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华
- 作品数:12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固相载体法提取胰腺癌患者血清循环DNA的研究
- 2005年
- 徐克前李丽黄玥张卫华
- 关键词:循环DNA血浆DNA遗传学改变基因组DNA提取异硫氰酸胍SYBR
-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noary syndrome,ACS)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128例疑似ACS患者在胸痛发作5h内取血测定IMA、肌钙蛋白I(cTnI)并在入院后即刻描记12导联心电图(ECG),同时选择75例健康对照进行检测,经ROC曲线分析获得区分非心肌缺血性胸痛(NICP)与ACS最适界值点(cutoff值)。IMA、cTnI及ECG结果分别与最终诊断结果(NICP,ACS)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其诊断ACS敏感性。结果ACS患者与NICP组间比较I MA值存在显著性差异,ROC曲线下面积0.957,在cutoff值为64.5U/ml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3%和83.3%,诊断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4%和81.1%。入院即刻检查,I MA、cTnI、ECG诊断ACS的敏感性分别为92.4%、15.2%、43.5%。结论IMA对急性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明显提高ACS早期诊断的敏感性。
- 李连琨吴白平张卫华
- 微量元素与恶性肿瘤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8
- 2005年
- 目的探讨血清微量元素与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化学比色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测定法对1092例恶性肿瘤患者和44例正常健康人血清中的钙、镁、铜、铁、锌、硒进行了检测,并计算铜/锌比值阳性率。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钙和镁含量与正常健康人差异无显著性(P>0.05)。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锌、铁、硒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健康人,而铜和铜/锌比值明显高于正常人,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微量元素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疗效及预后观察有重要价值。
- 李琼张卫华
- 关键词:血清微量元素恶性肿瘤
- 性别、年龄、白蛋白对缺血修饰性白蛋白测定结果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研究性别、年龄、白蛋白(albumin,ALB)对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测定结果的影响价值。方法:收集567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采用Abbot CI8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ALB和IMA进行测定,分析比较性别、年龄、ALB与血清IMA检测结果的关系。结果:性别与IMA(r=0.12,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无相关性;年龄和ALB对IMA的影响是显著的(Sig<0.05)。结论:性别对IMA测定结果无影响价值,年龄、ALB与IMA测定结果有着密切的关系。
- 沈浩明张卫华吴白平
- 关键词:性别年龄白蛋白缺血修饰性白蛋白
- 高通量肿瘤药物个体化基因检测技术平台和标准化流程的建立
- 吴白平赵瑾周姗戴立忠梁剑平刘波张卫华邓中平肖芳田俏梅黄玉梅
- 肿瘤药物个体化基因检测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肿瘤的药物相关基因,为临床提供用药的依据,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临床上需求迫切。然而临床常用的肿瘤基因检测技术普遍存在灵敏度不高、检测通量低、检测周期长、核酸提取稳...
- 关键词:
- 关键词:肿瘤药物基因检测临床用药
- 血清CEA、PG、GPDA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CEA)、胃蛋白酶原Ⅰ(PG 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PGR(PG Ⅰ和PGⅡ的比值)和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法、比浊法、比色法检测78胃癌患者、46例良性胃病患者(对照组1)及50例健康人(对照组2)的血清中CEA、PG Ⅰ、PGR、GPDA的水平,比较组间的差异.结果 胃癌组患者血清GPDA、PG Ⅰ及PGR含量均低于胃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而CEA含量高于胃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项标记物联合检测胃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分别达89.7%、76.1%.结论 CEA、PG Ⅰ、PGR and GPDA对胃癌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3项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
- 谭建明张卫华吴白平
- 四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与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即糖类抗原(CA125)、铁蛋白(SF)、人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联合检测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恶性卵巢肿瘤患者、48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及31例正常卵巢组织进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及其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A125、SF、SIL-2R的水平检测。结果端粒酶活性与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依次为端粒酶>CA125>SF>SIL-2R;特异性依次为端粒酶>SIL-2R>SF>CA125;四种肿瘤标志物进行平行试验的敏感性大幅提高(100%),进行系列试验的特异性显著提高(97.9%);其四种肿瘤标志物阳性检出率与病理分期明显相关(P<0.05)。结论端粒酶活性与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卵巢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高危人群的肿瘤筛查、病理分期及临床确诊有重要意义。
- 张卫华吴白平
- 关键词:卵巢肿瘤端粒酶肿瘤标志物
- 6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5年
-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128例肺癌病人、42例肺良性病变病人及43例正常健康人的血清中CEA、NSE、CYFRA21-1、TPA、CA15-3、CA242的水平,以探讨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肺癌组血清6种指标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及正常组;如以一项阳性作为肺癌的诊断依据,则Sq、AC、SCLC的阳性率可分别达97.5%、100%、95.8%,认为6种指标对不同组织类型肺癌有诊断价值,其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对鉴别病理类型亦有意义。
- 张卫华欧阳晖李琼
- 关键词:肺癌肿瘤标记物肺癌诊断CYFRA21-1肺良性病变CA15-3肺癌病人
- 核酸提取方法对乙肝病毒定量PCR检测结果的影响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寻找简单、快速地提取血清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并能应用于定量PCR测定的方法。 方法 使用碱裂解法、酚氯仿法和煮沸裂解法同时提取血清HBV -DNA ,比较荧光定量PCR测定的重复性和测定值的差异。 结果 碱裂解法所得HBV -DNA量高于酚氯仿法和煮沸裂解法 (P <0 .0 5 ) ,并且碱裂解法所得结果的重复性好于酚氯仿法和煮沸裂解法 (CV分别为 0 .2 1,0 .2 8和 0 .3 3 )。 结论 碱裂解法提取HBV -DNA简单、快速 ,适用于HBV -DNA荧光定量测定。
- 黄玥张卫华王龙武徐克前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DNAPCR
- 肝癌病人血清吲哚青绿滞留水平
- 1997年
- 目前,临床用于肝癌的实验诊断方法较多。但肝癌病人肝功能试验的敏感性却较差。R(?)试验方法简便,干扰因素少,能如实地反映肝功能状态及其损伤程度,特别是当其它肝功能结果正常而R(?)试验可以出现异常值。因此,R(?)
- 吴白平陈民张卫华
- 关键词:肝癌血清吲哚青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