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春兰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外语教育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翻译
  • 2篇英语
  • 2篇哲学
  • 2篇鸠摩罗什
  • 2篇罗什
  • 2篇教学
  • 2篇佛经
  • 2篇佛经翻译
  • 1篇译法
  • 1篇译名
  • 1篇译学
  • 1篇音译
  • 1篇音译法
  • 1篇英语翻译
  • 1篇英语翻译教学
  • 1篇中国翻译
  • 1篇中国翻译学
  • 1篇中国哲学
  • 1篇诗歌
  • 1篇诗歌鉴赏

机构

  • 5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天津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姜春兰
  • 1篇臧国宝
  • 1篇侯庆华
  • 1篇曹树明
  • 1篇赵秀明

传媒

  • 1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黑龙江史志
  • 1篇中国校外教育
  • 1篇科教文汇
  • 1篇上海翻译(中...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从《妙法莲华经》看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特征被引量:5
2008年
鸠摩罗什翻译了大量佛教经典,并在翻译实践过程中提出翻译理论——"味论",其主要特征为:注重简约、关照整体和语句通畅,以其代表译作《妙法莲华经》为轴心,通过与相关的竺法护译本的比较,认为:简约能使译文更精练,关照整体能保证前后译文的一致性,语句通畅能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曹树明姜春兰
关键词:鸠摩罗什竺法护《妙法莲华经》佛经翻译
建构主义理论与CAI英语翻译教学与展望
2011年
结合当前我国计算机迅猛发展的现状,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重点探讨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ided Instruction)在英语翻译教学领域中的新模式开发和应用,激发更多的专家与学者参与计算机辅助英语翻译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臧国宝姜春兰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翻译教学模式
佛教与中国翻译学被引量:6
2006年
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部分,影响了中国的哲学、艺术、民族、社会、语言等多科领域,尤其是对中国翻译学的影响至为深远。我国翻译学正是依赖佛经的翻译,通过借鉴佛教概念范畴、理论命题、思想方法、思维模式四种途径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本论文旨在探讨我国翻译学是怎样受佛教哲学及美学影响而发展成熟的,为今后翻译理论的研究提供借鉴。
赵秀明姜春兰
关键词:佛教哲学美学中国翻译学
“哲学”之译“名”及其“实”进入中国的考察
2009年
"哲学"之译名并不是中国人翻译的,而是取自日本学者西周的说法。在哲学学科随着其译名输入中国而在中国建立之后,哲学之"名"与其在中国的建构即中国哲学之"实"之间呈现出连续性与断裂性相统一的复杂关系。
姜春兰侯庆华
关键词:中国哲学连续性
浅析老子之“道”的英译
2009年
老子之"道"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基本含义和三个基本性质。在将之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学界采用了附会译法、格义译法和音译法三种形式。其中,附会译法和格义译法是在西方中心的殖民文化思想翻译观的支配下做出的选择,而音译法则展示了一种相对平实而又开放的文化心态,因为它是在中西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展开工作。而且,音译Tao对老子之"道"的翻译已被英美学界普遍接受。
姜春兰
关键词:老子音译法
“英语诗歌鉴赏”教学策略探讨——以本·琼生的《不像大树那样生长》为例被引量:1
2009年
本文以本·琼生的诗篇《不像大树那样生长》为例,探讨"英语诗歌鉴赏"课程的教学。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三种策略:一、加强诵读,突出感性体验,在阅读实践中学习鉴赏诗歌的音韵美;二、研究语言,分析言外之意,在联想体验中学会鉴赏诗歌的形象美;三、物意契合,注重陶冶性情,在审美思辨中学会赏析诗歌的哲理美。
姜春兰
关键词:教学策略本·琼生
论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理论与实践
本文从中印文化出发,主要研究罗什的译籍和经论,并从美学、文学、主要是翻译学方面深入阐发了鸠摩罗什的翻译理论一“味”论。对中国古代翻译家鸠摩罗什的研究这一课题,作为有意识的课题研究目前还未成熟,因此本文提出应拓深古代翻译的...
姜春兰
关键词:鸠摩罗什味论翻译理论佛经翻译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