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鲁东

作品数:100 被引量:177H指数:8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7篇膀胱
  • 25篇肿瘤
  • 22篇腹腔
  • 22篇腹腔镜
  • 17篇切除
  • 16篇前列腺
  • 16篇切除术
  • 14篇尿管
  • 12篇手术
  • 12篇输尿管
  • 12篇细胞
  • 11篇肾移植
  • 10篇膀胱肿瘤
  • 8篇增生
  • 8篇肾癌
  • 8篇术后
  • 8篇尿道
  • 8篇前列腺增生
  • 8篇后腹腔
  • 6篇血管

机构

  • 97篇潍坊市人民医...
  • 30篇潍坊医学院
  • 7篇潍坊市中医院
  • 3篇北京大学首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平度市人民医...
  • 2篇潍坊市奎文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临朐县人民医...
  • 1篇潍坊市妇幼保...
  • 1篇寿光市中医院
  • 1篇北京市门头沟...

作者

  • 99篇刘鲁东
  • 57篇卢洪凯
  • 37篇臧运江
  • 30篇张明荣
  • 29篇王沈阳
  • 26篇高远
  • 20篇周全
  • 20篇乔梁
  • 16篇苏顺业
  • 15篇曾绍文
  • 11篇胡卫国
  • 8篇李永响
  • 6篇仲基范
  • 5篇潘东亮
  • 4篇曾少文
  • 4篇赵林飞
  • 3篇丁文彬
  • 3篇梁利芹
  • 3篇张翠莲
  • 3篇薄学军

传媒

  • 18篇潍坊医学院学...
  • 8篇腹腔镜外科杂...
  • 7篇中华泌尿外科...
  • 6篇临床泌尿外科...
  • 5篇中国临床实用...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现代泌尿外科...
  • 3篇中华移植杂志...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12篇2008
  • 20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治疗临床经验总结(附145例报告)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技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6月~2013年10月,本研究完成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145例,左侧79例,右侧6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93例,输尿管中段结石52例。术中应用观察镜直接分离法建立后腹腔,自创单支架管技术放置肾盂D-J管,5-0可吸收线缝合输尿管切口。结果手术均取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为30~180min,平均67min,失血20~50ml,平均35ml,术后住院时间为3~7d,平均3.6d,随访2个月~10年,无输尿管狭窄、尿漏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有效、可行的微创技术,是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手术治疗推荐术式。
李永响乔梁刘鲁东于淼周阳
关键词:后腹腔镜输尿管结石
膀胱尿道异物的治疗及原因分析
2007年
我院自1988年7月~2005年12月共收治膀胱尿道异物29例,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9例,男21例,女8例,年龄12~65岁,有配偶者7例,无配偶者22例,未婚18例。膀胱异物20例,尿道异物9例,膀胱合并尿道异物1例,为折断的温度计。
曾绍文张翠萍张翠莲刘鲁东臧运江
关键词:膀胱尿道
第168例呕吐-高血压-尿毒症-神经原性膀胱-骶椎裂
2008年
患者:男,35岁,已婚已育。主诉:尿频、排尿费力15年,间断头痛伴恶心2年,加重7d。现病史:患者于15年前出现尿频,白天排尿7~8次,夜间3~4次,每次尿量300~400ml,并排尿费力,未就诊。两年前因头痛伴恶心就诊于山东省昌邑市当地医院,当时测血压180/140mmHg,查体无阳性体征。
潘东亮张录芳刘鲁东严秋哲
关键词:神经原性膀胱尿毒症高血压呕吐阳性体征排尿
超声引导单极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肾上腺恶性肿瘤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单极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radiofrequenceAblation,RFA)。肾上腺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6个。肾上腺原发性肿瘤及转移瘤在超声引导下应用单极冷循环射频电极行多点扇形立体定位法重叠RFA,治疗结束后15rain行即时超声造影(CEUS)或增强CT(CECT)检查,评价即时疗效,如发现肿瘤灭活不全,可追加治疗。1个月后再行CECT或CEUS检查,评价近期疗效;治疗前后测定血浆水平的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hormone,ACTH)、葡萄糖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本组36个病灶,即时CEUS肿瘤完全灭活31个病灶,肿瘤残留5个病灶,1个月后CECT肿瘤完全灭活32个病灶,肿瘤残留4个病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7,P=0.722);RFA治疗后ACTH,葡萄糖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①疼痛,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有轻微疼痛及消融区域的热胀感,其中19例消融区明显疼痛,使用镇痛剂后疼痛减轻;②心率波动,14例心率减慢,最慢45-55次/min,静脉给予阿托品0.5mg后,心率回复正常;③血压波动,9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血压升高,收缩压21~28kPa,舒张压13~19kPa,经静脉注射尼卡地平5mg后缓解,36例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RFA治疗肾上腺恶性肿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黄进李丹丹李文伦张明荣刘鲁东
关键词:微气泡肾上腺肿瘤导管消融术
微创经皮肾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并发出血的临床处理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MPCNL)并发出血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8年4月11例MPCNL并发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出血均治愈,无中转开放或需急症行肾切除者。结论:MPCNL并发出血一般可经保守治愈,对于严重的出血,在有条件的单位可行DSA进行诊断与治疗。
高远刘鲁东臧运江乔梁王沈阳张明荣
关键词:出血
女性可控回肠代膀胱术(附四例报告)被引量:2
1997年
女性可控回肠代膀胱术(附四例报告)卢洪凯仲基范藏运江刘鲁东张明荣郑锡广我院自1994年以来对4例女性膀胱癌行膀胱全切,尿道次全切及可控回肠代膀胱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例,年龄58~66岁,平均62岁。病理检查均为局限性浸润性膀胱移行细...
卢洪凯仲基范藏运江刘鲁东张明荣郑锡广
关键词:膀胱肿瘤回肠代膀胱术女性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和血管上皮生长因子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和血管上皮生长因子(VEGF)在BPH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和意义。方法:对35例手术切除的BPH组织(BPH组),21例正常前列腺组织(对照组)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EDF和VEGF的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统计学分析两组标本表达水平的差异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BPH组中VEGF和MVD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EDF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VD与VEGF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PEDF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VEGF与PEDF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PEDF表达水平降低和VEGF表达水平增加,促进前列腺组织的血管生成作用,导致前列腺组织增生。PEDF和VEGF的不平衡表达可能是BPH组织血管生成的分子基础,是促进BPH发生和发展的因素。
胡卫国卢洪凯刘鲁东臧运江王沈阳张明荣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血管上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
“改良三明治”法在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尿控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应用"改良三明治"法重建尿道的手术安全性以及术后尿控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采用"改良三明治"法尿道重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改良组)的患者与同期行常规前列腺癌根治术(传统组)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均采用筋膜外途径,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穿刺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穿刺前前列腺体积、穿刺Gleason评分、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首次复查PSA、术后Gleason评分、术后病理(脉管癌栓、神经侵犯、精囊腺、被膜、尿道前列腺部)及切缘阳性率,随访观察术后尿控情况(拔尿管后1、2、4、12及>12周)。结果:两组患者年龄、BMI、穿刺前PSA、穿刺前前列腺体积、术前和术后Gleaso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病理(脉管瘤栓、神经侵犯、精囊腺、被膜、尿道前列腺部)、切缘阳性率、术后首次PSA检查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组拔尿管后4、12周尿控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12,P=0.011)。结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应用"改良三明治"法重建尿道,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可以明显改善术后控尿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王毓梁李克好宋超李永响赵宏俊刘培刘鲁东乔梁
关键词: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尿控
改良拖入式免置DJ管输尿管膀胱吻合术在肾移植中的应用体会
2017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中简易、可靠、快速的输尿管膀胱吻合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3月至2016年1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320例肾移植受者临床资料。根据受者输尿管膀胱吻合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75例,采用黏膜下隧道式)和改良组(245例,采用改良拖入式免置DJ管输尿管膀胱吻合术)。观察比较两组受者输尿管膀胱吻合时间及术后2年内泌尿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成组t检验比较两组吻合方式的手术时间,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术后2年内泌尿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截至2016年1月,所有受者术后平均随访(6.5±0.6)年(0.5~8.0年)。常规组和改良组输尿管膀胱吻合时间分别为(10.0±1.3)、(4.0±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73,P<0.05)。常规组和改良组术后2年内发生输尿管末端乳头狭窄、尿渗或者尿漏、尿路感染、早期肉眼血尿和膀胱输尿管返流百分比分别为6.67%(5/75)和1.22%(3/245)、6.67%(5/75)和0.82%(2/245)、2.67%(2/75)和0.82%(2/245)、2.67%(2/75)和0.82%(2/245)、9.33%(7/75)和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55、9.185、1.593、1.593、23.378,P均<0.05)。改良组受者术后6~12个月经膀胱镜检查,均可于膀胱左侧(或右侧)后顶壁(大约10点或2点时钟方向)见约2 cm长管状隆起,与周围膀胱粘膜完全融合,并可见移植肾输尿管末端管口。结论较传统隧道式吻合术,拖入式输尿管膀胱吻合术手术方法简便、吻合时间短、无需留置DJ管、抗返流效果确切且术后泌尿系统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改良术式。
苏顺业刘鲁东卢洪凯高远
关键词:肾移植输尿管膀胱吻合术术式改良
hTERTmR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 (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 ,hTERT)mRNA的表达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5 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2 8例癌旁组织及 9例正常膀胱组织中hTERTmRNA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评价其表达与膀胱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  5 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hTERTmRNA的阳性率为 92 .7% (5 1 5 5 ) ,2 8例癌旁组织中hTERTmRNA的阳性率为 17.9% (5 2 8) ,9例正常膀胱组织中没有表达。hTERTmRNA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数目、大小及病理分级无关 (P >0 .0 5 ) ,不同的临床分期与肿瘤发病情况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hTERT mRNA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的恶性行为密切相关 ,提示hTERT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及恶化过程中或许发挥重要作用。hTERTmRNA是一种有价值的肿瘤分子标记物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其表达的检测有助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早期诊断。
王永传卢洪凯刘鲁东臧运江王沈阳张明荣
关键词:膀胱移行细胞癌HTERT实时荧光定量端粒酶逆转录酶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