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欢
- 作品数:46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 蒙古国汉语词汇教学研究
- 本文从蒙古国汉语词汇教学现状出发,基于认知理论对汉语词汇教学的思考,分析蒙古国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汉语词汇的教学策略。笔者结合赴蒙古国伊赫扎萨克大学中学部的实际教学经验,论述了在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蒙古国的中学生对汉语词汇的...
- 姜欢
- 关键词:汉语词汇教学策略中学生
-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调控破骨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破骨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osteoclastic protein-tyrosine phosphatase,PTP-oc)是一种特异性表达于破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前体细胞中的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调控破骨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本文从PTP-oc调节破骨细胞活性、分化、粘附3个方面,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PTP-oc的作用提供参考,也为以PTP-oc为靶点防治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根吸收提供一定的依据。
- 张帆姜欢
- 关键词: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破骨细胞
- 牙弓间隙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2014年
- 间隙分析是对影响牙弓间隙的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判断矫治目标能否达成,从而制订矫治计划,指导正畸临床。影响牙弓间隙的因素主要包括拥挤度、Spee曲线深度、牙弓宽度、颌骨生长发育、牙弓突度、前后牙轴倾角等。国内外相关研究对于这些因素与牙弓间隙的定量分析结果不一。文中从以上6个方面对间隙分析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 张先跃姜欢胡敏
- 关键词:拥挤度牙弓宽度生长发育
- 双膦酸盐在正畸治疗中的新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
- 2020年
- 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BPs)可高效抑制骨吸收,不仅影响骨骼新陈代谢,而且对正畸治疗中的牙齿移动具有一定作用。最新研究表明,BPs可通过不同机制干扰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具有限制支抗牙齿的移动,减少牙根吸收,保持腭部快速扩弓疗效,加速颅面部牵张成骨的骨重建过程,并防止骨钉感染与松动等诸多作用。本文就BPs作用机制、应用新进展和展望做归纳总结。
- 唐中元姜欢陈玉胡敏
- 关键词:双膦酸盐正畸牙根吸收下颌牵张成骨
- 正畸治疗对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上气道及周围结构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骨性Ⅱ类错畸形是常见的错畸形之一,不仅影响患者的口颌功能和侧貌美观,还常伴有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异常。该类患者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高危人群。上气道作为人体颅颌面部重要的生理结构,其形态、大小及通畅与否直接影响正常的呼吸和睡眠。错畸形的矫治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牙颌面结构,上气道是牙颌面结构中的一部分,同样也可能发生变化。本文对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的上气道生理结构特点和不同正畸治疗方法对该类患者上气道产生的影响作一综述。
- 陈玉姜欢刘楠陆晨萌唐中元韩茹钰胡敏
- 关键词:上气道正畸治疗
- 基于口腔扫描模型的隐形正畸进展监测方法、系统及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口腔扫描模型的隐形正畸进展监测方法、系统及装置,属于口腔医学技术领域,监测方法包括:初诊时获取患者的颅面影像并进行口腔扫描,确定初诊各牙齿模型及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以及各牙齿的初始位置和初始矫正方案;第...
- 胡敏贾一凡毛智包幸福姜欢张祎魏晓曦齐慧川于东升高尚李雨桐王玉琢邱添源徐静
- SHP-2及其调节破骨细胞形成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4年
- SHP-2是一种在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具有去磷酸化作用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s,PTPs),参与多种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其突变与多种恶性疾病有关。近年来学者发现SHP-2在破骨细胞(osteoclasts,OC)的可逆磷酸化中发挥着重要的正向调节作用,是OC形成中的关键因子。文中就SHP-2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相关疾病以及SHP-2调节OC形成的作用作一综述。
- 林鹏姜欢胡敏
- 关键词: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破骨细胞骨代谢
- 正畸牙移动相关牙根吸收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1年
- 牙根吸收是正畸牙移动常见并发症,大量研究发现其发生率为20%~100%[1]。尽管大多数正畸牙移动引起的牙根吸收不会危及牙齿的生理功能和生存状态,但由于其多发性和高发性,已受到正畸学者的广泛关注。
- 姜欢胡敏校审
- 关键词:正畸牙移动牙根吸收常见并发症高发性多发性
- 基于口腔扫描模型的隐形正畸进展监测方法、系统及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口腔扫描模型的隐形正畸进展监测方法、系统及装置,属于口腔医学技术领域,监测方法包括:初诊时获取患者的颅面影像并进行口腔扫描,确定初诊各牙齿模型及初诊牙龈牙槽骨模型,以及各牙齿的初始位置和初始矫正方案;第...
- 胡敏贾一凡毛智包幸福姜欢张祎魏晓曦齐慧川于东升高尚李雨桐王玉琢邱添源徐静
- 文献传递
- 拔牙矫治对成年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患者上气道及周围组织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通过对比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成年患者拔牙和不拔牙矫治前后上气道形态、舌骨位置和颅颌面结构的变化,分析拔牙矫治对该类患者上气道形态结构的影响,为其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就诊于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已完成正畸治疗的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成年患者60例,根据是否进行减数矫治分为拔牙组和非拔牙组,每组30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获取患者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应用Dolphin软件对患者上气道形态、舌骨位置和颅颌面组织结构进行定点描绘和测量,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相关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矫治前比较,矫治后拔牙组患者悬雍垂尖与中咽壁点的距离(U-MPW)、会厌谷点与下咽壁点的距离(V-LPW)、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的下内交角(U1-SN)和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的上内交角(L1-MP)明显减小(P<0.05),[牙合]平面与前颅底平面的夹角(OP-SN)和上下中切牙长轴之间的夹角(U1-L1)明显增大,(P<0.05),其余测量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矫治前比较,矫治后非拔牙组患者矫治后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下牙槽座点角(ANB)明显减小(P<0.05),OP-SN和L1-MP明显增大(P<0.05),其余测量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年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患者在拔牙矫治后上气道矢状径变窄,主要发生在上气道口咽段和喉咽段,而舌骨位置未发生明显改变。
- 陈玉姜欢胡敏
- 关键词:拔牙错[牙合]上气道舌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