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源 作品数:28 被引量:263 H指数:9 供职机构: 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陕西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柯萨奇病毒A组4型的基因特征 被引量:15 2016年 阐明从陕西省2006~201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中分离的柯萨奇病毒A组4型(Coxsackievirus A4,CV-A4)VP1编码区的基因特征,探索其在我国流行的优势基因型及其与AFP病例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对连续5年从AFP病例中分离的68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es,NPEVs)进行分子定型,其中7株鉴定为CV-A4(7/68,10.3%);使用特异性引物扩增CV-A4VP1编码区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和基因进化分析,将CV-A4划分为A(基因组1)、B(基因组2)和C三个基因型,其中C基因型又划分为C1(基因组3)和C2(基因组4)两个基因亚型。中国分离的CV-A4均位于第4基因组,属于C2基因亚型,提示其可能为中国大陆CV-A4的优势基因亚型;7株陕西CV-A4毒株依据分离年代的不同位于不同的三个小进化分支里,且和来自山东和吉林两省的邻近年份的CV-A4毒株位于同一小分支,提示7株陕西CV-A4分离株和它们存在共同进化和共循环。在无脊髓灰质炎时代应进一步加强监测CV-A4在AFP病例NPEV所占的比例和动态变化。 王东艳 徐艺 张勇 祝双利 司源 严冬梅 朱晖 杨倩 冀天娇 许文波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 陕西省麻疹高接种率和高发病率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陕西省麻疹高接种率下高发病率的病原学和疫苗免疫相关因素。方法分析麻疹病例年龄及免疫史。从咽拭子中分离病毒,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病毒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N基因-COOH端的450个核苷酸(bp)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和基因分型。用微量中和试验测定疫苗免疫血清及麻疹病例急性期血清中和疫苗株和野毒株的抗体水平。结果麻疹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平均占38.97%;麻疹病例急性期血清:有免疫史的中和S191株GMT (56.18)明显高于H1野毒株GMT(26.90);无免疫史的S191株GMT(25.40)与H1野毒株(27.86)相近。疫苗免疫血清:S191株抗体效价≤16血清中有19.15%为H1野毒株抗体阴性。结论陕西省近年出现的麻疹高接种率水平下的高发病率现象不排除麻疹流行株变异和疫苗对流行株H1基因组野毒株保护性不足两方面因素。 李平 司源 刘毅 关蓉晖关键词:麻疹病毒 基因分型 中和抗体 陕西省儿童风疹、腮腺炎抗体水平检测 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了解陕西省健康儿童麻疹、风疹、腮腺炎的抗体水平。方法采集1-14岁健康儿童血标本225份,检测麻疹、风疹、腮腺炎抗体。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维持〉94%。城市儿童风疹和腮腺炎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1-2岁组最高(27.74%,28.94%),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农村儿童风疹和腮腺炎体阳性率1-2岁组最低(24.2%,21.2%),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结论陕西省健康儿童对风疹和腮腺炎的免疫力较低,有必要对所有1岁儿童接种麻风腮三联疫苗。 李平 司源 关蓉晖关键词:麻疹抗体 风疹抗体 陕西省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免疫屏障的评价 被引量:12 2003年 为了对陕西省近 10年脊髓灰质炎 (脊灰 )的免疫状况做出科学的评价 ,在地理特点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各异的 3个地区采集 0~ 39岁健康人群血标本 86 6份测定脊灰抗体。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 88%、98 0 4%、92 73%,几何平均滴度 (GMT)分别为 1∶2 5 9 30、1∶10 3 6 9、1∶5 2 6 9。表明通过口服脊灰疫苗的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 ,陕西省健康人群对脊灰已形成牢固的免疫屏障。 司源 李晓艳 杨建立 武继守 刘毅 张发信 赵汉民 刘纯旭 李平关键词:脊髓灰质炎 免疫屏障 麻疹中和试验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质量控制探讨 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2003年对3个年龄组的294份ELISA法检测麻疹IgG抗体后的血清,用中和试验加以证实。结果两种方法相关,但差异较大,相关系数0.423-0.684,阳性符合率64.76%~98.24%。结论排除两种试验方法本身敏感性的差异,麻疹ELISA—IgG试剂盒质量的稳定性、操作方法的精确性等问题值得关注,必须确保血清学检测方法标准化。 司源 李平 武继守 关蓉晖关键词:麻疹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志丹县健康人群麻疹、风疹及腮腺炎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了解志丹县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抗体水平,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志丹县健康人群280人,分为〈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和≥20岁7个年龄组,每组随机抽取40人,采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麻疹、风疹、腮腺炎IgG抗体,同时调查其患病史、免疫史及人口学特征。结果麻疹、风疹和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64%、80.71%和57.50%;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meanconcentration,GMC)分别为2702.89IU/L、177.48IU/L和350.28U/L。结论麻疹抗体阳性率高于风疹、腮腺炎抗体阳性率,0~19岁腮腺炎抗体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接种疫苗可以显著提高抗体水平,应继续加强儿童麻风疫苗和麻腮风疫苗接种。 张发信 李海春 司源 马钰关键词:麻疹 风疹 流行性腮腺炎 抗体 陕西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监测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陕西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及接触者病毒分离和鉴定情况,为继续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指标描述,将2014—2021年陕西省报告的AFP病例及接触者粪便标本,采用转人类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小鼠肺细胞(mouse cell line expressing the gene for human cellular receptor for Poliovirus,L20B)系和人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D)细胞,根据WHO《脊髓灰质炎实验室手册》开展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PV)检测,对L20B阳性分离物采取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扩增VP1区片段,同时开展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结果从1104份AFP病例及接触者粪便标本检出7份PV阳性,14株PV,分离率为0.63%,分离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es,NPEV)36株,分离率为3.26%。相比昆明株和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VP1区核苷酸<6个变异的为13株,1株发生9个变异;NPEV阳性分离例数7月和8月较多,占总数的30.56%。结论陕西省AFP监测系统运行良好,2014—2021年未发现野生型脊髓灰质炎病毒(wild Poliovirus,WPV)及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 李鹂 杜燕华 董媛媛 周天天 司源 张少白 胡伟军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 脊髓灰质炎病毒 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 中国2006年麻疹野病毒血溶素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中国2006年流行的麻疹野病毒代表株血溶素蛋白(Fusion Protein,F)基因的分子特征,与其他年份毒株相比分析F基因的变异规律。方法从200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送检的麻疹野病毒中选取9株代表株,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病毒的F基因全长,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同时与中国疫苗株及其他年份毒株进行序列比对及基因亲缘性关系分析。结果2006年9株中国流行麻疹野病毒代表株,其核苷酸同源性为98.5%~99.8%,氨基酸同源性为99%~100%;与中国疫苗株沪191相比,其核苷酸同源性为95.4%~96.2%,氨基酸同源性为96.7%~97.2%;与1999~2003年代表株相比,其核苷酸同源性为97.9%~99.7%,氨基酸同源性为98.1%~100%。F基因3个糖基化位点(第32、64、70位氨基酸)、对病毒整合功能起着重要作用的第112位精氨酸(Arg)、第195位亮氨酸(Leu)未发生改变。结论中国2006年流行的麻疹病毒F基因变异不大,与其他年份毒株相比变异也不明显。F蛋白的重要功能位点未发生变异,F蛋白的变异与2006年麻疹流行无相关性。但由于F蛋白对病毒感染细胞和促使机体产生抗体具有重要意义,对F蛋白变异规律进行常规监测,对了解麻疹病毒变异规律和评价疫苗的保护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吴宏伟 许松涛 周剑惠 朱贞 姬奕欣 郑焕英 赵春芳 梁勇 陆培善 张红 王艳 司源 张燕 蒋小泓 崔爱利 毛乃颖 许文波关键词:麻疹病毒 基因特征 陕西省2017年1-60岁人群戊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了解2017年陕西省1-60岁人群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血清流行率。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陕西省30个县级疾病监测点抽取1-60岁常住人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HEV IgG抗体,分析抗体阳性率。结果研究对象HEV IgG抗体总阳性率为15.40%(1000/6493),标化阳性率为17.53%。1-10岁、11-20岁、21-30岁、31-35岁、36-40岁、41-45岁、46-50岁、51-55岁和56-60岁人群阳性率分别为4.38%、5.65%、10.92%、11.25%、18.23%、27.48%、29.86%、35.49%和30.90%(χ^(2)=618.49,P<0.001);陕北、关中和陕南地区人群阳性率分别为11.21%、15.91%和17.17%(χ^(2)=18.40,P<0.001);农民、学生、医护人员、在职员工和其他职业人群阳性率分别为23.83%、5.54%、13.04%、12.97%和5.57%(χ^(2)=361.97,P<0.001)。结论陕西省1-60人群HEV血清流行率较高,存在显著的人群和地区差异;建议加强公众防病意识,重点职业人群接种戊肝疫苗。 张丹 刘晓宇 周天天 王锐泽 司源 胡伟军关键词:戊型病毒性肝炎 戊型肝炎病毒 IGG抗体 2013年西安地区风疹病毒的分离与基因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风疹病毒基因特征,为风疹控制工作提供分子流行病学的基线数据.方法 采集西安地区2013年3起农村学校风疹暴发疫情中27个病例的27份咽拭子标本及6份尿液标本,利用RT-PCR法检测风疹病毒核酸,阳性者接种Vero SLAM细胞分离病毒,并利用RT-PCR方法鉴定分离到的毒株,对分离到的风疹病毒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利用BIOEDIT,MAGA6.0软件进行风疹病毒基因特征分析.结果 27份咽拭子标本中共25份风疹核酸阳性,6份尿液标本均为风疹核酸阳性;从风疹核酸阳性标本分离病毒,25份咽拭子标本和6份尿液标本分别分离到18株和5株风疹病毒株.9株测序成功,经鉴定全部属于1E型基因型.结论 2013年西安地区分离到的风疹病毒株与我国的主要基因型一致,应加强对西安地区风疹血清学诊断、病毒学和血清流行病学监测. 吴瑞 杨杨 朱贞 司源 刘继锋 马超锋关键词:风疹病毒 基因型别 基因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