增TCRBV26个亚家族CDR3区,结合TCR基因扫描(GeneScan)和基因测序技术,监测Jurkat细胞在增殖传代过程中以及在T细胞激活剂和超抗原SEA等刺激诱导后TCRBVCDR3谱系漂移及长度和序列变化。结果表达TCRBV8家族的单克隆细胞株Jurkat,在增殖传代过程中,以及经刺激诱导48或72h后,未监测到有TCRBV8以外的新的BV亚家族出现,BV8CDR3长度和一级核苷酸序列也未发生变化。结论Jurkat细胞发生的TCR基因重排可能不引起TCRBVCDR3改变,因而对TCRBVCDR3区抗原识别特异性(即抗原特异性漂移)并未产生影响,但并不排除TCR发生改变的可能性。
邹红云马骊姚新生温茜罗微王小宁
关键词:JURKAT细胞基因重排基因扫描BVCDR3
蛋白激酶C-θ研究进展
2005年
邹红云王小宁
关键词:T细胞AP-1NF-ΚBIL-2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