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力衰竭
  • 2篇心力衰竭患者
  • 2篇衰竭
  • 2篇慢性
  • 2篇慢性心力衰竭
  • 2篇慢性心力衰竭...
  • 2篇NT-PRO...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端脑
  • 1篇心室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康复
  • 1篇血分
  • 1篇止血器
  • 1篇射血分数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应用
  • 1篇左心

机构

  • 3篇深圳市龙岗中...

作者

  • 3篇刘淑意
  • 2篇方胜先
  • 2篇欧阳锡华
  • 2篇彭文君
  • 1篇郭盛
  • 1篇贺献芝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在心衰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不同剂量贝那普利对NT-proBNP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从而推断不同剂量贝那普利对心衰的疗效。方法常规治疗心衰基础上,贝那普利起始剂量为2.5~5mg/d,依据每2 w增加2.5mg/d的原则,随机分为:贝那普利5mg/d(A组、25例)、贝那普利10mg/d(B组、25例)、贝那普利15mg/d(C组、25例)以及贝那普利20mg/d(D组、25例)共四组,随访观察3个月和1年。结果治疗3个月5 mg/d治疗组NT-proBNP及LVEF水平,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年NT-proBNP以及LVEF 5mg/d组、10mg/d组,与其他两组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15mg/d、20mg/d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短期治疗10、15、20mg/d组较5mg/d效果明显,但三组疗效差别不大;治疗1年后,15、20mg/d组疗效更明显,但疗效差别不大,提示长远治疗15mg/d组可达到大剂量疗效,同时避免大剂量药物治疗导致副作用增加的风险。
彭文君方胜先贺献芝欧阳锡华刘淑意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NT-PROBNPLVEF贝那普利
N末端脑钠肽前体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治疗效果被引量:22
2011年
目的通过观察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心脏康复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 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心衰基础上,随机平分为两组:A组(药物+心脏康复组)和B组(单纯药物治疗组),通过规则治疗12个月后复查NT-proBN水平和对比再住院率。结果治疗后,A组所测得NT-proBNP数值对比B组所测得NT-proBNP数值明显下降,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因心衰再住院率亦比B组低。结论在常规心衰治疗基础上,进行安全的心脏康复治疗比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更加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
彭文君方胜先郭盛刘淑意欧阳锡华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NT-PROBNP心脏康复
桡动脉止血器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桡动脉止血器应用于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人治疗对患者舒适度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8月冠心病患者拟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16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加压包扎后行减压放气,对照组常规加压处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评分情况及止血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患者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〇.05),观察组止血成功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〇.05)。结论:桡动脉止血器应用于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人治疗术后可大大减轻患者不适,其止血成功率与常规减压相近。
刘淑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