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春霞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机械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气溶胶
  • 3篇散射
  • 3篇生物气溶胶
  • 2篇电路
  • 2篇循环检测
  • 2篇散射光
  • 2篇上转换发光
  • 2篇双通道
  • 2篇透射
  • 2篇透射光
  • 2篇浓度值
  • 2篇偏振
  • 2篇气溶胶监测
  • 2篇前置放大电路
  • 2篇浊度
  • 2篇解码
  • 2篇环境大气
  • 2篇发光
  • 2篇放大电路
  • 2篇大气气溶胶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上...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9篇黄惠杰
  • 9篇冯春霞
  • 6篇黄立华
  • 6篇韩杰
  • 5篇周光超
  • 4篇赵永凯
  • 3篇谢承科
  • 3篇屈建峰
  • 3篇王剑波
  • 3篇曾爱军
  • 2篇杨瑞馥
  • 2篇郑岩
  • 2篇周蕾
  • 2篇孙征宇
  • 2篇张友宝
  • 1篇郭小娴
  • 1篇鲍建飞

传媒

  • 2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中国激光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1
  • 5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同步移相偏振空间解码装置
一种同步移相偏振空间解码装置,由沿编码光束前进方向上依次的孔径光阑、滤光片、四分之一波片、衍射分束元件、聚焦透镜、空间滤波器、检偏器阵列、光电探测器阵列和信号处理系统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解码范围宽和解码精度高的特点。
曾爱军韩杰周光超冯春霞黄惠杰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惯性冲击原理的亚微米粒子采样器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惯性冲击器是一种常用的粒子分离装置,广泛应用于气溶胶研究领域。为了收集环境空气中的微生物粒子,设计了一种基于惯性冲击原理的亚微米粒子采样器,其采样流量为3 L/min,理论切割粒径为0.45μm。利用流体力学分析软件Fluent对采样器内部流场和粒子运动轨迹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关键参数对采样器收集效率的影响,并优化了设计参数。根据得到的优化参数制作了一个粒子采样器,实验表明,该采样器能够实现对环境空气中0.5μm以上的粒子高效率收集,满足实际检测要求。
周光超赵永凯韩杰冯春霞黄惠杰
关键词:气溶胶
双通道实时生物气溶胶监测方法与装置
一种双通道实时生物气溶胶监测方法与装置,其特点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①大气气溶胶粒子富集;②双通道紫外光诱导荧光检测;③数据处理;④对粒子富集板进行表面清洁与再生;⑤重复进行新一轮循环检测。装置包括气溶胶粒子富集单元、...
黄惠杰周光超赵永凯冯春霞韩杰黄立华谢承科孙征宇张友宝
基于二维光栅和检偏器阵列的实时空间偏振解码技术被引量:2
2010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光栅和检偏器阵列的空间偏振解码技术。编码光场中一部分光束经过孔径光阑、1/4波片后由二维光栅衍射分束,不同级次的衍射光被聚焦在空间滤波器上获得(±1,±1)级四个衍射光束,它们经检偏器阵列后被探测器阵列所接收,利用探测到的四路光强信号可以实时解码得到空间位置信息。该技术可将空间偏振编码的相位延迟量范围扩大到-180°~180°,在相位延迟量-90°、90°附近仍可以精确解码。实验采用的空间编码光场的测量范围为-9.32~9.68 mm,三次实验结果的最大测量误差为0.15 mm,很好地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
韩杰曾爱军郭小娴冯春霞黄惠杰
关键词:偏振相位调制
双通道实时生物气溶胶监测方法与装置
一种双通道实时生物气溶胶监测方法与装置,其特点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①大气气溶胶粒子富集;②双通道紫外光诱导荧光检测;③数据处理;④对粒子富集板进行表面清洁与再生;⑤重复进行新一轮循环检测。装置包括气溶胶粒子富集单元、...
黄惠杰周光超赵永凯冯春霞韩杰黄立华谢承科孙征宇张友宝
文献传递
嵌入式免疫层析荧光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一种嵌入式免疫层析荧光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该检测系统包括上位机和荧光检测传感器。所述的荧光检测传感器完成荧光信号采集功能;所述的上位机完成控制及数据处理分析功能。上位机和荧光检测传感器通信由USB数据线完成。系统采用飞行...
王剑波黄立华冯春霞谢承科屈建峰鲍建飞黄惠杰
文献传递
上转换发光颗粒多参数检测系统和方法
一种上转换发光颗粒多参数检测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照明单元、样品池、功率检测单元、透射光检测单元、散射光检测单元、上转换发光检测单元、功率检测单元前置放大电路、透射光检测单元前置放大电路、散射光检测单元前置放大电路、控制...
冯春霞王剑波黄立华屈建峰黄惠杰周蕾杨瑞馥郑岩
文献传递
单分散生物气溶胶光散射特性的计算与分析被引量:16
2010年
基于回转长椭球模型与球形模型,采用T矩阵法,讨论了非球形气溶胶颗粒的形状对散射相函数的影响;计算了葡萄球菌、鼠疫耶尔森氏杆菌、土拉热杆菌、志贺杆菌及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等5种单分散生物气溶胶颗粒Stokes散射矩阵中各元素的角度分布曲线,讨论了非球形颗粒的粒径和形状对不同矩阵元素的影响。对于等消光截面颗粒,颗粒形状的变化对前向小角度与侧向两个散射区域的散射相函数几乎无影响,可以用球形颗粒近似模拟;非球形气溶胶颗粒的F11(θ)在170°~180°内的积分与在0°~10°内的积分的比值随着纵横比的增大而增大,可以表征颗粒的形状。对于不同尺寸和形状的气溶胶颗粒,[F11(0°)-F11(5°)]/5随着等表面积球半径的增大而增大,F11(θ)在170°~180°内的积分与在0°~10°内的积分的比值以及F22(θ)/F11(θ)在30°~90°内的积分随着纵横比的增大而增大,这些特性可用以判断颗粒的尺寸和形状。研究结果为颗粒粒径及粒形测量仪器的设计以及空气中有害微生物的快速探测提供了依据。
冯春霞黄立华周光超韩杰曾爱军赵永凯黄惠杰
关键词:光散射生物气溶胶T矩阵
上转换发光颗粒多参数检测系统和方法
一种上转换发光颗粒多参数检测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照明单元、样品池、功率检测单元、透射光检测单元、散射光检测单元、上转换发光检测单元、功率检测单元前置放大电路、透射光检测单元前置放大电路、散射光检测单元前置放大电路、控制...
冯春霞王剑波黄立华屈建峰黄惠杰周蕾杨瑞馥郑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