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嵩海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胆囊
  • 2篇胆管
  • 2篇胆囊肿瘤
  • 2篇手术
  • 2篇肿瘤
  • 2篇综合征
  • 2篇囊肿
  • 2篇结石
  • 2篇肝癌
  • 2篇MIRIZZ...
  • 2篇并发
  • 1篇胆道
  • 1篇胆道重建
  • 1篇胆管癌
  • 1篇胆管癌栓
  • 1篇胆管扩张
  • 1篇胆管瘘
  • 1篇胆结石
  • 1篇胆囊癌
  • 1篇胆囊胆管瘘

机构

  • 8篇无锡市第一人...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张嵩海
  • 5篇蔡兵
  • 5篇严承铨
  • 4篇吴鸣宇
  • 3篇赵翼
  • 2篇陶国清
  • 1篇陶国青
  • 1篇丁忠阳
  • 1篇唐建英
  • 1篇许炯
  • 1篇鲁严
  • 1篇邱斌
  • 1篇张浩
  • 1篇陆飞

传媒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苏州医学院学...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南通医学院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航天医药...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6
  • 4篇2003
  • 1篇1998
  • 3篇199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MAGE-1抗原肽致敏DC活化淋巴细胞对裸鼠肝癌移植瘤的免疫防护作用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观察黑色素瘤 1基因 (MAGE 1)抗原肽致敏树突状细胞 (DC)所活化的淋巴细胞(CTL)对人肝癌HCC移植瘤的抑制和消退作用 ,评估临床治疗HCC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BEL 74 0 2HCC细胞于 30只裸鼠背部皮下接种 ,建立裸鼠HCC移植瘤模型 ,其中 2 2只成瘤 ;用MAGE 1九肽致敏DC所活化的淋巴细胞 (1× 10 6)注入肿瘤部位皮下 (治疗组A ,n =5 ) ,其余 17只随机分成 5组 (B、C、D、E、F) ,用其他不同性质的细胞治疗 ,观察各组肿瘤生长情况并进行病理学分析和统计学处理 ,阐明特异性CTL对肿瘤的作用机制。 结果  (1)A组HCC移植瘤均停止生长并趋于缩小 ,荷瘤裸鼠观察期内无死亡 ;而其他 5组肿瘤均快速生长 ,大部分荷瘤裸鼠 2周内死亡。MAGE 1九肽致敏DC所活化淋巴细胞能显著抑制HCC移植瘤生长 ,促使肿瘤消退 (P <0 0 1)。 (2 )A组移植肿瘤广泛坏死 ,肿瘤细胞广泛凋亡。 结论 MAGE 1九肽致敏DC有抑制HCC生长 ,促进HCC消退 ,防止肿瘤转移、复发的作用。肿瘤细胞凋亡增强是DC肿瘤免疫的可能机制。MAGE 1九肽联合DC可作为治疗HCC的新型疫苗。
蔡兵赵翼吴鸣宇严承铨张嵩海
关键词:肝癌移植瘤
MAGE-1相关肽抗原致敏DC活化的淋巴细胞对HCC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
2003年
目的观察MAGE-1九肽致敏树突状细胞(DC)活化的淋巴细胞对HCC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确定MAGE-1九肽负载DC作为HCC疫苗的可能性。方法用MAGE-1九肽负载DC并活化T淋巴细胞,以不同效靶细胞的比例对正常肝细胞、黑色素瘤细胞、HCC细胞进行杀伤实验,3H掺入法测定杀伤率。结果用MAGE-1九肽负载DC并活化T淋巴细胞对黑色素瘤细胞及HCC细胞均有明显杀伤作用,而对正常肝细胞无杀伤作用;无关抗原负载的DC所活化的淋巴细胞对三种细胞均无杀伤作用;无抗原负载的DC其活化淋巴细胞对靶细胞亦无杀伤作用。结论MAGE-1九肽致敏DC活化淋巴细胞对HCC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MAGE-1基因可作为免疫治疗HCC的攻击靶点,MAGE-1九肽与DC联合可成为免疫治疗HCC的疫苗。
蔡兵赵翼吴鸣宇严承铨张嵩海
关键词:淋巴细胞体外杀伤作用MAGE-1树突状细胞活化
围手术期梗阻性黄疸免疫功能的变化
1998年
检测12例良恶性梗阻性黄疸手术前后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并与同期手术无黄疸的胆道良性疾病13例作对照。结果显示:梗黄组术前SIL-2R较对照组升高,TNFα显著升高。术后梗黄组SIL-2R进一步升高,TNFα降低,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梗阻性黄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抑,术后1~2周内将进一步受抑。
蔡兵严承铨鲁严唐建英陶国清张嵩海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胆囊肿瘤免疫功能围手术期
20例原位肝移植临床报告
2006年
目的总结肝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6年7月20例肝移植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全组病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术后并发急性排斥2例,胆漏2例,肺部感染1例,腹腔内出血再次手术1例,自发性肝破裂再次手术1例,肝炎复发1例,目前存活的18例生活质量良好,最长已生存37月。结论血管重建和胆管重建技术以及选择性地放置胆管引流是肝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
吴鸣宇蔡兵丁忠阳赵翼陆飞许炯邱斌张嵩海
关键词:肝移植血管重建胆道重建
胆囊粘膜剥脱术治疗胆囊炎胆石症133例报告
1995年
采用胆囊粘膜剥脱法治疗胆囊炎胆石症133例,皆治愈,无严重并发症。
张嵩海
关键词:胆囊炎胆结石
原发性肝癌并发胆管癌栓的诊治
2003年
回顾性分析 7例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人虽然常规行B超、CT、MRCP、AFP等各项检查 ,但术前诊断符合率只有 4 3%。手术方式应尽量行肝内原发肿瘤 +胆道癌栓清除术。认为应选择CT、MRCP等多种检查手段 ,力求确诊。
吴鸣宇蔡兵张嵩海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并发症胆管癌栓手术方式
Mirizzi综合征并发胆囊癌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Mirizzi综合征是胆囊结石引起的一种少见并发症,约占整个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0.7%~1.4%.1948年Mirizzi首先描述此症,是胆囊颈部或胆囊管的结石压迫肝总管而引起的狭窄.1982年Mcsherry等根据炎症发展过程将其分为两型:仅有肝总管的外部压迫为I型;胆囊与肝总管之间由于压迫性坏死导致胆囊肝总管瘘为Ⅱ型.胆囊结石可诱发胆囊癌已为广大学者所承认.我院于1995年3月~2003年2月共收治Mirizzi综合征患者19例,其中3例合并胆囊癌,经治疗而痊愈,现报告如下.
陶国青严承铨张嵩海
关键词:MIRIZZI综合征胆囊肿瘤胆囊结石
^(99m)Tc-RBC显像诊断下消化道出血初步评价被引量:10
1995年
分析了10例应用99mTc-RBC显像诊断并经手术对照的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结果提示99mTc-RBC显像对活动性消化道出血尤其是小肠出血优于其他检查,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但由于病变部位出血,溢到肠腔内的标记红细胞随肠蠕动弥散.或由于结肠游离移位造成显像部位与病灶部位不符,定位诊断有一定困难,放手术时应全面探查肠道,并警惕有胆道出血之可能.
张嵩海
关键词:下消化道出血放射性核素显像
Mirizzi综合征和胆囊胆管瘘九例报告被引量:6
1995年
本文报告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9例Mirizzi综合征和胆囊瘘病例,其中Mirizzi综合征5例,胆囊胆管瘘4例,对其诊断及每一病理阶段的外科治疗方法进行讨论。
陶国清张浩严承铨张嵩海
关键词:胆管扩张胆囊胆管瘘病例报告
共1页<1>
聚类工具0