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明杰
- 作品数:26 被引量:78H指数:4
- 供职机构:焦作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术前ADC值预测子宫腺肌病动脉栓塞后病灶治疗应答的临床价值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术前MR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预测子宫腺肌病动脉栓塞术后病灶治疗应答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月2月我院确诊并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13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1月行MR检查(包括常规序列、扩散加权成像以及增强扫描),并根据术后MR检查病灶坏死范围将患者分为完全应答组(≧90%,96例)和不完全应答组(<90%,74例),同时测量患者术前、术后病灶ADC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术前ADC值对子宫腺肌病动脉栓塞术后病灶治疗应答的预测价值,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子宫腺肌病动脉栓塞术后病灶治疗应答的相关因素。结果完全应答组血清CA125水平明显低于不完全应答组(P<0.05)。动脉栓塞术术后,完全应答组与不完全应答组病灶平均ADC值均增高,且完全应答组平均ADC值明显高于不完全应答组(P<0.05),术前完全应答组平均ADC值明显低于不完全应答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前ADC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29、94.3%、90.6%,血清CA125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54、88.6%、76.4%,相比血清CA125,术前ADC对子宫腺肌病术后病灶治疗应答的预测价值更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ADC≧1.12×10^(-3) mm^(2)/s、血清CA125≧205.5 U/mL均是影响子宫腺肌病术后病灶治疗不完全应答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ADC≧1.12×10^(-3) mm^(2)/s是影响子宫腺肌病术后病灶治疗不完全应答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ADC值能够有效预测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腺肌病术后病灶治疗应答情况。
- 侯明杰
- 关键词:表观扩散系数子宫腺肌病子宫动脉栓塞术
-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不同疗法的效果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比较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前瞻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64例(64只眼)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2组其中接受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并视网膜光凝术者32例(32只眼)为A组;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并视网膜光凝术者32例(32只眼)为B组。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视力、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CMT)、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 MAR):A、B两组术前分别为(0.72±0.19)和(0.74±0.2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分别为(0.53±0.27)和(0.36±0.26),均获得显著改善(P=0.002,0.000),而B组优于A组(P=0.013)。两组手术前后CM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复发率(25.0%)高于B组(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马丽沈玲侯明杰许超
- 关键词:黄斑水肿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玻璃体内注射视网膜光凝
- 光学药物压抑法辅助综合疗法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治疗依从性及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参考临床中针对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提出的相关研究报告,在综合疗法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光学药物压抑法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且对患者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影响较为积极。在此研究背景下,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对92例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患者,对光学药物压抑法配合综合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做出进一步研究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 马丽侯明杰沈玲
- 关键词: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依从性综合疗法弱视儿童
- 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放射治疗对肺癌患者疾病控制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研究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放射治疗对肺癌患者疾病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的120例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射治疗,观察组采用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放射治疗,比较两组肿瘤控制率、毒副反应、治疗前后免疫相关指标水平及随访2年后生存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肿瘤控制率为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CD4^(+)、CD4^(+)/CD8^(+)水平均升高,CD8^(+)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的CD4^(+)、CD8^(+)、CD4^(+)/CD8^(+)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生存质量的稳定率及改善率分别为76.67%、4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2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11.67%,明显低于对照组2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放射治疗治疗肺癌患者,相较于单纯放射治疗可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毒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 胡涛侯明杰王发权
- 关键词:肺癌氩氦刀冷冻消融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价值探讨被引量:3
- 2014年
- 急性阑尾炎(AA)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影像学表现不典型,随着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已经得到临床的充分肯定[1],本研究回顾分析36例急性阑尾炎和36名健康阑尾体检者的CT影像表现和临床资料,分析阑尾壁厚度、直径、阑尾腔内最大液体直径(MDIAF)等影像学表现,从而提高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
- 王发权侯明杰从国彬
-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技术诊断影像学表现CT影像表现后处理技术
- CT引导下孤立性肺结节穿刺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孤立性肺结节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在CT引导下对38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行肺部穿刺活检术,取出活检组织均进行病理学检查,并将病理学资料与影像学资料做对比分析。结果:38例孤立性肺结节穿刺成功36例,成功率达95%,病理学证实肺癌共24例,炎性假瘤6例,结核3例,矽肺结节2例,1例坏死组织;穿刺活检对肺结节的定性明显优于影像学诊断。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安全、快捷、微创的检查方法。
- 王发权侯明杰马丽
- 关键词:肺结节CT引导穿刺活检
- 多层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至2012年间确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36例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并利用容积成像法(VR)、曲面重组法(CPR)、多平面重建法(MP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进行血管成像。结果:平扫示主动脉管径明显增粗,可见内膜局部钙化内移。增强扫描示主动脉可显示真假双腔影和低密度内膜片影,并显示主动脉及分支的受累范围。二维图像(MPR和CPR)的优点是能够较好地显示病变的范围、大小和病变细节,而三维重建图像(MIP和VR)的优点是可显示病变与周围空间的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在诊断主动脉夹层血肿中有极高的价值,结合影像后处理重建技术可以大幅提高诊断准确率,是早期诊断主动脉夹层的首选。
- 王发权侯明杰马丽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 CT引导下肺部肿块穿刺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肺部肿块在CT引导下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在CT引导下对236例肺部肿块患者行肺部穿刺活检术,所有活检组织均进行病理学检查,将所有影像学资料与病理学资料做对比分析。结果:236例肺部肿块穿刺成功率达100%,病理学证实肺癌共198例,炎性假瘤25例,结核6例,矽肺结节2例,5例坏死组织;穿刺活检对肺结节的定性明显优于影像学诊断。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安全、微创、快捷的检查方法,对肺部肿块的定性诊断率较高,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万书友侯明杰马丽
- 关键词:肺部肿块穿刺活检CT引导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对于早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对于早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1年5月在吉林省长春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182例,年龄均在7 d内,且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DWI及SWI成像检查。分析颅内病变特点,对比磁共振常规序列联合DWI及SWI序列与单纯常规序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病变的检出率。结果在182例患儿中,出血54例、细胞毒性脑水肿35例、矢状旁区及皮层下低灌注损伤14例、基底节区损伤35例,常规序列联合DWI及SWI序列检出率均为100%,单纯常规序列分别为48%、51%、93%、49%。白质软化20例,常规序列联合DWI及SWI序列检出率与单纯常规序列检出率均为95%。脑静脉扩张24例,常规序列联合DWI及SWI序列检出率与单纯常规序列检出率分别为92%、79%。其中对于出血、细胞毒性脑水肿及基底节区损伤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82例患儿轻度121例预后不良率0.8%。中度37例,预后不良率22%。重度24例,预后不良率96%。结论DWI联合SWI能够提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病变的检出率,能够准确判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程度及预后情况。
- 侯明杰金美善李金成
- 关键词:新生儿脑损伤弥散磁共振成像
- 肠套叠CT平扫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肠套叠的不同CT影像学表现,以提高CT平扫对肠套叠的诊断水平及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小儿及成人肠套叠的CT影像学表现及形成原因。结果 76例中小肠型肠套叠18例,回结肠型22例,结肠型36例。其中小儿肠套叠多为原发性,成人肠套叠的病因包括胃肠道间质瘤、错构瘤、脂肪瘤、肠道腺瘤样息肉、肠憩室等。结论肠套叠具有特征性CT表现,对小儿及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诊断、治疗有重要指导作用。
- 万书友侯明杰张昱
- 关键词:肠套叠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