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伟 作品数:19 被引量:37 H指数:4 供职机构: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 青海省科技厅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高海拔地区颈动脉体瘤围术期颈动脉处理策略——单中心经验 被引量:3 2020年 背景与目的:近年发现青海省颈动脉体瘤(CBT)发病率明显高于平原地区,笔者总结高海拔地区CBT围术期颈动脉处理经验,期以有效地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脑缺血性损伤、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20年4月我中心收治的CBT患者151例,共179个瘤体的资料,其中男26例,女125例;瘤体位于左侧60例,右侧63例,双侧28例。结果:151例CBT患者共179个瘤体中176例成功切除瘤体,手术切除率98.3%。手术时间47~184 min,平均(86±9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95±125)mL。术中行颈外动脉切断结扎2例,颈外动脉切断、重建术2例;颈动脉分叉破裂修补14例;颈动脉分叉切除、颈内动脉重建1例。全组无术中死亡患者,术后发生不同程度脑梗塞7例,其中2例因大面积脑梗死亡,5例经治疗康复。结论:围术期妥善处理颈动脉可有效减少CBT切除术中出血及术后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 朱吉海 杨佳 马伟 钟浩 王永宏 武建英关键词:颈动脉体瘤 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远端主动脉重建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应用计算机断层扫描及影像分析软件评估血流动力学因素对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远端主动脉重建的影响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接受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的200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数据,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发生支架远端主动脉负性重建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吻合率88.5%。随访(1.5±0.4)年,随访期内30例(21.8%)患者支架远端主动脉出现负性重建。单因素分析发现假腔有分支灌注、夹层总长度、破口数及内漏影响主动脉重建(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假腔有分支灌注和破口数是患者术后支架远端主动脉负性重建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假腔有分支灌注和破口数是影响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患者远端主动脉负性重建的危险因素。 马伟 武建英 芦广顺 丛萌倩 李晓君 钟浩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血塞通胶囊结合硝普钠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究血塞通胶囊结合硝普钠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共计纳入96例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均由医院2017年3月—2020年1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结合硝普钠静脉滴注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血塞通胶囊结合硝普钠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氨基末端脑肽钠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变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变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指标变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变化;患者治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75%,45/48)高于对照组(79.17%,38/48)(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PN及NT-proBNP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APN及NT-proBNP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PN及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均延长,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经(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心功能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LVEF、LVESD、LVEDD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治疗后LVEF、LVESD、LVEDD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TC、TG、HDL-C及LDL-C水平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TG、HDL-C及LDL-C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提升,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恶心,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 杨佳 武建英 朱吉海 马伟关键词:血塞通胶囊 疗效 2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导管溶栓疗效观察 2018年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共29例,在介入下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将溶栓导管置入形成血栓的深静脉内,自溶栓导管持续进行溶栓治疗,并给予抗凝、扩血管、袪聚等治疗。测量治疗前后双侧下肢周径差,并通过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评估深静脉再通率。结果:本组29例患者中有28例经导管溶栓后患肢肿胀、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导管溶栓前后双侧下肢周径差及深静脉通畅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导管溶栓操作简便,治疗效果满意,是一种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可靠的方法。 朱吉海 李勇 武建英 杨佳 马伟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溶栓 下腔静脉滤器 TLR4特异性抑制剂对大鼠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2021年 目的探讨TLR4特异性抑制剂调控HMGB1/TLR4信号通路对大鼠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方法将8周龄Balb/c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术前30 min经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砜(DMSO)无菌生理盐水]、对照抑制组(术前30 min经腹腔注射含TLR4抑制剂的DMSO无菌生理盐水)、模型组(术前30 min经腹腔注射DMSO无菌生理盐水)、模型抑制组(术前30 min经腹腔注射含TAK242的DMSO无菌生理盐水),每组6只。收集肝脏组织标本,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肝脏细胞形态结构,Suzuki评分评估肝脏细胞损伤情况;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细胞HMGB1/TLR4及下游炎症因子相对表达量;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TLR4与HMGB1的共表达作用。结果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肝脏损伤情况较对照组严重,模型抑制组肝脏损伤情况优于模型组;模型组Suzuk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抑制组Suzuki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模型抑制组HMGB1、TLR4、IL-1β、IL-6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抑制组HMGB1、TLR4、IL-1β、IL-6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肝脏组织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和模型抑制组(P<0.05)。模型组HMGB1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和模型抑制组(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细胞HMGB1的免疫活性显著增加,且主要位于细胞浆内;但对照组HMGB1免疫活性无显著变化。结论TLR4特异性抑制剂可显著下调HMGB1/TLR4信号通路及相关信号分子,减轻供肝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对供肝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马伟 武建英 钟浩 朱吉海 杨佳 王永宏关键词:器官捐献 心脏死亡 供肝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个体化术前准备在高海拔地区颈动脉体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2020年 目的:探讨个体化术前准备在高海拔地区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8年6月我科收治的CBT患者134例,共153个瘤体。所有患者经个体化术前准备后行手术切除。结果:134例CBT患者共153个瘤体,完整切除瘤体151个,2例患者术中见瘤体与动脉及神经等周围组织浸润生长,无法切除,考虑恶变,切除率为98.7%,无术中死亡病例;术后脑梗塞7例,其中2例因大面积脑梗而死亡;神经损伤共37例,其中28例术后(1~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9例永久损伤。结论:CBT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多,个体化术前准备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杨佳 武建英 朱吉海 马伟 钟浩 王永宏关键词:颈动脉体瘤 个体化 术前准备 高海拔地区 利伐沙班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片联合注射用尿激酶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尿激酶,第1天,10万单位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在30 min内静滴完成,第2天剂量改为50万单位,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利伐沙班片,1片/次,1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血气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00%、9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呼吸困难、胸痛、紫绀和单侧肢体肿胀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氧分压(p O2)、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显著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 CO2)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血气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含量、血浆黏度(SV)、和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FIB、SV和HC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片联合注射用尿激酶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缓解临床症状,调节血气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杨佳 武建英 朱吉海 马伟关键词:注射用尿激酶 急性肺动脉栓塞 血气指标 血液流变学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因及病原菌特征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因及病原菌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84例,根据感染与否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采集受试者血液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分析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以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84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术后发生切口感染64例(34.78%),共检测出9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56株,革兰阴性菌36株,真菌6株,主要感染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0株)、链球菌(16株)和鲍曼不动杆菌(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菌属均表现出较高的青霉素耐药性,耐药率均>90%,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低于6%。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住院天数、抗菌药使用情况、手术方式以及手术动脉阻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住院天数、手术动脉阻断时间、抗菌药使用、手术方式均是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且主要感染病原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具有较高耐药性,因此临床上应关注病原菌的耐药特点。 马伟 武建英 钟浩 朱吉海 杨佳 王永宏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 切口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革兰阳性菌 西宁地区右腋下小切口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783例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海拔2260m)右腋下小切口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本组783例患者中,进行单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326例,VSD合并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26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畸形矫治术24例,VSD... 李忠诚 达嘎 李勇 武建英 姚兵 唐振宇 杨永良 朱吉海 杨佳 王伟 马伟关键词:右腋下小切口 心内直视手术 文献传递 异土木香内酯及其衍生物的药理作用及机制 2024年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药物化学的迅速发展,医药研究领域中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作为治疗剂的开发受到极大关注。异土木香内酯及其衍生物具有独特的药理活性,在自噬、免疫、抗炎、抗菌及抗肿瘤等方面具有多重药用价值,尤其在抗肿瘤领域展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然而,异土木香内酯及其衍生物的具体药理机制和临床应用潜力尚未被充分揭示。未来,深入探讨异土木香内酯及其衍生物的药理机制有助于更好地评估其临床应用的可能性。 马伟 卢国栋 王典 刘川川 樊海宁关键词:异土木香内酯 肿瘤学 炎症 药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